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主要经济数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30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主要经济数据
分类号: F2
页数: 6
摘要: [=此处为表格=] 第二节 主要经济数据 经济总量 1986年以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 94亿元,比1985年的2.22亿元增加41. 72亿元,年均递增1 1. 82%;人均生产总值从1985年的310元增加到5352. 66元,年均递增12. 86%。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财政收入快速增长,1985年全县财政收入仅1277万元,2008年增加到5.2亿元,年均递增17. 36%。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收入增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502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78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0. 25%;第二产业增加值3646万元,占14. 58%;第三产业增加值3797万元,占15.17%。
关键词: 经济管理 统计管理

内容

[=此处为表格=] 第二节 主要经济数据 经济总量 1986年以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 94亿元,比1985年的2.22亿元增加41. 72亿元,年均递增1 1. 82%;人均生产总值从1985年的310元增加到5352. 66元,年均递增12. 86%。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财政收入快速增长,1985年全县财政收入仅1277万元(不含上级补助),2008年增加到5.2亿元,年均递增17. 36%。
   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收入增加。2008年,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1985年的835元提高到119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的270元提高到2324元,全县人民总体上解决温饱,逐步向小康水平发展。
   [=此处为表格(1986 - 2008年部分年份经济总量情况)=]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1986 - 2008年部分年份国民经济主要人均指标)=] 产业结构 修水在一个较长时期以农业经济为主,第二产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相对滞后。1986年,全县社会总产值3628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2271万元,占全县总产值的61. 4%;第二产业10944万元,占30. 2%;第三产业3065万元,占8.4%。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502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78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0. 25%;第二产业增加值3646万元,占14. 58%;第三产业增加值3797万元,占15.17%。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县委、县政府实施“加强农业,主攻工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对外招商引资,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竞争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第二产业迅速扩张壮大,第三产业逐步发展完善,三产结构趋于合理。2008年,全县社会总产值96367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06385万元,占全县总产值的14.7%,所占比例相比1986年减少4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465627万元,占48. 3%,相比1986年增加1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355912万元,占37%,相比1986年增加28.6个百分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3943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385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24. 21%,相比1986年减少46. 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81257万元,占41. 25%,相比1986年增加26. 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51792万元,占34. 54%,相比1986年增加19. 37个百分点。
   [=此处为表格(1986-2008年三次产业产值及比重)=] [=此处为表格(1986 - 200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及比重)=] [=此处为表格=] 横向经济比较 修水属于国家重点贫困县,经济基础薄弱,在一个较长时期经济发展缓慢,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明显。改革开放以后,充分利用国家扶助政策,奋力赶超促发展,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市排位进入第一方阵,与湘、鄂、赣周边县市比较,名列前茅。但居民收入水平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等显示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相对落后,有的排列全市末位或接近末位。
   与九江市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修水县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项经济指标在全市10县(市)排位分别为2、l、1、2名,位居前列;第二产业增加值排位第4名,位居上中游;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职工平均工资、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排位为7、10、9、10名,位居全市各县(市)末位或接近末位。
   [=此处为表格(1985—2008年部分年份主要经济指标在九江市排位)=] [=此处为表格=] 说明:以上数据引自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10月版《新中国六十年的江西》统计资料篇。 与湘鄂赣三省邻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修水与湘鄂赣毗邻县市山水相连,经济交往密切。2008年,经济发展水平与湘鄂赣三省邻县比较,财政总收入居第1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居第2位,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居第4位,其他4项指标列第5位之后。
   [=此处为表格(2008年主要经济指标与湘鄂赣毗邻九县比较)=] 修水县居全省80个县(市)经济发展水平排位1985年,修水县财政总收入、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一产业增加值居全省21名之前。1986年后,全县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县域经济实力增强,但受区域发展条件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仍低于全省大多数县(市),在主要经济指标列表中多数居全省80个县(市)中后位。
   [=此处为表格(1985-2008年部分年份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排位)=] 说明:以上数据引自《新中国六十年的江西》统计资料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