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468
颗粒名称: 第八章 体育
分类号: G4
页数: 7
摘要: 第八章 体育 1986 - 2008年,县政府不断加大学校体育和公共体育设施投入,支持促进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和传统体育项目恢复,激励竞技体育向更高、更快、更好方向发展。同时引导体育产业发展,通过出售体育彩票和赛事商业化运作筹措体育经费。1990 - 2008年全县出售体育彩票2192万元。第一节体育设施与场馆建设 场馆建设 1986年,全县标准体育场(馆)4个,占地面积6422平方米,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1999年,县第四中学建成400米×4跑道的田径场和足球场。2002年,在县城建成老年人体育健身场所——晚晴乐园。2004年琴海中学建成全县第一个塑胶田径场和足球场。有26所学校体育运动场地达标。
关键词: 体育 体育活动

内容

第八章 体育 1986 - 2008年,县政府不断加大学校体育和公共体育设施投入,支持促进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和传统体育项目恢复,激励竞技体育向更高、更快、更好方向发展。同时引导体育产业发展,通过出售体育彩票和赛事商业化运作筹措体育经费。1990 - 2008年全县出售体育彩票2192万元。 第一节体育设施与场馆建设 场馆建设 1986年,全县标准体育场(馆)4个,占地面积6422平方米,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1999年,县第四中学建成400米×4跑道的田径场和足球场。2002年,在县城建成老年人体育健身场所——晚晴乐园。2004年琴海中学建成全县第一个塑胶田径场和足球场。
   2008年,全县学校体育运动场地面积68. 68万平方米(含非标准场地),比1986年(42. 02万平方米)净增26. 66万平方米。有26所学校体育运动场地达标。乡村室内活动室500余间,面积2.63万平方米,室外体育活动场地5.8万平方米。
   2008年,全县有标准体育场馆390个,非标准体育场地225个。标准体育场馆占地面积15. 93万平方米,场地建筑面积21. 8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26平方米。其中有看台灯光球场2个、篮球场191个、排球场16个、足球场4个、门球场76个、地掷球场21个、乒乓球馆1个、田径场4个、武术馆3个、健身房(馆)10个、棋牌馆(室)62个。2008年10月,投资1.2亿元、占地9. 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 05万平方米的文化体育中心在县城南城区动工兴建,计划2010年4月竣工。
   器材设施 1986年,县内体育设施简陋,只有三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高架、跳绳等常用器材。20世纪90年代后,乡镇中学、中心小学及县直学校均配备有球类、田径、体操等具有承办一般运动会所需的体育器械,村级小学与教学网点也配有篮球、乒乓球、单、双杠、跳高架等简易器材。21世纪后,县城各居民小区、部分机关大院、市民休闲广场逐步安装健身器材。2006年,有519个省定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配置体育健身器械,乡镇部分移民安置小区、敬老院等地也安装健身器材。
   第二节 学校体育 1986年3月,要求各中学、中心小学尽可能地配备好专职体育教师,组建好学生篮球、乒乓球和田径运动队,中小以上学校要做到有活动场地,有运动器材及设备,活动有安排,训练有专人负责指导,运动器材有专人保管。同年12月,对区中学以上学校落实情况检查验收,达标率100%。
   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十二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此后,全县各学校把体育教学和训练作为基本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坚持“两课”(即每周2-3节体育课、每天25 - 30分钟的课外活动)、“两操”(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制度。同时,组建以传统项目为主的运动队,长期坚持业余训练。 1992年4月,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达标训练列入中小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1994年3月,规定中小学必须有一名副校长负责学校体育工作,凡有体育教师i人以上的学校,成立体育教研组;小学、初中至少保证两条60米直跑道,6 -12个班的学校应设200 - 250米环形跑道。当年开始在学生开学收费中增收体育器材费2元/生·学年,全县统筹用于购置体育器材。1994年起,全县初中升学考试增加体育科日,一直延续。
   1986 - 2008年,全县每年组织一次县城中小学生长跑比赛,每三年举办一届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以乡镇(学校)为单位每年至少举办1-2次学生体育运动会。全县高考体育类考生共录取本科153人、专科272人。
   [=此处为表格(1986-2008年高考体育类考生录取情况)=]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专业学校选介 义宁镇第二小学1984年、1997年、2006年3次被省体育局命名为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98年获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2000年获江西省全民健身运动先进单位、2002年在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运动会上获小学组团体总分第四名、2005年获2001 - 2004年度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学校先后输送76名学生到省、市体校深造。
   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成立于1974年9月,1994年挂靠教育局体育股。学员主要来自县城小学和初中,利用课余时间、假期进行训练。1986 - 2008年选送28人进省、市体校,选送6人进八一体运队、省体工队。8次参加全国、省、市举办的青少年运动会、中小学生运动会,有5人次获第一名,11人次获第二名,15人次获第三名。学员杨小明1987年被国家体委授予“田径运动健将”。 黄龙武术院1992年10月,经省武术管理中心批准,由国家一级拳师、国际武术优秀教练、九江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徐军创办的私立武术培训学校。学校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有教学楼、办公楼、宿舍、食堂、训练大厅、操场等设施。培训对象为城乡青少年武术爱好者,学制不定,长短结合,有常年班、寒暑假期短训班。至2008年,培训学员5000余人。学员在全国、省级运动会武术比赛中获金牌5枚、银牌6枚、铜牌4枚;在九江市第八、十、十一届运动会上获奖牌26枚。
