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工作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40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工作监督
分类号: D622
页数: 1
摘要: 1986 - 2008年,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和县政府有关部门工作汇报443项,对重大事项做出相应决议、决定。2003年10月- 2004年4月,对发展计划委员会、教育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农业局、环境保护局等5个单位进行工作评议。2004年7 -12月,对县卫生局、民政局、粮食局局长开展述职评议,对县政府2名副县长、交通局、水利电力局进行工作评议。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会议

内容

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
   1986 - 2008年,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和县政府有关部门工作汇报443项,对重大事项做出相应决议、决定。
   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的专项工作报告主要有: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关于整顿县城社会治安、边界社会治安、打击“车匪路霸”“严打”斗争、反盗窃斗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关于老区特困乡工作、民政工作、抗洪救灾、群众生产生活安排、移民扶贫、劳务输出、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房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报告;关于重点工程建设、水利水电建设、东电西送输变电工程、县城市容市貌、赣北商城建设、宁红大道建设、边境贸易市场建设情况的报告;关于学生入学巩固和稳定教师队伍、学校危房改造和学校收费、体育工作情况的报告;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工作、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商业批发市场整顿、“三乱”治理、东电库区移民经费使用、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工作、自来水发展建设附加费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T违纪案件查处、县城土地房地产和建筑市场清理整顿税费征收工作等报告;关于土地管理、农资市场管理、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文化市场管理、广播电视管理、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乡镇企业工作、县城生猪定点屠宰、食品卫生安全、茶叶生产、防震减灾、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关于《森林法》《安全生产法》《水土保持法》《公务员法》《档案法》《法律援助条例》《法官法》《检察官法》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报告。
   开展评议工作
   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县人大代表,从1990年12月起试行开展评议工作。到2008年12月,对县政府12个工作部门和县法院、检察院开展工作评议,对22个驻县(条管)单位进行工作测评。为改变国家机关干部任后缺乏有效监督现状,增强受任干部法律意识、公仆意识和廉政意识,1990年12月至2006年10月,对县人大会选举和县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述职评议102人次。
   1990年12月- 1992年6月,对物资局、二轻局、政府办公室、经济委员会、粮食局、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财政局、文化广播电视局、农牧渔业局、劳动人事局、矿业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乡镇企业局、农村经济工作委员会、计划生育委员会、体育工作委员会、老区建设办公室、土地管理局等18名局长、主任开展述职评议。
   1995年2月- 1996年1月,对经济贸易局、财政局、司法局、城乡建设环保局、交通局、农牧渔业局等6名局长开展述职评议。
   1998年9月- 1999年3月,对法院、检察院进行工作评议;1999年9月- 2001年4月,对卫生局、建设环保局、粮食局、水利电力局、公安局5个单位进行工作评议;2000年10 - 12月,对司法局、商业局、物资局、外贸局等4名局长开展述职评议。
   2003年10月- 2004年4月,对发展计划委员会、教育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农业局、环境保护局等5个单位进行工作评议。2004年7 -12月,对县卫生局、民政局、粮食局局长开展述职评议,对县政府2名副县长、交通局、水利电力局进行工作评议。2005年8 -10月,对政府办公室、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局、民政局、国土资源管理局、审计局、扶贫办、经贸委、城乡建设局、监察局、公安局、司法局、人事劳动局、统计局、教育局、科委、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卫生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农业局、水利电力局、蚕桑局、环境保护局、粮食局、林业局等25名主任、局长开展述职评议,对气象局、地税局、国税局、人行、建行、工行、公路分局、供电局、农发行、盐务局、稽征所、电信局、人保公司、药监局、农行、烟草局、质监局、信用联社、邮政局、工商局、移动公司、运管所等22个驻县(条管)单位进行工作测评。2006年7 -10月,对法院和检察院的46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开展述职评议。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