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都昌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520020210006565 |
颗粒名称: |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 |
分类号: | P461 |
页数: | 2 |
摘要: | 春寒 3月至4月间,如遇北方冷空气侵袭,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10℃,或最低气温降到5℃以下时,不利于早稻播种,这种天气叫春寒。出现在春分期间的叫春分寒,清明期间的叫清明寒,清明寒又称倒春寒。从1959至1989年,有27年出现春寒,占总年数的87%,共出现春寒35次,其中倒春寒13次,对春播育秧影响最大。1970年3月11日至26日,连续16天平均气温在10℃以下,造成大面积的烂秧烂种现象,给春季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小满寒 5月中旬前后,北方仍有冷空气侵入,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当日平均气温连续低于20℃,或最低气温低于17℃,早稻幼穗分化受阻,导致颖花退化,花粉败育,空壳率剧增,这种天气称“小满寒”。因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轻重两型。 |
关键词: | 气候 灾害性天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