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42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民兵
分类号: E27
页数: 4
摘要: 第二章 民兵 按照平战结合要求,修水认真抓好民兵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民兵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充分发挥民兵在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其中16 - 30岁的男性公民、16 - 25岁的女性公民,经审查批准编为基干民兵,从基于民兵中挑选18 - 22周岁的一部分人编成持枪的武装基十民兵。普通民兵只实行注册登记、人员统计,重点抓好基干民兵组织建设。是年全县民兵登记人数55214人,其中基干民兵12424人。基干民兵通过减员组编,组建为11个营,下辖67个连、470个排。1997 - 1999年,全面实行民兵工作调整改革。组建乡镇民兵应急分队36个,共760人。经省军区检查验收,评为民兵训练基地先进单位。
关键词: 民兵 地方武装

内容

第二章 民兵 按照平战结合要求,修水认真抓好民兵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民兵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充分发挥民兵在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第一节 民兵组织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实行全民皆兵,凡18 - 50岁的公民,除地、富、反、坏、右分子,身体无残疾者,全部编人民兵组织,为普通民兵。其中16 - 30岁的男性公民、16 - 25岁的女性公民,经审查批准编为基干民兵,从基于民兵中挑选18 - 22周岁的一部分人编成持枪的武装基十民兵。民兵组织按县建师、分片建团、公社建营、大队建连的建制组编。1985年,全县组建民兵团1个,营11个,连84个,排504个,共有民兵66755人,其中基干民兵15515人。
   1987年,贯彻中央“简化层次,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指示精神,开展民兵整组工作。普通民兵只实行注册登记、人员统计,重点抓好基干民兵组织建设。是年全县民兵登记人数55214人,其中基干民兵12424人。基干民兵通过减员组编,组建为11个营,下辖67个连、470个排。
   1990年1月,成立县民兵应急分队,队长和指导员分别由县人武部军事科长和政工科长兼任。是年4月,在全县重点林区乡镇建立27支民兵扑火队,每队30人,队长由所在地人武部长或副部长兼任。
   1997 - 1999年,全面实行民兵工作调整改革。按照加强重要地区、重要方向、重要目标和沿公路、沿集镇、沿江河民兵组织建设的“三重三沿”要求,采取压缩破产倒闭企业民兵组织、压缩偏远山村和贫困村的基干民兵组织、压缩外出务工人员多的行政村民兵组建任务和长期外出务工的少编、一线生产岗位和流动性大的岗位及下岗分流人员少编、低文化人员少编的“三压缩、三少编”做法,围绕向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企业事业单位拓展、向文化层次高及专业“精”的行业系统拓展、向“三重三沿”所在乡镇单位和企业拓展的“三个拓展”目标,调整民兵组织布局。分别采取单编、混编、跨片联编等编组方式,突出民兵骨干队伍建设,重点抓好民兵应急分队和对口专业技术分队的建设。2000.年,全县登记普通民兵75970人,组编基干民兵5263人。组建地炮、道桥抢修、电力抢修、管线抢修、伪装防护、防化救援等16支专业技术分队。组建县民兵应急连1个,设3个排,共】20人。组建乡镇民兵应急分队36个,共760人。
   2008年,按照“编为用,建为战”的原则和“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重点加强应急分队、保交护路分队、动员支前分队、战备管制分队4支力量的建设。全县组建县应急连1个125人,乡镇应急排13个,每排30人;重要目标警戒连1个104人,步兵排16个1570人,侦察连1个100人,通信连1个61人,工兵连1个85人;道桥抢修分队1个60人;交通战备动员支前保障战备汽车分队1个30人,路桥抢修分队1个230人;经济动员支前保障担架队1个135人;动员支前队伍车辆维修分队1个36人,野战加油分队1个56人。
