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县党代表大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34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县党代表大会
分类号: D2
页数: 2
摘要: 党员代表由县委按全县党员总数确定总额并按一定比例将名额分配到各基层党委,由基层党委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反复酝酿候选人,采取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办法产生。代表产生后报县委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符合党章规定者,代表资格有效;不符合党章规定者,当选资格无效,由原基层党委补选。1986 - 2008年,修水县共召开6次党代表大会。大会强调了今后5年修水要全面告别贫困,奔向富裕,彻底抛弃愚昧,走向文明。第十五次代表大会2006年6月24 - 26日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358名,列席代表95名。大会审议并通过《县第十四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40名、候补委员8名。
关键词: 地方组织 党代表大会

内容

代表产生
   党员代表由县委按全县党员总数确定总额并按一定比例将名额分配到各基层党委(含代管党委),由基层党委召开党员代表大会(简称党代会)或党员大会,反复酝酿候选人,采取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办法产生。代表产生后报县委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符合党章规定者,代表资格有效;不符合党章规定者,当选资格无效,由原基层党委补选。
   代表大会
   1986 - 2008年,修水县共召开6次党代表大会。
   第十次代表大会1987年9月20 - 22日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319名,列席代表10名。大会审议并通过《县第九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第十届委员会委员33名、候补委员4名。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加快修水改革步伐,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强调到1990年是全县摆脱贫困的关键时期,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搞活,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着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强化农业,振兴工业,搞活流通,突破经济开发重点,实现“七五”目标,增强发展后劲,力争本世纪末达到全省中等发展水平。
   第十一次代表大会1990年4月16 -18日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292名,列席代表10名。大会审议并通过《县第十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35名、候补委员4名。大会提出今后3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大力加强党的建设,积极推进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集中力量搞好“五大系列开发”,实现政治、社会进一步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为修水在90年代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十二次代表大会1992年12月28 - 30日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292名,列席代表25名。大会审议并通过《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35名、候补委员5名。大会提出:推进粮食、茶桑、林业、矿产、水电“五大开发”,壮大一根丝、一杯茶、一把土、一棵树“四根支柱”,强化农田水利、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建设和第三产业,搞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机关转变职能“两个转换”,扩大引进资金技术、劳务输出“一进一出”,实现五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和农村人平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4. 2%、14.1%、14.9%、9.7%,人口出牛率控制在14 - 17%0以内,力争到1997年末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6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五大指标。
   第十三次代表大会1997年12月25 - 27日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333名,列席代表35名。大会审议并通过《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33名、候补委员6名。大会强调了今后5年修水要全面告别贫困,奔向富裕,彻底抛弃愚昧,走向文明。提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要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的奋斗目标,明确以加速推进经济市场化、经济运行方式民营化、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五化”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构想,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形成经济的区域特色,营造发展的新优势。
   第十四次代表大会2002年12月26 - 28日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350名,列席代表101名。大会审议并通过《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33名、候补委员6名。大会提出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招商引资为生命线,全力推进“353”战略,即突出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3个重点,抓住园区建设、民营经济、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环境、社会稳定5个关键,到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达到2.8亿元、非公有制经济税金达到2亿元、招商引资总额达到20亿元3大目标,促进修水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人口大县向经济大县和经济强县的转变。主要奋斗目标是:5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翻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递增4%以上,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市前列,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第十五次代表大会2006年6月24 - 26日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358名,列席代表95名。大会审议并通过《县第十四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40名、候补委员8名。大会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展人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推进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改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发展矿业、能源业、生态农业、商贸物流业,加快经济外向化、工业新型化、城镇特色化、农业产业化、社会和谐化。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