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县委工作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34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县委工作机构
分类号: D2
页数: 3
摘要: 各届县委工作机构根据上级要求,结合自身管理和政权建设需要适时设置和调整。县委工作部门,2008年合署、下设及归口管理的副科级以上单位有:县委县政府信访局、政策研究室、县委督查室、党史办公室、县委机要局、国家保密局、档案局、接待办公室、县委机关大院事务管理中心。1985年3月,成立机要科,正科级机构。1989年5月,对台工作办公室明确为正科级机构;9月,恢复成立档案局,正科级机构,与档案馆合署。1991年8月,对台工作办公室更名为台湾工作办公室。2006年2月,成立接待办公室,正科级事业单位。1995年6月,恢复老干部局。2008年11月,成立党员电化教育中心。1996年1月撤区并乡,区工委撤销。
关键词: 地方组织 工作机构

内容

各届县委工作机构根据上级要求,结合自身管理和政权建设需要适时设置和调整。
   县委办公室
   县委工作部门,2008年合署、下设及归口管理的副科级以上单位有:县委县政府信访局、政策研究室、县委督查室、党史办公室、县委机要局、国家保密局、档案局、接待办公室、县委机关大院事务管理中心。
   1983年8月,成立党史办公室,正科级机构。1984年2月,设立对台工作办公室。1985年3月,成立机要科,正科级机构。1987年4月,成立考评办公室,副科级机构。1989年5月,对台工作办公室明确为正科级机构;9月,恢复成立档案局,正科级机构,与档案馆合署。1990年,成立政策研究室、保密局,均为正科级机构。1991年8月,对台工作办公室更名为台湾工作办公室。1994年1月,撤销党史办公室、档案局,保留档案馆,考评职能划人组织部,台湾T作办公室划归统战部管理。1996年5月,机要科更名为机要局;8月,恢复档案局,为副科级机构。1997年1月,恢复党史办公室。2000年1月,成立督查室,副科级机构;保密局更名为国家保密局。2003年12月,考评职能复由组织部划入,与督查室合并成立考评督查工作办公室,正科级机构;档案局恢复正科级级格,与档案馆两块牌子一套人员;信访办公室更名为县委信访局,增挂政府信访局牌子,由政府办公室划入管理。2006年2月,成立接待办公室,正科级事业单位。2007年3月,考评职能划归政府考评督查办公室,更名为县委督查室;11月,政府机关大院事务管理科更名为县委大院事务管理中心,由政府办公室划人管理,副科级事业单位。
   组织部
   县委工作部门,2008年合署、下设及归口管理的副科级以上单位有:组织员办公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老干部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1986年11月,成立老干部局,正科级机构,老干部局下设老干部活动中心。1990年5月,成立组织员办公室,正科级机构。1994年1月,直属机关党委划人管理,撤销组织员办公室、老干部局;12月,成立农村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科级机构。1995年6月,恢复老干部局。2001年3月,恢复组织员办公室。2003年4月,农村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升格更名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2004年4月,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科级机构。2008年11月,成立党员电化教育中心。
   宣传部
   县委工作部门,2008年合署、下设及归口管理的副科级以上单位有: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精神文明办公室、县政府新闻中心。
   1953年,成立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正科级机构。1983年,成立“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1989年5月,成立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正科级机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更名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简称精神文明办公室),正科级机构。1991年,精神文明办公室与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合署。1994年1月,撤销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精神文明办公室划入管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划归卫生局。1996年5月,恢复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03年4月,成立县政府新闻中心,副科级机构。
   统一战线工作部
   县委工作部门,2008年下设及归口管理的副科级以上单位有:台湾工作办公室、民族宗教事务局。 1989年,设立县政府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办公室。1994年1月,台湾工作办公室由县委办公室划人管理,外事侨务办公室由政府办公室划入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办公室更名为民族宗教事务局。2004年II月,民族宗教事务局升格为副科级机构。2007年3月,外事侨务办公室划转管理。
   政法委员会
   县委工作部门。1986年为政法委员会。1988年12月,更名为政法领导小组。1990年8月,恢复更名为政法委员会。2008年合署、下设及归口管理的副科级以上单位有:政法委员会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610办公室、维护社会稳定领导小组办公室。
   1991年5月,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1997年1月,成立政法委员会办公室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均为正科级机构。2001年5月,成立处理法轮功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610办公室),正科级机构。2006年2月,成立维护社会稳定领导小组办公室,正科级机构。2008年,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室。
   农村工作部
   县委工作部门。1986年为农村工作部。1989年7月,变更设置为县政府农村经济委员会。1994年1月,撤销农村经济委员会。1995年2月,成立县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2003年3月,恢复成立农村工作部,挂县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2008年合署、下设及归口管理的副科级以上单位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农村经营管理科。
   1989年7月,内设农村经营管理科、农业区划办公室、农业生产办公室。1994年1月,撤销农业生产办公室,农村经营管理科划归农业局,农业区划办公室并入计划局。1995年2月,农村经营管理科由农业局划转管理,农业机械管理局划归农业局管理;9月,三都垦殖场划入管理。1997年,农业机械管理局由农业局划转管理,农村经营管理科明确为副科级事业单位。2003年3月,农业机械管理局复划归农业局管理。2004年12月,三都垦殖场、芭蕉山垦殖场划归农业局管理,共荫林场划归林业局管理。2006年,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党校(行政学校)
   县委直属事业机构。1993年,农业干部学校撤销并入。同年兼行政学校职能,增挂行政学校牌子。1994年起,县委党群工作副书记兼任党校校长,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兼任行政学校校长,配备常务副校长管理日常工作。
   修水报社
   县委直属事业机构。1988年1月,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
   县直机关工委
   归口县委组织部管理。1997年11月,撤销直属机关党委,成立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2000年,成立国有企业工作委员会。2003年4月,撤销国有企业工作委员会。2004年4月,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后,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委员会,与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合署。
   区工委
   1986 - 1995年,全县设白岭区、大桥区、渣津区、马坳区、溪口区、山口区、宁州区、黄沙港区8个工作委员会。1996年1月撤区并乡,区工委撤销。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