   第二节政治教育 民兵政治教育内容主要有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和形势教育。 根据改革开放后城乡形势的变化,不断创新政治教育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针对民兵外出务工人员多、人口流动性大的新情况,改每月一课制为每年二次4课制。每年利用春节外出务工民兵返乡过年的有利时机,以村为单位,集中组织民兵开会学习,乡镇党委、政府、人武部领导分工到各村讲课。县人武部结合军事训练,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政治教育。
   1987年,清水岩乡改革民兵政治教育方式,改集中教育为函授教育。按照《中国民兵》《东海民兵》和《修水报》民兵专栏政治教育内容,每月编印一期政治学习教材,分发民兵人手一册。黄港镇人武部编印《黄港民兵》读本,散发到每个基干民兵。
   大力推动《中国国防报》《中国民兵》《东海民兵》的发行订阅工作,组织民兵学习传阅。《修水报》开辟民兵青年之窗专栏,1989年8月开展“国防杯”征文竞赛,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开经常性政治教育。
   第三节 军事训练 1986年,按照总参谋部颁发的《民兵军事训练大纲》,以乡镇为单位,对基于民兵进行为期20天的集中训练,县人武部统一组织考核。1987年,改分散训练为全县集中分批训练,当年集训312人,其中步兵154人,专业技术兵98人,民兵连、排长60人,各项成绩均在良好以上。1988年集训313人,县人武部还对义宁镇民兵应急分队进行检验,发出集合信号20分钟,按时在预定地点集结完毕,按时到达率82%。
   1990年,在四都镇高沙村建立县民兵训练基地,1991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建有训练场、教学区和生活区,房屋建筑面积1436平方米,配备电化教学室、会议室、兵器室、财务室、教员室、民兵宿舍、厨房等设施,设置队列、战术、射击、器械训练场各一个,基地总面积20公顷。经省军区检查验收,评为民兵训练基地先进单位。
   1991年后,县人武部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集中训练。主要对象为基层人武部干部,基于民兵连、排干部,应急分队队员和技术兵种。1991年训练612人次。1992年训练3期462人次,主要科日有队列、射击、战术、重武器操练等,并进行森林防火、抢险救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演练。1993 - 2008年,训练52期6549人次。
   2005年7月4 -14日,组织基干民兵156人,赴九江军分区民兵训练基地进行首批快速兵员动员演练。
   第四节 兵力运用 社会维稳 1989年,各区和直属乡镇及县茶科所等单位成立民兵巡逻队,担负本地区治安联防任务。县人武部组织民兵配合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开展扫除“六害”专项整治,执行巡逻堵截任务97次,协助破案43起,抓捕犯罪嫌疑人170人。2001年12月,一辆湖北东风大货车装运易爆物品,途经柯龙公路湘赣交界处修水境内3千米处发生爆炸,县民兵应急分队受令及时赶到事发现场,参与维护现场秩序和抢救伤员。
   抢险救灾 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时,全县成立民兵抢险队,巡逻队450个,出动兵力10.2万人次,加固河堤库坝20 f米,排除险情185次,解救转移群众5500余人,抢运物资175吨。1986 - 2008年,民兵实施抢险救援行动12900多次,排除险情5350多次,扑灭山火450次。
   城乡建设 1996年,组织民兵投入“乡乡通水泥路、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动用民兵9万余人次,筑路160千米。民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农村改革中承包山林土地,学习新技术,推广新品种,成为劳动致富带头人。新湾乡民兵连长车修子从外地引进黑风鸡良种,发展养殖业,试养成功后将技术传授当地村民,当养殖形成规模时,发起成立产、供、销一体化联合体,年销售黑风鸡3000多只,带动10多户村民致富。渣津镇人武部支持7名民兵合股购买80公顷茶园和33.3公顷水库水面的使用权,形成“庄园式”集约化规模经营。2008年,在全县民兵中有种、养业大户3700多户。
   第五节 以劳养武基地 1989年,全县创办以劳养武企业49个,企业职工706人,年创产值200余万元,上缴国家税金22.3万元,提取以劳养武经费6.53万元。1994年12月,九江市民兵以劳养武实绩汇报会在修水召开。1999年后,以劳养武企业向种养业、服务业等方面发展,全县创办企业或经济实体55个,年产值2804.8万元,上交国家税金20. 23万元,提取以劳养武经费6.85万元。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