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职工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677
颗粒名称: 第一章 职工团体
分类号: C23
页数: 3
摘要: 民国1 5年6月,中共都昌支部指定刘聘三负责全县工人运动。民国16年1月1 7日至2月23日,刘聘三赴南昌出席江西省总工会筹备会议。2月底,在县城报功祠内召开全县工人代表会议,代表50多人,宣告成立都昌县总工会,选举委员7人,委员长王叔平。会后,运输、店员、烟业、理发、船业等行业工会相继成立,全县有会员400余人。徐埠烟业工会领导工人罢工取得胜利,增加工资一倍;汪墩工人和雇农联合罢工3天,增加工资40%。民国1 6年7月,大革命失败,都昌县总工会、各行业工会及下属组织,均被当局封闭。1952年9月16日至18日,都昌县工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县总工会第一届委员会,正式成立了县总工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

内容

民国1 5年(1926年)6月,中共都昌支部指定刘聘三负责全县工人运动。民国16年1月1 7日至2月23日,刘聘三赴南昌出席江西省总工会筹备会议。2月底,在县城报功祠(县公安局院内,今拆)内召开全县工人代表会议,代表50多人,宣告成立都昌县总工会,选举委员7人,委员长王叔平。会后,运输、店员、烟业、理发、船业等行业工会相继成立,全县有会员400余人。
  工会成立后,领导工人开展了一系列改善生活、提高工资为内容的斗争。徐埠烟业工会领导工人罢工取得胜利,增加工资一倍;汪墩工人和雇农联合罢工3天,增加工资40%。大港1资本家躲避斗争逃进县城,当地店员工会会员在汪墩、徐埠、张岭等地农民协会支持下,从县城把他捉回去进行了清算。 民国1 6年7月,大革命失败,都昌县总工会、各行业工会及下属组织,均被当局封闭。
  第二节国民党时期职工团体民国33年(1944年)7月14日,县总工会在都昌镇公所(王家祠堂)内成立,主席向拯民,下辖8个职业工会,但无具体活动,仅作为一社会职业团体由民政科造册备案,以便次年搞县议员选举活动体现“民主”。次年11月,向拯民参加竞选,当选县议员。都昌解放后,该组织消亡。
  第三节建国后职工团体 1951年,随着对资改造工作的展开,店员、手工业、搬运、建筑等行业工会相继成立。10月9日,成立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由中共都昌县委委员李增春兼主席,艾皆祥任副主席。至年底,全县成立了都昌县建筑工会委员会、中国店员工会都昌县委员会、都昌县食品业工会委员会、中国搬运工会都昌县委员会、中国纺织工会都昌县工农纺织厂委员会、都昌县手工业工会委员会等6个基层工会,有会员1008人。
  1952年9月16日至18日,都昌县工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县总工会第一届委员会,正式成立了县总工会。月底,基层工会发展到1 4个,会员超过工人半数以上。年底,有基层工会20个,产业工会3个,会员1570人。次年9月23日,县总工会改称县工会联合会。
  1 954年10月4日至7日,县工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召开,代表72人。大会选举产生县工会联合会执委9名。并于工会联合会内设经济审查委员会。是年,各基层工会结合肃反开展了组织整顿,至年底共清除会员96名。
  1955年5月15日至17日,县工会第三届代表大会召开,代表53名。9月,举办基层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学习班。11月,工会联合会设财务管理委员。是年起,各基层工会开办互助储金会,至次年4月,全县互助储金会23个,基金达45.8万余元,参加职工7490人。
  1 956年3月1 6日至1 8日,召开基层工会主席扩大会议,号召全县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4月,县店员工会改称商业工会。同月26日至28日,县工会第四届代表大会召开,代表70名。会议作出了《关于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决议》,选举产生了第四届工会联合会执委会。8月,县召开首届工会积极分子代表会议,表彰工会积极分子64名。
  1957年3月1 3日至1 5日,县工会第五届代表大会召开,改选了县工会联合会执委。 1958年3月24日至27日,县工会第六届代表大会召开。同年10月25日,县工会联合会复名县总工会。1 2月,县总工会召开第二届工会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表彰工会积极分子95名。
