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都昌地方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68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都昌地方组织
分类号: D4
页数: 3
摘要: 民国13年,县人冯任、刘乙照分别于南昌、九江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分别担任了两地团地委的领导职务。年底,刘越由团转党,奉中共南昌特支命,至景德镇和都昌创建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团地委改称团县委,仍由向任书记。大革命失败后,团组织的活动亦随同中共组织转入隐蔽。同年,中共及共青团县组织被国民党当局破获,吴士衡、高致鹤、赵宗汴被捕,次年被杀害于南昌。至此,建国前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活动,在都昌基本结束。1951年Il月11日至15日,召开首届县团代会。1953年3月8日至l1日,召开第二届团代会。正式代表243人,列席代表8人。
关键词: 地方组织 青年团体

内容

民国13年(1924年),县人冯任、刘乙照分别于南昌、九江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分别担任了两地团地委的领导职务。
  民国14年,县人刘越等于南昌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底,刘越由团转党,奉中共南昌特支命,至景德镇和都昌创建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次年1月,刘越一到都昌,即在秘密发展中共组织同时,秘密发展共青团组织。先后于3月至4月,介绍青年学生向先鹏、黄徽基、吴士衡、何安甫、向葵等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5月,于汪墩蒲塘庙小学成立了共青团都昌县特别支部。书记由该校教员、共产党员余激(奉新人)担任。民国16年1月,随着中共都昌地方委员会的成立,共青团县地委亦同时成立,书记向先鹏。5月。团地委改称团县委,仍由向任书记。是时,共青团都昌地方组织的活动,主要是配合中共地方组织的工作,吸收尚不够入党条件的革命青年加入团的组织,并将他们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大革命失败后,团组织的活动亦随同中共组织转入隐蔽。民国1 7年9月,中共江西东北特委派谭和来县整顿党团组织,恢复了共青团的活动,经重新登记,全县有团员30余人,随即于同月成立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都昌临时区委,书记吴士衡,组织委员刘述舜,宣传委员高致鹤。民国18年2月,经中共赣东北特委同意,随中共都昌县临时区委升为临时县委,共青团都昌临时区委亦升为临时县委,书记吴士衡,组织部长高致鹤,宣传部长赵宗汴。是时,全县有团员50余人。团县委机关设高致鹤、赵宗汴等任教的弘毅小学(邵氏大祠)内。同年,中共及共青团县组织被国民党当局破获,吴士衡、高致鹤、赵宗汴被捕,次年被杀害于南昌。至此,建国前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活动,在都昌基本结束。
  1949年12月,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都昌县工作委员会,并于县政府机关建立了第1个支部。1950年4月始,全县9个区相继建立区机关团支部。8月底,已发展到有团支部26个,团员266名。此后.随着减租减息、退押、肃反斗争的深入,积极吸收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青年入团。至年底,已建立团支部46个,有团员551名。
  1951年Il月11日至15日,召开首届县团代会。代表1 02人。大会贯彻了九江专署首届团代会精神,正式选举产生了县团工委。
  1953年3月8日至l1日,召开第二届团代会。代表267人,特邀代表8人。大会听取了团工委三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同年6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都昌县工作委员会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都昌县委员会,并在团县委内设了组织、宣传、少年儿童、学校工作等部。
  1954年4月2日至5日,召开了第三届县团代会。正式代表243人,列席代表8人。会议听取了关于1953年工作总结。同年10月1 5日,召开第四届团代会,代表203人,改选了团县委。
  1955年2月10日至1 2日,召开第五届县团代会,代表233人,列席代表7人。会议选举了出席省团代会代表4人。同年9月20日,陈茂诗出席全国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
  1956年7月13日至I6日,召开第六届县团代会,改选了团县委。是年,团县委发动团员、青年支援农业,共积肥99.5万担。
  1957年5月,王金香出席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团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都昌县委改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都昌县委。将原少年儿童部及学校工作部改设为学校少先队工作部。7月,召开第七届县团代会,代表320人。是年,团县委发动青少年25000余人,参加植树造林,共植树32000余株。
  1958年2月24日至28日,于三汊港区竹栌乡召开第八届县团代会。代表400人。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团县委成员,选举了出席第三次省团代会代表。
  1959年9月18日到20日,召开第九届县团代会,代表550人,会议改选了团县委。是年,团县委发动青年和团员积极参加增产节约活动。1960年,发动团员青年1800人开荒扩种,共垦湖洲地3.6万亩。
  1961年3月17日至19日,召开第十届县团代会。正式代表270人,列席代表77人。会议全面检查和总结了1960年持续跃进中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教训。
  1963年3月3日至11日,召开第十一届县团代会。代表485人。会议总结了上两年工作,表彰了先进。次年,沈松柏出席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 965年2月19日至22日,召开第十二届县团代会,代表499人,列席代表81人。会议学习了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的“23条”,改选了团县委。
  1966年2月18日至21日,召开第十三届县团代会,代表512人。会议传达贯彻了团地委扩大会议精神,选举了县出席省团代会的代表。同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团的工作瘫痪。
  1973年2月22日召开第十四届县团代会。代表875人,列席代表64人。大会恢复了共青团都昌县委。
  1978年9月11日至14日,召开第十五届县团代会。代表859人,列席代表39人,会议选举产生团县委委员35人。次年,汪墩公社华丰大队团支部书记刘贤灿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1982年1 1月26日至28日,召开第十六届县团代会。代表550人,列席代表50人,大会改选了团县委。1984年1 2月,盐田乡邻波村团支部副书记欧阳春林被团中央及全国绿化委员会分别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绿化标兵”称号。次年1 2月,共青团都昌县委被团省委授予“先进团县委”称号。
  1986年3月20日至21日,召开第十七届县团代会。代表430人,列席代表40人。大会传达贯彻了团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团省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选举十七届县团委委员37人,常委11人。次年,团县委在全县青少年中倡导发起“植树造林千万棵”、“增产节约千万元”、“青工能手赛”等活动,均获得团省委表彰。1988年至1 989年,全县团员青年植树100余万株,营造青年林1 2700余亩。1989年6月始,对全县团员颁发新团证。
  自1951年至1 989年,新民主主义、共产主义青年团县委书记先后为戴成贵、卢彩坤、余星初、张通明、沈松柏、陈旭初、陈文娟、吴正阳。
  [=此处为表格(建国后部分年份团组织发展概况)=]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