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民武装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42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民武装机构
分类号: E27
页数: 2
摘要: 卷二十四 人民武装 第一章 人民武装机构 人民武装机构包括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县国防动员委员会、县人民武装部和基层人民武装部。第一节县人民武装委员会与国防动员委员会 县人民武装委员会 1950年11月,根据九江地委和军分区指示成立县人民武装委员会。1955年更名为兵役委员会,后改为民兵工作领导小组,1962年重新恢复武委会,此名一直沿袭。其他成员为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主要领导。下设办公室于县人民武装部,办公室主任由县人武部军事科长担任,负责承办武委会日常工作。秘书组由县政府和县人武部派员组成,负责国动委日常工作。
关键词: 人武部 武装机构

内容

卷二十四 人民武装 第一章 人民武装机构 人民武装机构包括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县国防动员委员会、县人民武装部和基层人民武装部。 第一节县人民武装委员会与国防动员委员会 县人民武装委员会 1950年11月,根据九江地委和军分区指示成立县人民武装委员会(简称县武委会)。1955年更名为兵役委员会,后改为民兵工作领导小组,1962年重新恢复武委会,此名一直沿袭。
   武委会为县委领导地方武装工作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中央关于民兵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省军区有关民兵工作的指示,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对全县人民武装建设的领导,协调同级政府、人民团体和有关部门的关系,共同做好民兵工作;制订民兵工作计划,指导和支持县人武部领导开展民兵工作。1986 - 1998年,武委会主任由县委书记担任,副主任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县人武部部长和政委担任。1999年后,主任改由县长担任,副主任南县委副书记、县人武部部长和政委担任。其他成员为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主要领导。下设办公室于县人民武装部,办公室主任由县人武部军事科长担任,负责承办武委会日常工作。
   县国防动员委员会 1995年,成立县国防动员委员会(简称县国动委),主管全县国防动员工作。主要任务是:贯彻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组织实施全县国防动员工作;协调国防动员工作中经济与军事、军队与政府、人力与物力之间的关系,以增强国防实力,提高平战转换能力;根据上级国动委的指示,结合修水实际,解决国防动员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国动委第一主任由县委书记担任,主任由县长担任,常务副主任由县人武部部长担任,副主任由县委、县政府各一名副职和县人武部政委担任,其他成员为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主要领导。
   县国动委下设秘书组、人民武装动员办公室、经济动员办公室、交通战备办公室。秘书组由县政府和县人武部派员组成,负责国动委日常工作。其他三办主任分别由县人武部军事科长、县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县交通局局长担任。2003年增设综合办公室、政治动员办公室、人民防空办公室、信息动员办公室、科技动员办公室,五办主任分别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人武部政委、县建设局局长、县电信局局长、县科技局局长担任。
   县国动委在县人武部设置指挥中心,建立工作网络,达到平战、军民、软件与硬件、普通与专业4个结合,做到与省军区远程教学网、军分区作战指挥网、县“110”指挥中心、县森林防火指挥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5个连接,实现战时可用于指挥作战,平时可用于抢险救灾的要求。
   第二节人民武装部 县人民武装部 1986年6月,县人民武装部(简称县人武部)由解放军系列改为地方建制,为副县级单位。1996年3月,县人武部改归军队建制,隶属九江军分区,为正团级单位,内设军事科、政工科、后勤科。县人武部1991年获省军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0年获南京军区十佳人武部称号,2001年获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标兵人武部称号,2004年获南京军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此处为表格(1986—2008年县人武部主要领导)=] 基层人民武装部 1986年,全县设8个区人武部,53个乡镇人武部。1996年撤区并乡,同时相应调整建立36个乡镇人武部,配备专职武装干部62人。2005年调整充实基层人武部干部,全县配备武装干部82人。武装干部由县委组织部管理和任免,工作接受县人武部领导。人武部长为同级党委、政府班子成员,有的由乡镇党委委员或政府副职兼任。
   1986 - 2006年,先后在县电信局、东津发电公司、茶科所、林业局、农业局、卫生局、建设局、交通局、教育局、工商局建立人民武装部,均配备专职武装干部1人。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