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社会福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72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社会福利
分类号: C913.7
页数: 2
摘要: 左蠡同仁堂都昌老爷庙隘口,地势险要,舟行多险,樯倾楫摧、货毁人亡之事常有发生。清光绪二十年,经该地绅董倡募捐助,创同仁堂,置救生船2艘,称红船,专司湖面拯溺。并在景德镇设分堂,管理在景德镇捐置的房产。田、房产收入则用于红船维修和支付船工薪水。自同仁堂创立至民国23年,已在老爷庙抢救遇险船只40余年未间断。同年,又因过往军队强征红船或借用驾具,影响红船正常救难事务,又得蒋介石签署布告予以制止。民国28年,日寇入侵,左蠡一带沦为陷区,同仁堂亦横遭浩劫,救生基本停止,红船调县府听候。抗战胜利后,5艘红船已成了县府官员往返省城的公船,只有极少时间和个别船只派往老爷庙一带承担救生责任。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社会福利

内容

左蠡同仁堂都昌老爷庙隘口,地势险要,舟行多险,樯倾楫摧、货毁人亡之事常有发生。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经该地绅董倡募捐助,创同仁堂,置救生船2艘,称红船,专司湖面拯溺。到民国,已广置田产,计田地68.5亩(民国25年,已有13.1亩被水冲毁,被沙填塞或原主子孙取回)。并在景德镇设分堂,管理在景德镇捐置的房产(自民国5年至13年,在景德镇接受捐献或购置,共有6幢店铺)。田、房产收入则用于红船维修和支付船工薪水。自同仁堂创立至民国23年(1934年),已在老爷庙抢救遇险船只40余年未间断。尤其船工搏风击浪,救难于危,善举远播,全国咸知。是年,因物贵价高,入不敷出,经该堂理事申报,5月,行政院长汪精卫、内政部长黄绍雄亲批,自当年1月起,每月从江西省库支拨20元予以扶持。同年,又因过往军队强征红船或借用驾具,影响红船正常救难事务,又得蒋介石签署布告予以制止。民国28年,日寇入侵,左蠡一带沦为陷区,同仁堂亦横遭浩劫,救生基本停止,红船调县府听候。是时,红船已增到5艘。抗战胜利后,5艘红船已成了县府官员往返省城的公船,只有极少时间和个别船只派往老爷庙一带承担救生责任。
  五保供给 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都昌始实行对农村或城镇无依靠、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的五保供给制。当年,享受五保供给者3050人。1983年,为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都昌组织对农村五保工作检查。全县共有五保户1278户、1 403人,其中孤老11 59人、残废169人、孤儿75人。检查后,分别与村、组签订了供养协议书。1 987年,根据农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实际情况,都昌县人民政府规定:五保金全年250元至300元;口粮稻谷600斤、油脂6斤;柴草村民小组承担、医疗费村委会实报实销,衣被及零花钱可在下拨救济经费中解决。
  敬老院 1958年人民公社化高潮中,全县创办农村敬老院1 37所,收养五保老人2325人。即将所有五保户都收养入院。由于政策失误,至1960年,绝大多数敬老院散伙。仅存汪墩、万户长岭、都昌镇、张岭虎山、北炎西镇5所尚在坚持办(到1 975年,张岭虎山、北炎西镇2所因无法维持也解散)。1960年,政府拨款兴建县光荣敬老院。1961年10月竣工,共接收烈属、苏区老干部中孤老11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都昌又在政府号召下,掀起兴办农村敬老院热潮。1989年止,都昌有县光荣敬老院1所,农村社会敬老院1 5所,县社会福利院1所,共接收供养孤老及其他对象161名。
  福利厂 1971年3月,都昌镇公社反修居民委员会17名残疾人与常年困难户自愿组合创办福利厂,生产元钉、夹鼠板、熟铁锅等小手工产品,当年创产值3587.9元,引起省、地、县有关部门注视和援助,逐步由街道福利厂发展为镇办福利厂。1982年8月,又收归县民政局直接管理,改称都昌县社会福利厂。至1989年,全厂有职工43名,其中各种残疾人35名,占职工总数81%。在国家扶持下,全厂现有固定资产57万元、流动资金5万元,设轮胎修补、电瓶、缝纫3车间及旅社、南杂商店等,年创产值7万左右。
  1984年至1989年,为解决农村残疾人出路,都昌先后于土塘、化民、和合、杭桥、苏山、春桥、徐埠、张岭、北炎、大港、盐田、鸣山等乡办福利厂19个,共有职工254人,其中生产人员21 6人,创产值135.76万元、利润11. 88万元,缴纳税收3.07万元,职工人平月工资60元,奖金全年人平10.5元。
  积谷会 1982年汪墩乡戴家村民小组44户农民相约创办积谷会,秋储春放,扶助困难户摆脱春荒困境,恢复生产。在县政府提倡下,1984年后,汪墩、新妙、多宝等乡纷纷以自然村为单位创办。
  互助储金会1984年5月始,于新妙乡高垄村和三汊港乡铁炉村试办。至1989年底,全县共办村互助储金会298个,覆盖面占全县317个行政村的93.7%.入会农户90032户,占全县农户总数78.67%。储金总额873291. 25元。其中群众集资523000.31元,占总额59.9%,集体资助.126000元,占14.43%.国家扶助1.81500元,占20.79%,其他42000元,占4.8%。其间,储金会先后借出637700元,帮助会员发展生产。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