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艺创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471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文艺创作
分类号: C95
页数: 5
摘要: 第二章 文艺创作 修水文风鼎盛,文艺创作活跃。一支实力雄厚的创作队伍在文学、戏曲、影视、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摄影等各个领域辛勤耕耘,一批精品力作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或参展参赛得奖。1986 - 2008年,是修水文艺创作百花争艳的辉煌时期,原省文联主席陈世旭多次称赞修水文学创作成果占九江市的半壁江山,在全省具有重大影响。第一节 文学 修水文学创作队伍人数众多,阵营强大。其中詹谷丰、叶绍荣、匡建二、谢倩霓4人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省作家协会会员21人。叶绍荣、朱新民、丁伯刚分别为江西省滕王阁文学院一、二、三届特聘作家。影片在全国发行,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多次重播。
关键词: 文艺创作 文学

内容

第二章 文艺创作 修水文风鼎盛,文艺创作活跃。一支实力雄厚的创作队伍在文学、戏曲、影视、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摄影等各个领域辛勤耕耘,一批精品力作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或参展参赛得奖。1986 - 2008年,是修水文艺创作百花争艳的辉煌时期,原省文联主席陈世旭多次称赞修水文学创作成果占九江市的半壁江山,在全省具有重大影响。
   第一节 文学 修水文学创作队伍人数众多,阵营强大。其中詹谷丰、叶绍荣、匡建二、谢倩霓4人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省作家协会会员21人。叶绍荣、朱新民、丁伯刚分别为江西省滕王阁文学院一、二、三届特聘作家。
   小说 小说创作成果丰硕。1989 - 2008年,全县出版长篇小说14部,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100多篇。丁伯刚创作出版长篇小说《我敢靠谁》《我的亲人知多少》2部,在《中国作家》《收获》《当代》等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刊物发表中篇小说《天杀》《天问》《宝莲这盏灯》《有人将归》《落日低悬》《两亩地》《轻声说》《每天都是节日》《马小康》等14篇,获江西省第二届谷雨文学奖、第二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二等奖。中篇小说《落日低悬》《两亩地》入选2005年和2007年《中国最佳中篇小说》。叶绍荣的长篇小说《日出苍山》,获江西省谷雨文学奖、江西省第二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二等奖、九江市政府第二届文艺创作一等奖、华东地区优秀图书奖,小说集《苍生野史》获九江市政府第三届文艺创作一等奖。詹谷丰在《人民文学》《希望》《中国作家》《传奇文学选刊》等20多家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90多篇,小说集《苍山无尽》和《死守山林》获全国“绿我中华”征文大赛二等奖,编入《人民日报》出版的获奖作品集。朱新民的短篇小说《土匪马大》在《北方文学》发表后,被《小说月报》转载。
   樊健军在《山花》《作品》《安徽文学》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30余篇,中篇小说《阴阳祭》入选江西省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作品联展,中篇小说《水门旧事》获市文联举办的民生希望杯征文小说一等奖。韩魏年继长篇小说《天平》出版后,又创作出版53万字的长篇小说《后土》,获九江市第一届优秀文学艺术奖。陈跃进创作出版长篇小说《义宁演义》《纠葛》。万伯喜创作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悲情英雄石达开》。程林森创作出版长篇武侠小说《剑萧缘》《侠骨芳魂》和中篇武侠小说《绝尘一剑》。徐春林创作出版长篇小说《美丽的天使》。胡金华创作小说集《苍山英魂》。
