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教育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46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教育结构
分类号: G4
页数: 9
摘要: 二章 教 结构 1985年,全县有完全中学6所,初级中学42所,农业高中1所,小学1135所。在校中学生21420人,小学生108953人。1986年以后,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过程中,教育结构不断得到完善,幼儿教育、初等教育、普通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发展。至2008年全县有幼儿园219所,在园幼儿16532人;小学391所,在校小学生71567人;初中41所,在校初中生29774人,完中5所、职中2所,普通高中生14054人,中职生4098人。1997年,幼儿教育工作移交县教育局管理。学前工年幼儿入园率县城90%,农村65%。通过评估验收,至2008年已审批注册达标幼儿园124所,在园幼儿16532人。
关键词: 教育 教育结构

内容

二章 教 结构 1985年,全县有完全中学6所,初级中学42所,农业高中1所,小学1135所。在校中学生21420人,小学生108953人。1986年以后,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过程中,教育结构不断得到完善,幼儿教育、初等教育、普通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发展。至2008年全县有幼儿园219所,在园幼儿16532人;小学391所,在校小学生71567人;初中41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初中生29774人(含完中初中学生),完中5所、职中2所,普通高中生14054人,中职生4098人。
   第一节 幼儿教育 1986年,幼儿教育由县妇联管理,全县有幼儿园65所,其中教育部门1所,厂矿企事业单位7所,乡村、街道57所,在园幼儿2209人。进入20世纪90年代,县内幼儿园所有制结构有所改变,一些厂矿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幼儿园逐步改制为个人兴办,部分个人也开始在农村集镇和县城投资兴办幼儿园,1995年全县有私立幼儿园15所。
   1997年,幼儿教育工作移交县教育局管理。1998年,全县幼儿园增加到89所,在园幼儿7332人。2002年,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以社区为依托的民办学前教育,县内民办幼儿教育事业蓬勃兴起。到2005年,全县有县城公办中心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223所,在园幼儿11000余人。学前工年幼儿入园率县城90%,农村65%。
   2005年始,在抓好审批、注册发证工作的同时,开展评估达标和创建市、县级示范性幼儿园与等级幼儿园活动。通过评估验收,至2008年已审批注册达标幼儿园124所,在园幼儿16532人。县公办中心幼儿园通过2003年市级评审和2008年市级复评评定为九江市市级示范幼儿园,县城太阳贝贝幼儿园、怡心幼儿园、港口赣华艺体幼儿园、港口龙井小太阳幼儿园评定为县级示范幼儿园。
   1986年,全县有幼儿教师95人,其中有中师(含高中)毕业学历的48人,占总数50.1%。2001年全县专任教师216人,其中本科毕业1人,专科毕业38人,中师(含高中)毕业141人,中师(含高中)毕业以上人数占总数83. 3%。2008年全县幼儿园教职工787人,其中本科毕业94人,专科毕业126人,中师(含高中)毕业454人,中师(含高中)毕业以上人数占总数90.1%,全县幼儿教师具有幼师资格证人数221人,幼儿园园长具有上岗合格证人数179人。
   县中心幼儿园简介 是全县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幼儿园。占地面积3290平方米,建筑面积3015平方米,运动场地900平方米。每班配有DVD、电视机、空调、消毒柜、电子钢琴。运动场配有大中型玩具12件,全部铺设塑胶安全地垫,园内安装电子监控器。2008年有16个教学班,幼儿820人,教职工 66人。
   办园以来,致力特色园所建设,开设特色课堂,2006年以“艺术教育”为特色办园目标,开设舞蹈、美术、早期阅读、珠心算等各种特色班或特色课。1998年组织幼儿参加九江市少儿美术大赛,有5幅作品获一等奖。2006年、2008年两次参加全国“金球杯”少儿美术大赛,有90件作品获奖,其中15件作品获金奖。幼儿园1992、1996、1998年三次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01年获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2002、2004年两次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03年评为市级示范幼儿园。
   第二节小学教育 1986年3月,规定凡有学生15人左右的地方可设教学点。当年有小学(含1师l校教学点)1154所,在校小学生111711人。同年11月,市教育局对修水县普及初等教育工作进行验收,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97. 45%,在校学生年巩固率98.3%.毕业率86. 82%,少年普及率86.6%,少年非文盲率97.53%,“五率”达到省颁验收标准,确认修水为普及初等教育县。
