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文化市场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476
颗粒名称: 第七章 文化市场管理
分类号: C95
页数: 2
摘要: 第七章 文化市场管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逐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传统民族文化和商业文化共同发展,国家、集体、个人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文化市场体制逐步形成。修水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全面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多次组织开展以扫黄打非为重点的文化市场整顿,严肃查处“涉黄”“涉非”案件,清除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等精神毒品和文化垃圾的恶劣影响,净化文化市场。县出版管理和公安部门负责印刷业经营许可证和特种行业许可证的审查发放工作。依据《江西省出版物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加强对出版物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违法活动。
关键词: 文化 市场管理

内容

第七章 文化市场管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逐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传统民族文化和商业文化共同发展,国家、集体、个人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文化市场体制逐步形成。修水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全面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多次组织开展以扫黄打非为重点的文化市场整顿,严肃查处“涉黄”“涉非”案件,清除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等精神毒品和文化垃圾的恶劣影响,净化文化市场。
   第一节新闻出版管理 修水新闻出版单位只有修水报社1家,1980年经国家批准,取得全国统一刊号,主要在县内发行。1986年,全县有属于出版业的印刷厂9家,其中国有1家、集体5家、乡镇企业3家。1989年创办全县第一家私营育新印刷厂。1990年县印刷厂划人修水报社统一管理。1992年后,县城5家集体印刷厂先后改制转为私人经营,3家乡镇企业印刷厂因经营困难停产关闭。2001年,国务院颁布《出版管理条例》和《印刷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印刷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个人不得从事出版物和包装装潢印刷品经营活动。印刷活动包括经营性排版、制版、印刷、装订、复印、影印、打印等。县出版管理和公安部门负责印刷业经营许可证和特种行业许可证的审查发放工作。2008年,全县有从事印刷品印刷的私营印刷厂6家,从事复印、影印、打印业务的个体店20家。
   依据《江西省出版物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加强对出版物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违法活动。1991年,缴获非法承印黄色小说《九阴血魔》一部及印刷版。1995年查处非法冒用中国旅行出版社印制暴力小说《神童魔侠》l部及印刷版。1999年11月,查获销售非法出版课外书案件1起,收缴销毁非法出版物2500余册,涉案金额10.8万元。
   第二节 出版物市场管理 书刊市场管理 1984年,国家开放图书市场,允许私人从事图书零售和出租业务,经营项目包括图书、报纸、期刊和各种图片、画册、挂历、年画、门联、春联、明信片以及载有各种宣传文字、知识内容、美术、摄影作品的台历、挂历等。是年全县有个体图书经营户116户,1987年发展到145户。1993年,颁布《江西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文化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从事文化经营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持有关证明,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文化市场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许可证,凭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个体书店不得经营图书、报纸的批发业务。县文化局依照《条例》规定的条件,开展图书经营《许可证》审查发放工作。1994 - 2008年,共审发《文化经营许可证》10个。2008年,全县有从事图书经营的企业11家,个体书店10户。县城文渊书屋是一家规模最大的个体书店,营业面积60平方米,2008年销售各类图书、学生辅助教材近10万册。
   音像制品市场管理 1984年,县宁河戏剧团在修水剧院开办全县第一家录像放映厅,至1986年,先后有电影公司、文化馆、图书馆、总工会等单位开办录像厅,县城和农村集镇有个体录像厅70多家。1992年后,随着电视在家庭普及,录像放映失去市场,录像厅相继停业。随之各种音像制品大批上市,顺应社会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出现一批经营音像制品的个体商店。县文化管理部门加强对音像制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坚决取缔无证经营,查处违法活动。2004年有2家音像店因违法经营被吊销《文化经营许可证》。2008年,除县新华书店及其分店外,全县有经营音像制品的个体店24户。
   第三节演出市场管理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演出市场繁荣发展。1986年始,全县先后成立群星艺术团、山谷票友社、全丰农民艺术团、溪口宁河戏三元班、港口宁河戏剧团、渣津磉口鸿云班宁河戏剧团等100多个文艺团体。其中群星艺术团、全丰农民艺术团、溪口宁河戏三元班、渣津磉口鸿云班宁河戏剧团,经省或县文化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取得经营性演出资格,主要在县内作公益性或商业演出。
   20世纪90年代,外地表演团体进入县内作商业演出。2000年后,每年接待各种商业演出150余场,其中外地演出团体演出140多场。2001年有著名歌唱家董文华,2002年有全国著名歌手白雪、李琼,2004年有香港歌星万梓良,2007年有全国著名相声演员陈寒柏,2008年有著名歌唱家宋祖英、郁钧剑到县演出。县文化局加强演出市场管理,全面实行外地演出团体入县演前审批制,审查演出资格和节目。
   第四节 娱乐市场管理 娱乐场所管理 1996年以后,丰富各阶层精神生活的娱乐市场活跃,是年全县开办电子游戏厅9家,有游戏机105台。开办舞厅5个,歌厅2个,音乐茶座4家,桌球室5个。县文化管理和公安、消防部门依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和《江西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规定,严格审查娱乐场所的经营条件,审查发放《经营许可证》和《治安许可证》。并通过日常巡查、重点整治等方式加强监督管理。2004年,有6家电子游戏厅被吊销《经营许可证》。2008年,全县有各类娱乐场所共120家,其中电子游戏厅15家、舞厅8家、歌厅5家。
   网吧管理 20世纪90年代后期,县内开通互联网,网络服务业随之发展,经营网吧的个体户一度遍布县城大街小巷。县文化管理部门加强对网吧经营业户的管理,多次会同公安、工商、教育、卫生、电信等部门对网吧行业开展专项整治,清理在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开设的网吧和游戏厅,严禁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游戏,完善经营场所的治安、消防、卫生条件,先后取缔不符合条件或违法经营网吧28家。2004年起,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建老干部网吧义务监督队,每周两次对县城网吧进行随机检查,劝阻未成年人上网,及时向文化市场管理部门通报网吧经营状况。2008年,全县保留网吧31家,其中县城12家、乡镇19家。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