   散文 修水有一批具有较高水准的散文作者,其中朱法元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是江西散文学会的发起人和创始者之一。还有匡建二、冷克明、邓小玲、张复林、樊健军、万华林、詹文格、周惟等一批多产作家。据不完全统计,1986年以来全县出版散文集100多本,一批散文作品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朱法元出版《蓦然回首》《寒秋一叶》《沉静的山歌》等散文集,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文艺》《散文选刊》等国家级报刊发表多篇作品。匡建二在《人民日报》《散文》《青年文学》等报刊发表散文100多万字,出版散文集《花船》,其作品《雨檐下》在《散文》发表后,《青年文摘》头版头条选载。邓小玲在《人民日报》《羊城晚报》《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等报刊发表散文40余篇,其散文《走山口》被《散文选刊》选载,《诉在深山的真情》入选《江西日报》副刊井冈山十年精品集《无声瀑记》。樊健军在《中华散文》《作品》《散文百家》等报刊发表散文50多篇,出版散文集《追寻火焰》和《接近火焰》,其作品《一个人的漂泊》入选《2006年中国精美短文100篇》,《三月的修水》被列为《新派朗诵教材》。詹文格在《青年文学》《散文选刊》等刊物发表散文30余篇,其作品《怀念一棵树》人选广西教育出版社《新课标语文读本》。张复林的散文《村庄最后的舞者》,获河北日报和河北作协共同主办的“我与环境”征文卜佳奖,并名列榜首。
   传记报告文学 修水有一批擅长撰写人物传记和报告文学的作者,其中詹谷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据不完全统计,1996 - 2008年,全县出版长篇人物传记5部,报告文学集6部,在全国各种报刊发表报告文学10多篇。詹谷丰撰写出版长篇人物传记《喋血淞沪——蒋光鼐将军传》。叶绍荣的长篇传记《陈寅恪家世》2001年出版后,在全国各地书店热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江西日报》等报刊均发表评论文章。陈跃进撰写出版长篇历史人物传记《黄庭坚》。
   诗词诗歌 1988年,匡一点发起成立山谷诗社,将传统诗词和自由诗两支队伍组织在一起,推动修水涛词和诗歌创作、研究事业的发展,诗词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其中匡一点、熊克威、傅梅影、陈云君、傅占魁、朱啸、匡金华、黄君、卢象贤、刘赓、傅筱萍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黄君当选为理事,冷克明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和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山谷诗社每年举办1次谷雨诗会,并主办全省谷雨诗会1次,编印内刊《山谷诗苑》48期。2008年,有会员800多人,成为全国十大诗社之一。先后成立的九岭诗社、渣津诗词学会、古市三人行文学社为山谷诗社团体会员,分别编印内刊《九岭风》《艾风》和《乡野》。2008年12月,九江市诗词学会授予渣津镇诗词之乡称号。
   诗词创作每年都有作品在《中华诗词》《江西诗词》《广州诗词》等刊物发表。1986年后,匡一点出版《听涛楼吟草》等个人专集;傅筱萍创作的《江城子·雨夜听琴》,获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共同举办的首届国学创新优秀成果奖。 有一批新诗和散文诗在《诗刊》等国家、省级刊物发表。冷克明出版散文诗集《荒滩篝火》《漂泊或漫游》,新涛集《灵魂之羽》获江西省谷雨文学奖,散文诗《林中的夕阳》人选2003年《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樊健军的散文诗《雪后》《往昔的爱情如雪》《秋天二叠》人选2003、2004和2007年《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罗时万出版《罗时万诗选》,其诗作《母亲》被拍摄成电视诗歌,在江西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出。丁格非的散文诗《稻香》获第一届中国现代诗发展二等奖。王飞跃的诗集《爱情九十九》获江西省第二届谷雨文学奖。