   1991年l1月,制订《修水县1990 - 2004年实施义务教育规划》,对全县各乡镇实施五年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年限做出具体安排,规划1995年前全县实施小学五年义务教育。当年I2月,古市、山口、靖林、上衫、东津、黄港、上奉、马坳等8个乡宣布实施五年义务教育。1992年12月,白岭、路口、余塅、朱溪、程坊、崇河、石坳、雅洋、赤江、太阳升、何市、大椿、杭口等13个乡宣布实施五年义务教育。至1995年,全县已实现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目标。
   1998年11月,经省教育厅组织“普九”验收,修水普及小学五年义务教育达到省级标准。1998 -1999学年全县有小学648所,在校生94648人。到2008年全县有小学391所,在校学生71567人。
   [=此处为表格(1986 - 2008年小学教育情况)=] 义宁镇第一小学简介 位于修水县北城区中心,占地面积6860平方米,建筑面积5760平方米,在建综合楼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配备有校园局域网、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脑室、实验室、舞蹈室、图书室、广播室、音体美器材室等设施,每班配有电视机、VCD影碟机等。2008年有38个教学班,学生3008人,教师101人。1986年起,先后成立小燕子艺术团、少年军校、鼓乐队、田径队,开办美术、书法、舞蹈、二胡、电子琴、阅读与主持、珠心算、科技、电脑、小记者、奥数、武术等各种兴趣班或小组,特长学生达50%以上,每年有百余名学生在市、省、全国各类竞赛中获奖。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2000年来,通过省级以上验收教改、教研课题16个;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 80余篇。1986 - 2008年被市委、市政府ll次授予文明学校。1988年参加省、市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市团体总分第一名、省团体总分第三名。1992年获九江市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选拔赛团体一等奖。1993年获省军区、省教委表彰国防教育先进单位。1995年获市电化教学达标学校。1996年获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获省少先队先进集体。2008年获省中小学工会工作“四个一”活动先进单位。
   第三节 初中教育 1986年,全县有县直初中1所,区级初中8所,乡级初中30所,有13所乡中小附设初中班,全县在校初中生19496人。
   1990年12月,黄龙、朱溪、水源、司前、新湾、布甲、漫江、赤江、汤桥、九都等乡10所附设初中班改为乡级独立初中。1993年9月,恢复上庄、杨津、复原、画坪、靖林等乡5所乡级初中。1993年初中招生8396人,比上年增加587人,增长7. 5%;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比例49. 98%,在校初中生21831人,比上年增加793人,增长3.7%。
   1993年5月,调整义务教育规划,此后,初中教育发展步伐加快。1996 - 1997学年,全县初中发展到54所(不含完中),招收新生10721人,小升初升学率达95%。1998 - 1999学年度第一学期,全县初中在校学生32676人,比1994年的19370人增长68. 7%。到2008年全县初中为41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在校学生29774人。1986 - 2008年全县初中毕业生194141人。
   [=此处为表格(1986—2008年初中教育情况)=] 说明:2002年后学校数含九年一贯制学校。
   第四节普通高中教育 1986年,全县有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6所。其中县一中、县三中、小斗岭完中、白岭完中属县办中学;国营724矿职工子弟学校、华东勘探267队职工子弟学校属厂矿办中学,全县在校普通高中学生2722人。
   1994年1月,小斗岭完中、白岭完中更名为县第四中学、县第五中学。当年起县四中列入县重点中学管理,按计划面向全县择优招收新生。1986 - 1996年,全县侧重于普及小学与初中教育,普通高中发展较为缓慢,每年招生人数均在1000人左右,在校学生人数亦维持在3000人上下。1 989年华东勘探267队职工子弟学校停办。
   1996年8月,国营724矿与县教育局联合办学(后移交地方办学),其职工子弟学校更名为修水县育才中学,并面向全县招生,高中招生在计划内按考生志愿录取。同年,县一中在招生计划外招收15%的择校生,一次性收取择校费4000元/生。1997年、1998年,县一中、县四中分别招收择校生200人和100人,1999年,其他高中开始招收择校生。1999年上半年,修水师范停办,修水在原址创办修水县高级中学,同年秋季开始招生。2001年规范择校生招生工作,实行分数、人数、钱数“三限”政策。1996 - 2001年,全县普通高中共招生10672人,超过1986 - 1995年10年招生人数之和。2001年秋季,全县6所普通高(完)中招收高中新生3124人,比1995年的970人增长222. 1%。
   2002年下半年,修水县育才中学改为民办,更名为修水县庭坚中学。2003年、2004年,民办英才高级中学、实验中学、琴海学校相继创办并招生。至2004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5343人,f与当年初中毕业生43. 9%,在校学生13950人。
   2005年7月,县一中、县高级中学和县三中高中部合并,组建新的修水一中,撤销原县高级中学建制,修水三中高中部停止招生。2005年庭坚中学停办,2008年实验中学停办。至2008年,全县有高(完)中学5所,其中民办高中2所,普通高中招生4886人,占当年初中毕业生数46. 60-/0,在校高中学生14054人。
