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都昌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520020210006775 |
颗粒名称: | 第一节 就业 |
分类号: | F241.4 |
页数: | 3 |
摘要: | 县域就业建国前,劳动者绝大多数自谋职业,主要从事传统农业和渔业生产,铁、 木、篾、石、缝纫等行业工匠为数不多,且散居各地,产业工人则为数更少,只县城及徐埠、 三汊港等集镇有少量码头搬运工人。民国23年,全县绸布庄、药行、牙行187家,旺季时亦只雇用店员工人 510人。民国37年,全县在业人员61593人, 占总人口30. 5%,其中农业48303人,占在业人员总数的78. 4%,其他各业13290人, 只占21. 6%。建国后,百业俱兴,务工经商者与日俱增。至1958年,全县就业职工已达13024人。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7126人,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5898人。1962年,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下放知识青年及城镇居民方被陆续安排回城就业。 |
关键词: | 劳动就业 就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