   第二节 戏曲 影视 戏曲 在戏曲工作者中,胡菊莲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赖显生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有省曲艺家协会会员6人,获国家高级编剧专业技术职称1人,在戏曲创作、演唱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1997年,赖显生创作的小品《36号》获中国剧协主办的全国小品小戏征文大赛三等奖,并编入上海市初中语文教材。1998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徐盛文创作剧目专集《盛文表演艺术作品集》。2005年,山谷票友社以宁河戏音乐为黄庭坚词作《清平乐·春归何处》谱曲,在黄庭坚96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时演出。2007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赖显生曲艺作品集》。
   影视 1989年7月,修水县政府与湖南潇湘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电影故事片《黑马》,县内有6人在片中担任配角,千余人充当群众演员,外景拍摄全部在县境内完成。影片在全国发行,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多次重播。由徐盛文撰写文字脚本的6集电视文献片《秋收起义》,于2007年由中央电视台军事栏目组摄制,同年9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献礼片,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播出。2008年11月,28集电视连续剧《大宋才子黄庭坚》在义宁镇黄田里开拍。在影视工作者中,车济民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饶晖为著名影视剧编剧。
   第三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美术 修水美术工作者中,傅梅影、陈先水、廖少华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有江两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人。2004年12月成立黄庭坚书画院,同时举办大型书画展览,展出全国各地名家及县内作者书画作品100多幅,当代文物鉴定大师、著名书法家杨仁恺为书画院题写院名,当代山水画大师孔仲起题写展签。
   傅梅影以画梅著称,誉为“江南一枝梅”,多次在全国各地及日本举办个人画展。陈先水的画作获全国第九届美展和第十届全军美展优秀奖,其中《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红星飞满天》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军委八一大楼珍藏。廖少华出版《精神的形迹》艺术札记和《廖少华山水画集》。傅伯华早年从学长安派名家,20世纪90年代初进修于中国美院,擅长花鸟画创作,多次为群众义务作画,在其逝世后,县文化局与黄庭坚书画院联合为其立碑,称为“修水人民的画家”。许甫金的连环画作品多次在《江西法制报》等报刊发表,其人物画参加省内外展览、比赛多次获奖,2007年画作《第一面军旗的诞生》获赣粤杯全国书画展优秀奖,国画《彭德怀元帅在修水》人选建军八十周年全省美术作品展,《中国书画报》当代画家栏目对其作专题介绍。曹渔的山水画作品多次在全国和全省展出并有部分获奖,多幅作品入选画集,其美术、书法评论文章在《美术报》《新美城》《艺术英才》《画讯》等报刊发表。
   书法 修水从事书法的人员中,黄君、冷望高、姚小平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黄君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有省书法家协会会员9人,姚小平任理事。
   冷望高的书法作品入选1989年首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大展,出版《历代书法经典范本百字过关笔法详解》《百字过关中国书法学习方法系列丛书》。黄君的理沦著作《书法创作引论》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2005年获评《书法》杂志主办的中国书法卜大新闻人物,《王羲之草书研究》列人中国书协2008年重点课题,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其《智者的思路》等多部专著。姚小平的书法作品参加省内与全国性展览和比赛多次获奖,2006年获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委提名奖,2008年获《书法》杂志主办的全国书法十佳奖。