   1986 - 2008年,全县高中毕业生38460人。
   [=此处为表格(1986—2008年普通高中教育情况)=] 修水县第一中学简介 修水县第一中学是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省重点中学、省首批优质高中建设项目学校。分老、新两个校区,老校区位于北城区紫花墩,新校区位于南城区罗桥路。学校占地31.3公顷,建筑面积8. 7766万平方米,运动场地1.738万平方米。校园网、计算机、多媒体、语音室、实验室等设施配备齐全。2008年有教学班103个(初中10个、高中93个),学生6540人。有教职工427人(其中离退休75人),专任教师中有省特级教师3人、省骨干教师18人、市学科带头人26人、市骨干教师60人。2000年以来,教师完成国家、省、市教育科研课题30多个,在国家及省、市级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为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8000余人,其中有20人录取北京、清华大学。学校先后获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安全文明学校、市文明单位、全市十佳文明学校、市重点中学高考质量综合评估优胜单位等称号。
   第五节职业教育 职业技术学校 1986年,有农业高中1所(黄沙港集镇内),附设职业班完中2所(古市农中、溪口农中),中职在校学生初中1266人,高中979人。1992年在征村乡中学基础上创办修水县蚕桑中学,招收蚕桑班学员(初中毕业牛)35人,培训一年后按职高生毕业。1995年停办。
   1992年以后,县内职业教育由农业技术教育向各项专业技术培训转轨。1992年,在县二中成立修水县职业中学,每年招收职高新生150人,分设家电维修、缝纫两个专业班。在县城西郊秋湖里创办修水县技工学校,首届招收应、历届初中毕业生150人,分设商业、供销、营林3个专业。在大桥区中学基础上成立大桥区职业中学。同时,将修水县农业高级中学、溪-农业中学、古市农业中学分别更名为修水县职业高级中学、溪口职业中学、古市职业中学。1992年,全县有职业学校6所,在校初中生1858人、高中牛1494人(县技校未统计在内)。
   从1995年春季起,溪口职中、古市职中高中部学生转入县职业高中就读,分别更名为溪口区中学和古市乡中学,同时撤销大桥区职业中学,县二中也停办职高班恢复为普通初中,全县职业学校调整为县职业高中和县技工学校2所。1995年6月,县职业高中增挂修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牌子。
   1997年8月,县职高(中专)由黄港镇迁入县城与县技校合并。并校后,县职高(中专)扩充校园面积2.7公顷,办学规模得到迅速发展,2008年设28个专业,6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50人。
   2003年,湖南岳阳市客商租用原县纤维板厂厂房创办修水县银宇电脑学校,首期招生180人。2004年9月,县实验中学兴办长江职业科技学校,招收职业班学生110人,主要培养计算机应用等中等专业技术人才,2008年8月随同实验中学停办。
   2005年,县职业中专开办蚕桑、林果、茶叶、畜牧水产、文艺5个免费专业,2006年开办水利电力、国土矿业、城市规划设计、财务会计、农业技术推广5个免费专业,各专业均招生100人,学杂费由县财政承担。
   1986 - 2008年,全县中职毕业生12065人(含职业初中毕业生3039人),1995年职教高考单列后,为高职院校输送新生1807人,其中专科1469人、本科338人。
   修水县职业中专简介前身为修水县农业高级中学,1992年12月更名修水县职业高级中学,1995年6月,经省教委同意增挂修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牌子。校址原设于黄港镇,1997年9月迁入县城秋湖里,与1992年创办的县技工学校合并办学。2004年省教育厅定为省重点职业中学。2007年12月国家教育部定为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13.3公顷,校舍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学校配套设施齐全,有计算机中心、电子电工、机械操作实验室、财会模拟操作室、钢琴房等先进的教育技术装备,有5万余册藏书的图书阅览室和3万余册的电子图书阅览室,有铺设塑胶的田径运动场和多个标准的篮、排球场。
   办学以来,毕业生参加职业类高考连续14年蝉联九江市同类学校录取率第一,2003年,录取本科53人,占全省本科同类学校录取人数的10. 60-/0,列全省第一。2000年以来,通过校企和校校联合办学形式,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为企业输送毕业生6000余人。2005年与日本住友财团下属企业联合开办赴日研修班。2008年有教职工153人,6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50人,开设计算机、电子电工、幼儿教育、装潢设计、数控、财会、酒店管理、茶叶、蚕桑、林果、畜牧水产、机电一体化、赴日研修等15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学校2003年获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先进单位,2007年获江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此处为表格(1986-2008年中等职业教育情况)=] 职业技能培训 20世纪90年代后期,社会力量纷纷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陆续兴办华运电脑学校、银宇电脑学校、汇英电脑学校、志刚电脑培训中心等,均由县劳动就业部门管理,主要培训初、中级计算机实用技术人员。学制不定,长短结合,有固定培训地点、相应教学设备设施和专业技术教师。华运电脑学校自1997年创办以来,到2008年共培养计算机中专毕业生414人,培训初、中级计算机技术人员15946人。
