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汛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814
颗粒名称: 营汛寨
分类号: E158.9
页数: 1
摘要: 宋时,因湖多盗,设有大矶山巡兵寨及左蠡水寨。淳熙时,又增设新寨于县城。朱熹知南康时,只有水寨2处:矶山寨、猪溪寨,每寨均设哨官1员,水兵24名、哨船1只。明,设立兵马司驻县城,另设水寨7处:黄金咀、大矶山、左蠡、土目、蛇山、界石、标石,共有防守民兵250名。清初,县设把总,分辖地方及湖汛。雍正十年增设外委把总,防守蔡家岭塘汛。同治八年2月,设长江水师,都昌地段共有6所:周溪汛、南门汛、黄金咀汛、朱袍山汛、左蠡汛、土目汛。
关键词: 地方军事 地方武装

内容

宋时,因湖多盗,设有大矶山巡兵寨及左蠡水寨。淳熙(1174-1190)时,又增设新寨于县城。朱熹知南康时,只有水寨2处:矶山寨、猪溪寨,每寨均设哨官1员,水兵24名、哨船1只。
  明,设立兵马司驻县城,另设水寨7处:黄金咀、大矶山、左蠡、土目、蛇山、界石、标石,共有防守民兵250名。
  清初,县设把总,分辖地方及湖汛。雍正十年(1732年)增设外委把总,防守蔡家岭塘汛。同治八年(1869年)2月,设长江水师,都昌地段共有6所:周溪汛、南门汛、黄金咀汛、朱袍山汛(俱归饶州营参将统辖)、左蠡汛、土目汛(俱归吴城营参将统辖)。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