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都昌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520020210006575 |
颗粒名称: | 旱灾 |
分类号: | P9 |
页数: | 2 |
摘要: | 据旧志及有关古籍记载,从东晋隆安二年至清光绪廿五年,共发生旱灾77次。明万历十六年大旱,米价飞涨。至次年又大旱,“死者枕籍于道,有挖树皮草根以苟延者”。明末崇祯六年至清初顺治四年的1 5年中,除顺治元年有降透雨记载,其它年份连续干旱,以至“溪涧皆枯”,“米价昂贵”,“僵仆籍道、流亡满目”,并引起“疫疾流染”,民多病毙。民国年间,共发生干旱5次,平均8年一遇。民国23年,4至6月大旱,受灾耕地达384090亩,损失稻谷977080石,杂粮36039石。受灾31000余户,灾民达232504人。建国后,共有1 5年遭旱灾,平均2.6年一遇。7至9月降水仅59毫米,10至12月降水91毫米。受灾面积共562000余亩,其中特重灾21 9000余亩。 |
关键词: | 区域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