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康指标与实现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48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小康指标与实现值
分类号: C913.3
页数: 3
摘要: 文化服务消费 1986年,全县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服务性消费总支出791.3万元,人均12元,其中,城镇居民占总支出3 1.5%,农村居民占68. 5%。其后,城乡居民文化服务性消费有较大增长,1996年人均161元,是1986年的13. 42倍;2006年人均369元,是1996年的2.29倍。农村文化活动,2000年前相对单调,2000年后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渐趋丰富。电视、网络、图书、健身是主要文化服务消费支出。县新华书店1986年发行收入100万余元,1996年1016万元,2001年1616万元,2006年1751万元。1990年增至7755万元,较1986年,净增4446万元,增幅134. 4%。[=此处为表格=] 第二节2002年农村小康生活水平测评值 2002年,由省组织对修水农村小康牛活水平进行测评,以100为权数,修水综合指标实现值为73. 16分,比1995年增加12. 54分。
关键词: 小康指标;小康

内容

文化服务消费 1986年,全县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服务性消费总支出791.3万元,人均12元,其中,城镇居民占总支出3 1.5%,农村居民占68. 5%。其后,城乡居民文化服务性消费有较大增长,1996年人均161元,是1986年的13. 42倍;2006年人均369元,是1996年的2.29倍。
   居民文化服务性消费有很强的时代特点。20世纪80年代,城区只有国营性质的影剧院、图书馆、灯光球场、歌舞厅等,读书、看电影是主要文化消费形式;进入90年代,有民营电子游戏室、卡拉OK厅、舞厅、录像厅、桌球室等,文化消费渐趋多样;2000年后,出现网吧、电玩、足浴、按摩、旅游等,文化服务业相对繁荣,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农村文化活动,2000年前相对单调,2000年后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渐趋丰富。电视、网络、图书、健身是主要文化服务消费支出。
   县新华书店1986年发行收入100万余元,1996年1016万元,2001年1616万元,2006年1751万元。
   第三节 居民储蓄 1986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09万元。1990年增至7755万元,较1986年,净增4446万元,增幅134. 4%。1995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223万元,较1990年净增27468万元,增长3.54倍,人均储蓄存款478元。其后10年,居民储蓄增长较快,2005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9083万元,比1995年增长4.37倍,10年净增153860万元。2006年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K,.2008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1225万元,比2005年净增142142万元,增长75. 17%。
   [=此处为表格(1986 - 2008年部分年份储蓄存款余额)=] 第二章 小康指标与实现值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共同制定3套小康标准,即《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和《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修水先后于1995年、2002年进行过两次农村小康牛活指标测评。
   第一节1995年农村小康生活水平测评值 1995年,九江市农村抽样调查队对修水农村小康生活指标进行测评,以100为权数,修水综合指标实现值为60.62分。
   [=此处为表格(1995年农村小康综合指标测评值)=] 第二节2002年农村小康生活水平测评值 2002年,由省组织对修水农村小康牛活水平进行测评,以100为权数,修水综合指标实现值为73. 16分,比1995年增加12. 54分。
   [=此处为表格(2002年农村小康综合指标测评值)=]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