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口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60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人口分布
分类号: C922
页数: 2
摘要: 都昌历代人口,湖区多于山区,乡城镇,农业多于非农业。据资料反映,都昌人口密度,明代最小年份为洪武二十四年,平均每平方公里25人;最大年份为嘉靖四十一年,每平方公里79人。清代最小年份为乾隆十七年,平均每平方公里196人;最大年份为同治八年,平均每平方公里390人。民国最小年份为民国35年,平均每平方公里131人;最大年份为民国5年,平均每平方公里304人。建国后,人口随着总数增加日渐稠密。至1989年,已达每平方公里392人,比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增加197人;比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增加165人;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增加48人。
关键词: 人口分布 人口构成

内容

都昌历代人口,湖区多于山区,乡城镇,农业多于非农业。
  据资料反映,都昌人口密度,明代最小年份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平均每平方公里25人(面积仅指陆地、鄱阳湖水域1132.6平方公里未计算在内,下同);最大年份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每平方公里79人。清代最小年份为乾隆十七年(1752年),平均每平方公里196人;最大年份为同治八年(1869年),平均每平方公里390人。民国最小年份为民国35年(1946年),平均每平方公里131人;最大年份为民国5年,平均每平方公里304人。建国后,人口随着总数增加日渐稠密。至1989年,已达每平方公里392人,比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增加197人;比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增加165人;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增加48人。
  [=此处为表格(1989年都昌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