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60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口变化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5
摘要: 历代人口增减情况,元代以及元代以前无考。自明洪武二十四年有记载始,至清同治八年,都昌人口基本呈递增趋势。洪武二十四年全县只有38919人,清道光元年,全县人口已逾50万之众,至同治八年高达599852人,为历史上有据可查之人口最多年份。民国38年2月统计,都昌仅201980人,较民国5年人口减少26万余人,较同治八年减少近40万人。1949年底,全县人口 293600人,比民国37年增长45.2%。现都昌各姓村落中,直接由外地迁入繁衍而成者287个。同时,都昌受鄱阳湖大水体影响,洪涝灾害累年不断,也导致灾民流离。据资料反映,都昌人口密度,明代最小年份为洪武二十四年,平均每平方公里25人;最大年份为嘉靖四十一年,每平方公里79人。
关键词: 人口调查 人口变化

内容

历代人口增减情况,元代以及元代以前无考。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有记载始,至清同治八年(1869年),都昌人口基本呈递增趋势。洪武二十四年全县只有38919人,清道光元年(1821年),全县人口已逾50万之众,至同治八年高达599852人,为历史上有据可查之人口最多年份。
  [=此处为表格(明清时期都昌人口增减概况)=] [=此处为表格=]说明:封建朝代人口统计多统计男性,甚至壮丁,仅供参考民国时期,战乱频繁,灾荒连年,瘟疫肆行,县内人口较清末锐减。民国38年(1949年)2月统计,都昌仅201980人,较民国5年人口减少26万余人,较同治八年(1869年)减少近40万人。
  [=此处为表格(民国时期都昌人口增减概况)=] 建国后,人民生活安定,加以宗法情愫影响,人口逐年递增。1949年底,全县人口 293600人,比民国37年增长45.2%。至1989年底,全县人口已达602079人,比1949年增长105.1%。
  [=此处为表格(建国后都昌人口增减情况)=]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说明:本表数字均为年末统计数第二节人口流动迁人都昌历史上地广人稀,加之山环水绕,交通闭塞,受战争破坏较小,历代有避战祸灾荒而迁入者。现都昌各姓村落中,直接由外地迁入繁衍而成者287个。其中唐代以前8个,唐代9个、宋代55个、元代35个、明代118个、清代59个、民国3个。
  建国初,人民生活初步安定,原逃亡外地者陆续返回,1949年年末总人口比同年2月增长91620人。此后,迁入人口便趋于稳定, 除50年代末60年代初,景德镇等地有大批职工精简返乡,“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海、南昌、九江等大批知识青年下放而迁入外,一般迁入的主要原因为高校分配、军人转业退伍、 干部职工调动工作等。建国40年中,迁入人口最多的一年为1959年,16403人;最少的一年为1974年,3376人;年均迁入人口约 7000人左右。
  迁出自古以来,都昌人就以景德镇为谋生之地。至清代后期,县内人口剧增,迁往景德镇冶陶制瓷者益多,以至形成景德镇“十里长街半窑户,迎来随路唤都昌”,“无都不成村”的景况。至民国年间,景德镇的“都帮”即达10万之众。同时,都昌受鄱阳湖大水体影响,洪涝灾害累年不断,也导致灾民流离。民国20年(1931年)至22年,都昌连年遭灾, 总人口减少20.5%。民国26年,因遭60年罕见之水灾,全县流离灾民占总人口的14%。此外,尽管都昌地处偏僻,仍不免遭受战祸,尤其抗日战争时期,全县流离失所的难民达10626人。
  建国后,除因工作调动、升学、参军等原因迁出外,人口外迁很少,一般在3000至7000人之间,最多为1958年,16453人,最少为1961年,1120人。
  第三节人口分布都昌历代人口,湖区多于山区,乡城镇,农业多于非农业。
  据资料反映,都昌人口密度,明代最小年份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平均每平方公里25人(面积仅指陆地、鄱阳湖水域1132.6平方公里未计算在内,下同);最大年份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每平方公里79人。清代最小年份为乾隆十七年(1752年),平均每平方公里196人;最大年份为同治八年(1869年),平均每平方公里390人。民国最小年份为民国35年(1946年),平均每平方公里131人;最大年份为民国5年,平均每平方公里304人。建国后,人口随着总数增加日渐稠密。至1989年,已达每平方公里392人,比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增加197人;比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增加165人;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增加48人。
  [=此处为表格(1989年都昌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