   师范教育 1976年创办九江师范修水分校,1981年改称江西省修水师范,属市教育部门管理。学生来自瑞昌、武宁、修水等县。1986 - 1999年,中等师范毕业生共4624人,其中从民办教师中招收学生1552人。1999年,修水师范停办整体移交修水县政府,改办修水县高级中学,未毕业的两屑师范生委托高级中学管理。
   [=此处为表格(1986—2001年修水师范基本情况)=] 第六节成人教育 职工教育 1986年,有职工学校l所,隶属县总工会,主要通过文化补习和技术培训,提高职工文化、技术水平。是年,县职工学校举办业余高中班,开设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英语、政治等课程,招收学员162人。此后,每年招生1-2个班,到2001年,累计招收24个班,学员1159人,达到高中毕业水平593人,单科结业307人。
   1996年,县职T学校与湖南岳阳市银宇电脑学校联合办学,开办职工电脑技术培训班,至2001年共举办14班次,累汁培训1258人,606人获得计算机技术等级证书。
   2002年开始,县职工学校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内容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工、家政服务等,至2008年,共培训1300人。
   农民教育 扫盲1985年修水通过市政府扫盲验收,成为基本无盲县。1986年后,针对验收后部分学员脱盲后义复盲的现象,各地开展扫盲巩固工作。1989年8月,组织开展农村人口文化状况普查,当年全县农村15 -40周岁总人口218978人,其中文盲人数20584人,占9.4%;参加扫盲学习人数9824人,脱盲人数1647人。1992年,全县开办农民扫盲夜校206所,参加学员41 80人。1 996年全县启动“两基”工作,加大扫盲力度,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或扫盲夜校,至1998年,全县各行政村均办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或扫盲夜校,办学面100%,青壮年非文盲率97.32%。各项指标均达省定标准,并顺利通过省级扫盲验收。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扫盲验收以后,农民教育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农业科普知识。2004 - 2008年,以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主培训农民5万人次,通过县职业中专、银宇电脑学校、华运电脑学校对进城农民工、移民户进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9429人次。2007年起,开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培训班,通过专题讲座、多媒体教学和实地观摩等方式,传授新农村建设综合知识、改水和沼气建设技术等,至2008年共培训1700余人次。
   成人学历补偿教育 电大、函授教育是成人学历补偿教育主要形式,1986年以来有下列机构办班: 县教师进修学校:1 986年招收首届卫星电视中师学员50名。同年招收九江教育学院函授学员,1988年有271名学员获得专科学历。1989年成立中国电视师范学校汀两分院修水培训站,当年招收中师学员200人、高师学员130人,同时招收江西教育学院函授本科学员60人。1 992年开始组织电大、函大、自考“三沟通”师资培训,至1998年,全县共有540人中师毕业、120人专科毕业、260人本科毕业。从1994年开始,面向社会招收广播电视大学、中专开放教育学员,共有44人中专毕业、371人专科毕业、32人本科毕业。2001年与湖北师范学院合作招收成人教育本科学员67人,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招收成人教育本科学员50人。从2003年起,与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合作进行网络教育,当年招收学员248人,至2008年通过网络教育,有465名本科生、94名专科牛获得相应学历。1986 - 2008年,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过函授、网络教育,有934名本科生、1779名专科牛、1824名中专(中师)生毕业。2008年有311人本、专科在读。
   中华会计函授学校修水函授站:1988年经省财政厅批准成立,主要培训会计中等专业人才。行政上由县财政局主管,业务上接受省校、市分校领导,学员参加成人高考按划定分数线录取,以函授、自学为主,面授、录像教学为辅。1988 - 1990年,培养中等会计人员588名。1995 - 2007年与江西财经学院联合办学,共培养财会专科毕业生51 5人,本科毕业牛142人。2000年会计函授停止招生,2007年与南昌工程学院联合开设高中达专科、专科达本科电气化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专科毕业牛36人、本科毕业生47人。
   修水党校函授站:1986年以来,先后有中央党校、中国农业大学、两南科技大学在修水党校设立函授站(学习中心)。1986年中央党校修水函授站开办青年干部中专班,1988年有40名学员毕业,取得中专学历。1993年开始招收专科学员,1 998年开始招收本科学员,开设法律、政治学、经济管理等专业。1993 - 2006年,共有1104名学员达到专科毕业学历;1998 - 2006年共有800名学员达到本科毕业学历。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修水党校函授站招收专科、本科学员,开设农学专业,共有37人专科毕业、51人本科毕业。2006年与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联合招生,至2008年,共有1 54名学员专科毕业,193名学员本科毕业。