  1960年2月24日至26日,召开县工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是年,县总工会组织了各行业职工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运动。
  1 961年3月8日至1 0日,县工会第八届代表大会召开。大会讨论了支援农业、加强工农联盟等问题。同年,各基层工会分批进行整顿。
  1962年2月1 6日至1 8日,县工会第九届代表大会召开。代表163人。大会通过了《关于组织和动员广大职工大力支援农业的决议》,并选举县总工会执委17人。
  1963年3月27日至30日,县工会第十届代表大会召开。代表1 84人。会议改选了县总工会执委】9人。1 2月,召开全县第三届工会积极分子代表会议,表彰工会积极分子217人。
  1964年10月27日,县工会第十一届代表大会召开。大会贯彻中共省、县委扩大会议和省总三届四次执委会精神,号召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并选举县总工会执委19人及省四届工人代表大会代表。1 965年5月6日,全县工交系统职工大会召开,表彰和奖励21名“五好职工”和11个“五好单位”。1 966年11月,工会主席一律改称主任。12月,召开全县工会主任会议。次年1月,县总工会被所谓“革命工人委员会”取代。
  1973年7月13日至1 5日,召开县十二届工会代表大会,恢复县总工会,选举执委25名,其中常委9名。至年底,相继恢复工业、手管、商业3个局的工会工作委员会,82个基层工会,260个工会小组,有会员31 39名(其中新会员1247名),占职工总数70%。 1 978年1 2月7日至1 0日,召开县工会第十三届代表大会。代表350人。会议选举产生县总工会执委31人,常委11人,正副主席各1人。会后,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工会的组织建设。至次年底,全县恢复或建立基层工会组织142个,占应建单位的98%,有工会工作委员会10个,工会委员会1 32个,工会小组725个,会员达11225人,占职工总数的80. 6%。1 979年7月1日,位于东街的县工人俱乐部重新开放。同年9月,成立县总工会女职工工作委员会。1 980年7月,各级工会负责人改称主席、副主席。11月,省总主席李华封来县视察,在省总工会支持下,着手筹建工人文化宫。1982年3月,召开会县工会工作暨表彰大会。会上,表彰1981年度先进工会18个、工会小组13个、优秀个人75名。4月,4个先进基层工会,1 2名优秀工会积极分子被推选出席九江地区工会先进集体和优秀工会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会上,都昌总工会被评为先进地方工会。1983年5月15日至6’月1 5日,县总工会女职工工作委员会组织对全县女职工进行妇科病普查普治。10月,县总工会主席王南荣出席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县造船厂工人杨廷贵被这次大会表彰为全国优秀工会积极分子。11月,于县城召开全县职工大会,传达了中国工会“十大”精神。1984年1月,县工人文化富竣工开放。3月,县总工会号召在全县职工中开展“三二一生产竞赛”活动(即三创:创全国同行业先进纪录,创全省同行业最高纪录,创本行业历史最好纪录;二高: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素质;一增产:每个职工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基础上,全年增收节支100元)。4月,成立县职工技术协作队,组织职工开展生产技术协作攻关。通过开展上述活动,至年底,工交系统产值比上年增长18. 5%,利润比上年增长1.6倍,上交税利比上年增长1.1倍,全县评出先进班组、车间、单位311个,先进个人1120名。同年,各级工会组织还开展了创建先进“职工之家”活动。1985年12月,九江市总工会于都昌召开全市职工技术协作工作会议,会上表彰了都昌职工技术协作队。1987年11月,县总工会召开全县职工政治思想工作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同年底,九江市总工会表彰都昌创建先进职工之家活动中涌现的先进职工之友2名、先进职工之家2个、先进集体8个、优秀工会积极分子18名。
  自1951年至1989年,县总工会(工会联合会)历届主席(主任)先后为李增春、冯坤、苏生、张昭凤、郭殿印、刘正华、刘先定、王南’荣、熊恩良。
  1989年,全县有基层工会299个,会员17916人。总工会(包括工人文化宫)有专职干部13人、职工2人,下设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工作委员会和工经委、农经委、商经委、建委、教育、卫生、文化、粮食8个工会工作委员会。
  [=此处为表格(1989年全县职工、会员行业分布情况)=]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