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老干部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371
颗粒名称: 第八节 老干部工作
分类号: D2
页数: 3
摘要: 1986年,全县有离休干部(含工人)142人,以后逐年均有符合条件的老干部离休,也有病逝者。2008年,全县离休干部99人,其中享受副厅级待遇2人,享受正县级待遇6人,副县级和享受副县级待遇26人;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9人。1986年,全县有退休干部(职工)1027人,2008年有2874人,其中正县级退休干部11人,副县级退休干部18人,享受副县级待遇64人,正副科级退休干部280余人。退休干部公用经费经调整,一般下部每年人均80元,副县级干部200元。特别是每年重阳节,组织全县性的老年运动会,参赛老同志在1000人以L。资助贫困学生,关爱留守儿童。
关键词: 地方组织 组织建设

内容

1986年,全县有离休干部(含工人)142人,以后逐年均有符合条件的老干部离休,也有病逝者。2008年,全县离休干部99人(行政事业单位57人,企业单位42人),其中享受副厅级待遇2人,享受正县级待遇6人,副县级和享受副县级待遇26人;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9人。1986年,全县有退休干部(职工)1027人,2008年有2874人,其中正县级退休干部11人,副县级退休干部18人,享受副县级待遇64人,正副科级退休干部280余人。
   待遇落实
   老干部离退休后,“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略为从优”。
   政治待遇,包括阅读文件、听重要报告、参加某些重要会议和重要政治活动。坚持学习制度,全县多数单位普遍每月集中组织老干部学习1次,传达中央和省、市、县委重要文件和重大会议精神。坚持形势通报会制度,县委、县政府通过老干部座谈会等形式,通报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情况,征求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坚持邀请老干部代表参加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制度,每年的“两会”、三级干会均邀请老干部代表参加,不定期组织老干部到重要工程、工业园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视察。坚持走访慰问制度,县四家班子领导在每年的春节、“七一”“八一”、中秋节、重阳节走访慰问离休干部和副县级以上退休干部。
   生活待遇,建立离休干部生活费、医药费、财政支持i个保障机制,确保离休干部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行政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医疗费实报实销。1990年后,离休干部特需经费由20世纪80年代的每人每年15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500元,公用经费人均每年提高到400元。退休干部公用经费经调整,一般下部每年人均80元,副县级干部200元。绝大多数单位做到烤火费、降温费与在职人员同等享受,生活补贴按规定的标准发放。
   党组织建设
   1997年,建立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按照有学习资料、有活动制度、有活动场所、有活动记录的要求,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至2008年,全县建立43个老干部党支部,934名离退休党员都能就近参加组织生活。2005 - 2008年,受省表彰的老干部党支部有公安局、财政局、国税局;受市表彰的有公安局、交通局、围税局。坚持每年对全县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提高支部书记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各地各单位党组织加强对老干部党支部的指导,做到与党建工作同部署、与创先争优同表彰。
   学习娱乐活动
   每年组织全县老同志开展多次多项文体比赛活动,各类球赛项目有的在全国、省、市比赛中获奖。特别是每年重阳节,组织全县性的老年运动会,参赛老同志在1000人以L。2002年,县财政拨款300多万元建成老干活动中心一一晚晴乐园,占地面积667余公顷,内设有阅览室、麻将扑克室、健身房、会议室、乒乓球室,外设有5个门球场、3个地掷球场、1个老年人舞场。有离退休f部协会、老年科协、老年体协等10多个老年团体在园内活动。各单位也相应建立老干部活动室。
   2007年开办老年大学,开设保健班、英语班、电脑班、花卉班、声乐班、舞蹈班、书画班,聘请有#富教学经验的老同志担任教员,每年参学老同志达400余人。
   关心下一代工作
   1990年12月成立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协会,由老红军谢树清等18位离退休老干部组成。1995年3月,更名为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关工委)。2004年4月,调整县关工委组成人选,由县委副书记兼任主任,县直有关职能单位作为成员单位参加,下设办公室,归口县委组织部办公室。成员单位13个。2007年,建立县关爱工作团,内设思想道德、家庭教育、科技教育、法制教育、健康教育、宣传报道6个工作组,有成员50名。2008年,关工委组织逐步延伸到县直部门单位和全县乡镇、村(礼区),直至自然村,全县建关工委465个,其中乡镇36个、县直33个、村级275个、学校121个,172个自然村建立关爱工作站。动员一批有特长、愿奉献的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老干部参与关心下一代'作,参与“五老”人员4334人。
   1995年以来,深入学校、机关、工厂、劳教所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城镇关工委开办市民学校和家长学校,安排老同志为家长授课。同时,配合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聘请13名老干部为网吧义务监督员,每周不定期地对县城所有网吧、游戏厅进行监督检查。2006年,组织编写《心灵之歌》发行1000册,每年印发《简报》6期,并在省市新闻媒体上稿35篇,省级网站上稿50余篇。2007 - 2008年共举办报告会1 00余场次
   资助贫困学生,关爱留守儿童。2006年,建立爱心助学济困基金会,上海津星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匡省平捐款10万元。2007年8月,与县工、青、妇组织共同开展爱心助学“一日捐”活动,共资助贫困生255名,发放助学款15万元。1990 - 2008年,共捐款200多万元,受助学生5000余人。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