   摄影 1986年后,修水摄影队伍不断壮大,摄影创作非常活跃。1989年成立县摄影工作者协会时,初始会员仅10余人,2008年发展到138人,其中省摄影家协会会员14人。
   20世纪80年代,县摄影T作者协会发起举办湘、鄂、赣边界九县市艺术摄影展,1990年主办第四届摄影展,推荐80多幅作品参展,有30余幅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6幅。2001 - 2008年,先后举办民乐家电杯、茶叶杯、国土杯、移动杯、建设杯5次摄影比赛,举办古建筑摄影展、秋收起义80周年摄影展和“爱我修水、和谐创业”“关注森林——人与自然”4次摄影展。多次组织会员和摄影爱好者到修水县黄龙山、三都镇、桃里、西港和铜鼓县大塅等地采风。2006年用7个月时问,完成全县古建筑采拍工作,共拍摄图片1000多张。2007年冬季,多次组织会员到修河三都段捕捉天鹅踪迹(后识别为中华秋沙鸭),王驱虎拍摄的《天鹅舞修江》在《江西日报》和《九江日报》头版发表。2008年,江西《摄影之友》第五期对修水摄影协会及13幅会员作品作专题介绍。12月创办内刊《修水摄影报》,原江西省文联主席陈世旭题写刊头。
   1989年以来,全县有大批摄影作品参加全省和全国各种摄影展,其中100多幅作品获奖或被全国各种报刊选登。下道贤的《搏击》、王诗艳的《龙的传人》、车济民的《蒸蒸日上》、王力勇的《春满修江》人选江西省摄影艺术展。梁海的《百岁老人逛新城》获江西省2000年首届农民艺术节i等奖,《挑灯夜战》2002年人选中、日、韩三国摄影巡回展,《拥抱春光》等5幅作品于2005年、2007年在《中围摄影报》发表,《舞》《浣》《修城夜景》《湖光山色》等入选江西省2007年第20届摄影展和2008年首届摄影艺术节展。梁振其的《新生》,2000年获江西省首届农民艺术节三等奖,2008年获江西省首届艺术节银奖,入选2008年全国第二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作品展。陈芦根的《落日余晖》《求知》《慈母》《晨钓》《浮桥夕照》《晨光》入选2005年江西省18届摄影展和2007年19届摄影展,《倚天怒放》等4幅作品于2008年在《摄影之友》《人民摄影报》等刊物发表。甘险峰的《流金岁月》《喜讯》入选江西省2008年首届摄影艺术节。纪德文的《海上作业》《一叶小舟》获2007年江西省摄影家协会月赛二、三等奖。徐智华的《绿荫丛中筑爱巢》获国家林业部2007年“人与自然和谐”摄影大赛二等奖,《播撒阳光》人选2008年江西省首届艺术节展。王天升的《百福卡送百福》入选2007年全国新农村建设摄影比赛。徐军的《春的精灵》入选全国科技人才摄影展。
   第四节音乐 舞蹈 修水有一批热心音乐舞蹈的工作者,其中余昌徐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胡伟为中国民族器乐学会会员,有省音乐家协会和省舞蹈家协会会员8人。音乐舞蹈创作一直比较活跃,一批优秀作品在省内外或全国性比赛中获奖。
   音乐 傅堂标2004年出版专集《草莱》,收录各个时期创作歌曲34首。童学通作词作曲的歌曲《放排号子》和《红土地·我的故乡》,双获1991年江西省广播征歌银奖,歌曲《哥妹相爱在桃花溪》,获1992年江西省“心声”歌刊创作评比二等奖。胡伟作曲、涂伟演奏的唢呐独奏《欢庆》,2000年获江西省农民艺术节音乐一等奖,2001年获全国唢呐大赛三等奖。胡伟作曲演奏的二胡独奏曲《为了谁》,2002年选调参加全军大型文艺演出,2006年选调参加全国文化工作会议大型文艺演出,同年获全省“群星奖”二等奖。2003年,樊艳番在全省歌手大奖赛获银奖。2004年,徐卢珍在江西省弘扬井冈精神、兴我美好江西电视歌手大奖赛获优秀奖。2008年,朱洁参加江苏电视台举办的“绝对唱响”全国大赛获金奖,孔江闽参加江西电视台举办的中国红歌会进入20强。
   舞蹈 舞蹈编演多次参加省内外和全国性演出并获奖。彭宗祥作曲,余昌徐等编排的三人舞《秧豆》,在1987年全省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获创作二等奖,1990年获文化部举办的第二届国家艺术节编导奖。余昌徐作词,童学通作曲,洪芬芳等编排的三人舞《染花裙》,1988年在全国十大城市工人艺术节获优秀奖。余昌徐作词,童学通作曲,冷淑娟等编排的群舞《红公鸡》,以及刘春江作曲、余昌徐等编排的三人舞《储蓄罐》,1989年在文化部、国家教委、广电部、中国舞协等12个单位举办的“中国少年儿童歌舞会演”分获创作奖和编导奖。童学通作曲,余昌徐等编排,卢盛(5岁)主演的i人舞《月儿弯弯》,1991年在全省第二届少儿艺术节获创作二等奖。王庆华作曲,余昌徐等编排的二人舞《我想有个家》,获1997年江西省第五届少儿艺术节一等奖。余昌徐作词,胡伟、余昌徐作曲,余昌徐等编排,胡安民舞美设计的群舞《耘起来》,1999年在江西省首届农民艺术节获一等奖,2000年获文化部全国群星奖。余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