第三节 民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82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民兵
分类号: E28
页数: 2
摘要: 民国16年初,中共都昌县委和国民党都昌县党部共同组建农民自卫军。“六·九”事件后,该组织成为中共都昌县委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同年10月,改称为苏维埃赤卫军,全县共有队员1350余人。乡设民兵队部,由乡长任队长,乡队部下辖中队、分队。民兵分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凡年龄18至25岁,政治纯洁,身体健康,家庭劳动力充裕的男女青年,均编为基干民兵。据统计,全县有1 32330人参加民兵组织,统编为1个军,下设4个师1个直属团。1984年,北炎乡王进村民兵排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精神文明排”的光荣称号。是年,化民乡信和村先后出席县、市、省级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并同县人民武装部被福州军区和江西省人民政府联合授予“军民共建先进单位”。
关键词: 民兵 各种武装力量

内容

民国16年(1927年)初,中共都昌县委和国民党都昌县党部共同组建农民自卫军。“六·九”事件后,该组织成为中共都昌县委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
  民国19年初,中共都昌县委,秘密组织赤卫队。同年10月,改称为苏维埃赤卫军,全县共有队员1350余人。
  1950年,县大队开展了民兵组建工作,全县共有164个中队,360多个分队,1300多个小队。参加民兵组织的贫雇农和中农积极分子13100余人。
  1952年1 1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组织暂行条例》,1953年初,根据该条例规定和上级军事机关的指示,都昌从乡到村普遍建立了民兵组织。乡设民兵队部,由乡长任队长,乡队部下辖中队、分队。民兵分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凡年龄18至25岁,政治纯洁,身体健康,家庭劳动力充裕的男女青年,均编为基干民兵。全县组建基干民兵队1个,下设营连排班,有基于民兵3500余人。凡年龄1 6至50岁的公民,身体无严重疾病者(五类分子除外)都可加入普通民兵。该年全县有普通民兵22920名。
  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民兵问题的决定》精神和毛泽东关于“我们要大办民兵师”的号召,从10月份起,把年满16至50岁的男女公民(五类分子和残疾人除外)都编入了民兵组织,初步形成了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产集体化的民兵大军。据统计,全县有1 32330人参加民兵组织,统编为1个军,下设4个师1个直属团。其中基干民兵1个师。军长叶志忠、政治委员有王仲发、王国珍等7人。
  1962年6月,毛泽东发出民兵工作“三落实”的指示,截止1964年,全县编组民兵团3个、营36个、连380个、排2894个,其中武装基干连44个。可以 1973年,全县成立民兵师1个,武装基干团1个,打坦克爆破班31个。共有民兵122602人,其中基干民兵64116人,武装基干民兵41 75人。排以上干部8249人。
  从1977年至1985年,民兵组织先后进行了4次大的调整,原则是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民兵总数由1977年的137744人,减少到1985年的62840人,建制由1 977年的3个团减少到1985年的1个团。此后至1989年建制未变。
  军政训练建国后,都昌民兵实行三级训练制度。即民兵营、连长由县人武部培训;武装基干民兵由乡(公社)人武部集训;基干民兵由行政村(大队)民兵营(连)集训。民兵训练贯彻“劳武结合、以劳为主”的方针。一般民兵营(连)每年受训1 5至20天;武装基干民兵为15天左右;基于民兵7至10天。训练以队列、投弹、射击、刺杀、“三防战术”为重点。从1960年到1965年,中共都昌县委、人民武装部、国防体协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民兵先后4次开展“三防战术”、射击、投弹、登山越野等项目的军事野营和体育运动大会,参加的单位先后有52个,人数达15600余人(次),1973年,重点抓了专职武装干部和民兵排长以上干部打坦克等项技术和战术基础训练。1986年后,民兵集训人数一定5年不变,即每年都是510名。训练内容除共同课目外,主要是进行高炮、通信、重机枪等技术训练。
  民兵的政治教育在1985年以前都是每月一课。1985年后,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民兵政治教育由月课改为季课,主要以面授为主,刊授、函授等结合实际的教育方法为辅。
  建勤与救灾 1970年,全县挑选了5400名武装基干民兵组成突击团(下设4个营、13个连),参加县内“百里渠道”工程建设。全渠最大最难的马涧渡槽工程就是三汊港民兵营完成的。在这场战斗中,民兵破冰雪、战严寒、攻岩层、打硬仗,开辟渠道12公里(百里渠道全长41.7公里),架设渡槽6座,凿通隧道240米,共挖土石方35000余立方。
  1983年,都昌遇到特大洪水灾害,在县人民武装部组织领导下,有45名专职武装干部,205名民兵连长,1 8000多名民兵在1 73华里堤坝防线上,奋战了25个日日夜夜,取得了防洪抢险斗争的胜利。
  1986年至1988年,全县参加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助的2799项目大会战的民兵共达18万多人(次)。
  精神文明活动 1983年,大港乡民兵营被江西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
  1984年,北炎乡王进村民兵排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精神文明排”的光荣称号。 1984年始,全县民兵还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是年,化民乡信和村先后出席县、市、省级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并同县人民武装部被福州军区和江西省人民政府联合授予“军民共建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