   第三节群众体育 1986年以来,尤其是1995年国家《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施行以后,修水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兴起,到2008年,全县各级有群众体育组织、团体416个,会员4万余人;全县经常参加体育健身锻炼的人口约3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39%。2000 - 2008年,举办县级群众体育竞赛活动115次,运动项目20余个,累计参加人数30万人次。2005年县体育局被评为2()02 - 2005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先进单位。2008年修水获全省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先进县、全省农村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县称号,县体育局获江西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社会体育团体 2008年,全县有老年人体育协会、棋牌协会、登山协会、自行车越野协会、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足球俱乐部、体育舞蹈协会、信鸽协会以及林翔龙武馆、风凰山武馆等社会体育团体。全县有75人获社会体育辅导员三级资格。
   老年人体育协会1986年12月成立,是全县最大的体育团体。2008年下设门球、钓鱼、太极拳、台球、气排球、地掷球、健身操、老年人体育科学研究8个单项协会和老年人体育培训中心(辅导总站)。全县有基层分会480个,门球队200多支、地掷球队60多支、柔力球队60多支、排球队20多支。老年体协会员23600余人。2003年被评为全省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棋牌协会1988年成立,至2008年,举办3次全县中国象棋擂台赛和2次少年围棋比赛。 登山协会2006年成立,当年组织庆“八一”建军节军民团结登山比赛。2007年举办大板尖、香炉山、三清山、雷峰尖等徒步登山活动。2008年举办五梅山、庐山好汉坡、黄山等登山活动。 自行车越野协会2006年12月成立。2007年4月,为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组织会员举行“重走秋收起义路,修水井冈千里行”红色之旅自行车越野活动。2008年6月,举办“迎奥运,修水北京万里行”自行车越野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予以报道)。
   职工体育 1986年以来,全县各行政企事业单位职工体育活动开展活跃,主要项目有球类、武术类、棋牌类、登山、游泳、射击、拔河、自行车越野、健身操等。每逢劳动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各单位组织职工举行各种类型的体育竞赛活动,县体育局、县总工会、各体育协会等也举行各种体育竞赛。
   农民体育 1986年来,农村经常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各乡镇农民体育协会组织相继成立,经常开展的活动项目有:篮球、传统武术、棋类、拔河、龙舟、秧歌、狮龙灯等。春节前后或农闲时节,狮龙灯、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尤为盛行。2008年6月,县体育局、县旅游局联合举办“盛世中茶”修河龙舟大赛,有14支农民代表队264名运动员、教练员参赛,新华社、江西卫视等多家新闻媒体予以报道。渣津镇1998年获全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被国家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农民体育协会授予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此处为表格(1986 - 2008年职工部分体育赛事情况)=] 老年人体育 1986年以来,修水老年人体育活动最为活跃,全县大约有近5万老年人常年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主要活动项目有:门球、地掷球、排球、台球、武术(主要为太极拳、剑)、垂钓、健身操、体育舞蹈等。自1987年举办首届全县老年人运动会以来,每四年一届,至2008年已成功举办5届。2001年首次发起湘鄂赣边区九县老年人运动会,轮流当值,已成功举办8届,修水县老年运动员先后夺得金牌7枚、银牌15枚、铜牌20多枚。2004年7-11月,承办全省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修水赛区比赛,竞赛项目有拳、剑、操、球、棋等10多个,修水县参赛老年运动员5000多人,省老年体协授予修水全省五运会最佳赛区称号。门球为县内老年人体育一大特色,自1993年始,县老年人门球协会36支门球队轮流当班每季举办一次大赛,至2008年已成功举办74次,参赛运动员达16576人次。1994年始,门球协会每年举办一次“长寿杯”门球赛,至2008年已连续举办15届,比赛2160场次,参赛运动员4320人次。2008年修水被评为全国亿万老年人健步走向奥运会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农村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县。
   第四节 竞技体育 新中国建立以来至2008年,修水县运动员在修水历届体育运动会和参加国家、省、市体育运动会的田径比赛中创县最高纪录42项,其中男25项、女17项。据不完全统计,1986 - 2008年修水县代表队在省、市运动会上获第一名(金牌)8次,其他奖项14次;修水运动员在省级及以上获第一名(金牌、冠军)11人次,其他奖项27人次。
   [=此处为表格(田径比赛最高纪录)=]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1986 - 2008年在省、市运动会上部分团体获奖情况)=] [=此处为表格(1986 - 2008年修水运动员在省以上比赛中部分获奖情况)=]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