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都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574
颗粒名称: 水灾
分类号: P9
页数: 1
摘要: 据记载,从唐朝元和十一年至清光绪八年,共发生水灾84次。其中山洪成灾15次,外洪内涝灾害69次。清康熙十五年,大雨弥月,湖滨泽畔几与鸥鹭为群,城垣崩颓数十处,民鬻子卖妻,生离活割,千村灶冷,万井烟寒。光绪八年五月,暴雨一昼夜,洪水没窗封门,大港街一店房被冲7里之遥,石牛岭l妇女被冲走,不知去向。鄱阳湖讯期超过20米水位6次,平均6.5年一遇。7月30日,鄱阳湖都昌水位最高达21.71米。受灾农作物面积达271826亩,占受灾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9. 8%,其中被冲坏的农田1 294亩。山洪还冲毁桥梁66座,损坏房屋3815间,淹死耕牛2头、生猪63头,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估算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达916.5万元。
关键词: 区域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内容

都昌水患频繁。据记载,从唐朝元和十一年(81 6年)至清光绪八年(1 882年),共发生水灾84次。其中山洪成灾15次,外洪内涝灾害69次。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大雨弥月,湖滨泽畔几与鸥鹭为群,城垣崩颓数十处,民鬻子卖妻,生离活割,千村灶冷,万井烟寒。光绪八年(1882年)五月,暴雨一昼夜,洪水没窗封门,大港街一店房被冲7里之遥,石牛岭l妇女被冲走,不知去向。
  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38年,共发生水灾】8次,平均2.1年一遇。其中重大水灾4次,平均9.5年一遇。民国20年7月,“长江水势浩大,倒灌入湖,沿湖田亩,概被浸没,兼之本月霪雨为灾,山洪暴发,所有被灾区,屋宇、具器、禾苗、牲畜,漂流无遗,一片汪洋,顿成泽国”。全县被灾102乡(镇),共1321村22700户,冲倒房屋91 1 30间,流离人口占l4%,每千户人中患病者147人。全县夏季作物损失79%,遭毁坏田稼498800亩。民国32年,6月29日至7月14日,暴雨16天,山洪暴发,冲倒房屋1 517栋,死3人,减收稻谷50余万担。
  建国后,从1 950年至1 989年,共发生水灾18次,平均2.1年一遇。其中山洪7次,平均约5.6年一遇,外洪内涝11次,平均约3.5年一遇。鄱阳湖讯期超过20米水位6次,平均6.5年一遇。1 954年,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6月15日至16日,连降大暴雨,共降水223.6毫米,1月5日至7月20日,总降水量达1373.6毫米。江水倒灌内湖。7月30日,鄱阳湖都昌水位最高达21.71米。全县淹没范围3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66400余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8.7%。滨湖村(镇)尽成泽国,房屋财产损失惨重。1984年,遭受严重山洪灾害。9月1日,突降暴雨,降水量达185毫米,造成山洪暴发,湖库水位急剧上涨,渠道缺口,农作物被冲淹。全县30个乡(镇)的240个行政村受灾,人口达419800人,占农业人口的82.3%。受灾农作物面积达271826亩,占受灾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9. 8%,其中被冲坏的农田1 294亩。山洪还冲毁桥梁66座,损坏房屋3815间,淹死耕牛2头、生猪63头,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估算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达916.5万元。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都昌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描述了1992年起都昌县的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党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