   修水报社函授站:2003年江西师范大学、九江教育学院分别在修水报社设立函授站。2003 - 2006年,江西师范大学修水函授站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53人;九江教育学院修水函授站培养现代汉语专业专科毕业生43人。
   修水县职工学校:1996年与湖北黄冈师专联合开办财会专业和经济管理专业函授大专班,学制3年,有135人获得相应专业专科学历。
   卫生进修学校:20世纪90年代,与江西中医学院、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先后培养中医本科生27人、专科生427人、中专生952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984年修水首批开考马列、会计、法律3个专业,1986年毕业69人。1991年成立修水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1992年全县报考人数51 8人。2000年依托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生源和考前辅导,报考人数有所增加,当年达到620人。1986 - 2008年,修水先后开考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行政管理、马列、会计、法律等专业;有61 26人次报考,2634人次获单科合格成绩,合格率43%;有239人获专、本科毕业学历证书。
   第七节 特殊教育 1992年10月,县教育局、县残联联合对全县3 -15周岁智力、视力、语言听力残疾儿童少年进行调查统计,提出“八五”期间各地残疾儿童少年初等教育入学率为:义宁镇60%,太阳升镇40%,清水岩乡、渣津区、宁州区30%,白岭、大桥、马坳、溪口、山口、黄港各区20%。同时规定随班就读的弱智儿童少年在期中、期末统考和学科竞赛等评比中,其成绩不列入班级总分排队。拟定义宁镇一小、太阳升镇中小、渣津乡中小、马坳乡中小为试验学校。
   1992年后,将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列入义务教育验收内容。1998年“两基”验收时统计,1 997年全县有适龄残疾儿童少年476人,其中小学或初中毕(结)业23人、因残疾程度严重并经县以上医院检查证明免学208人、因故缓学32人、随班就读(小学)164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69. 8%。2004年出台残疾人教育优惠政策,对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家庭困难残疾学生酌情减免学杂费。2005年5月,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477人,已入学(随班就读)385人,入学率80.1%。
   2006年,于城南原煤炭公司制煤场处筹建特殊教育学校,规划新建教室、功能室、宿舍、食堂等校舍2800平方米,可容纳300名残疾儿童少年学习生活。2007年完成征地5000平方米,2008年完成全部拆迁工作。
   第三章 教师 1986 - 2008年,修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调整结构、培养培训、改善待遇等措施,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
   第一节来源与结构 1986 - 1999年,教师队伍主要来源于师范院校毕业生统一分配。2000年始国家取消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统一分配政策,改为面向社会公开招录。2000 - 2008年通过考试、考核面向社会招收历届大、中专院校毕业牛934人充实教师队伍。
   1986年下半年全县有专任教师5535人。其中:中学1183人(含职中、厂矿办中学,下同),小学4352人(含公办幼儿园、厂矿办小学,下同)。女教师1239人,占总数的22. 380-/0。民办教师3222人(含代编教师127人,不含1980年后参加工作的临时民师),占总数58. 21%。30岁以下的2484人,占44. go-/o;31岁至45岁之间的2553人,占46. 1%;46岁以上的498人,占9%。中学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52人,专科学历的228人,师范、中专、高中毕业学历的788人,中专、高中肄业以下的115人。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和专科肄业以上学历的仅8人,师范、中专、高中毕业的2333人,中专、高中肄业以下的2011人。
   2000年下半年,全县有专任教师5608人,其中:中学2112人,小学3496人。女教师1690人,占总数的30%。30岁以下的1220人,31岁至50岁之间3303人,50岁以上1081人。中学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290人,专科学历的1523人,中专、师范、高中毕业学历的244人,中专、高中肄业以下55人。小学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17人,专科学历的354人,师范、中专、高中毕业学历的2619人,中专、高中肄业以下的506人。
   2002年,始于1989年对民办教师分步实行的“关、招、转、辞、退”的整顿工作结束。1989 - 1998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