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630
颗粒名称: 党员发展
分类号: D262
页数: 2
摘要: 1949年5月都昌解放,时有党员56名,都是部队南下来的。是年,在有党员的区和县直机关中成立临时支部5个,并着手发展党员。1 952年都昌土改复查结束,根据“积极而慎重”的建党方针,首先于县直机关123名干部中,吸收新党员32名。随即又于农村吸收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政治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243人入党。后又通过自愿申请、领导谈话、县委审批的方式陆续吸收机关工作人员55名入党。中共十一届二中全会后,对知识分子的偏见得到纠正,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到了知识分子、青年农民和工交财贸系统上。1 989年止,全县有党员16978人,其中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1821人。
关键词: 组织建设 党史

内容

1949年5月都昌解放,时有党员56名,都是部队南下来的。是年,在有党员的区和县直机关中成立临时支部5个,并着手发展党员。1 952年都昌土改复查结束,根据“积极而慎重”的建党方针,首先于县直机关123名干部中,吸收新党员32名。随即又于农村吸收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政治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243人入党。后又通过自愿申请、领导谈话、县委审批的方式陆续吸收机关工作人员55名入党。1954年,农村基层组织发展很快,89个乡中,建立支部65个,全年新发展党员750名,其中农村党员即有387名。1955年,发展重点依然放在农村,至1 2月,发展党员1 1 43名,其中农村1036名,并登记农村建党对象21 99名。1956年,根据中央提出的发动和发现现有知识分子的力量的指示,在1395名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1 03名,当年共发展党员1446名,并开始注重新党员的政治文化素质,根据转正工作应“严格审查、慎重处理”的原则,当时有162名新党员延长预备期,16名被取消预备资格。1 957年,按照“稳定提高”的方针,放慢发展党员的速度,全年发展党员199名。1958年至1 959年,随着大跃进高潮的到来,又开展了“火线入党”,两年发展党员1680名,其中大炼钢铁、大搞水利的会战中,即有1 64名职极分子“火线入党”。1960年,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在党员较少的生产大队和没有党员的生产队,采取个别地发展的方法。1962年至1 964年,根据中央“严肃慎重”的建党方针,基本停止了党员的发展。1965年,吸收一批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入党。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建党工作一度中断,后又在1 971年至1976年按照“吐故纳新”精神,吸收5700余人入党。中共十一届二中全会后,对知识分子的偏见得到纠正,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到了知识分子、青年农民和工交财贸系统上。1 989年止,全县有党员16978人,其中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1821人。
  [=此处为表格(建国后都昌几个年度中共党员情况)=] [=此处为表格=]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