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仓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202
颗粒名称: 粮油仓储
分类号: F71
页数: 2
摘要: 1986年,全县有粮食收储库点87个、粮食仓库187座,仓容总量85270吨,当年储粮27309吨;油罐(池)26座,总容量488吨,当年储油295吨。1986年,在义宁镇芦塘村选址建设县直属粮库第二库,当年征地6. 53公顷,新建仓库2座,新增仓容4160吨。至1997年,县直属粮库二库新建仓库17座,建筑面积48100平方米,新增仓容29025吨;新建卧(立)式储油罐17个,增加储油容量910吨,成为全县粮油储存规模最大的库点。同期粮食主产区黄港、大桥、白岭、渣津、山口以及粮食返销区溪口、马坳等地新建、扩建、改建仓库47座,新增仓容17935吨。同时,拆迁、改建简易仓11座,放弃祠庙仓3座,减少仓容量4650吨。至此,修水储存国家储备粮为13520吨。
关键词: 粮油 粮油储存

内容

1986年,全县有粮食收储库点87个、粮食仓库187座,仓容总量85270吨,当年储粮27309吨;油罐(池)26座,总容量488吨,当年储油295吨。1986年,在义宁镇芦塘村选址建设县直属粮库第二库,当年征地6. 53公顷,新建仓库2座,新增仓容4160吨。至1997年,县直属粮库二库新建仓库17座,建筑面积48100平方米,新增仓容29025吨;新建卧(立)式储油罐17个,增加储油容量910吨,成为全县粮油储存规模最大的库点。同期粮食主产区黄港、大桥、白岭、渣津、山口以及粮食返销区溪口、马坳等地新建、扩建、改建仓库47座,新增仓容17935吨。同时,拆迁、改建简易仓11座,放弃祠庙仓3座,减少仓容量4650吨。
   1990年,国家实行专储粮储备制度,国家专储粮实行中央垂直管理制度,修水县当年承储国家专储粮22022吨。1995年,国务院推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建立省级储备粮,修水县将原库存的10760吨平价粮存转为省储备粮。1996年,将82.9吨平价菜籽油转为省储备油。至1997年,全县有仓库203座,仓容总量127580吨,当年储粮总量114193吨,其中国家专储粮42786吨,省级储备粮10760吨。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购销政策大调整,各乡镇收购与销售站点逐年收缩。县直属粮库更名为县国家粮食储备库,集中储存国家专储粮和省级储备粮,当年政策性储粮42706吨。2001年,国家储备粮库划归中国储备粮总公司直管,国家投资917万元扩建储备粮库,新建预应力拱板仓4栋,新建机修库、加压泵房、消防水池、粮情测检等辅助设施,扩建仓容19000吨,总仓容量达48025吨。此后,实行市场化经营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粮食收购和储存量逐年减少。2002年,省粮食局核减国家储备粮水灾损失610吨。2004年,国家专储粮由中央垂直管理改为代储管理。2005年,全县储粮库点由1986年87个减至69个,省粮食局调减修水国家储备粮规模1200吨至安福县。2007年,省粮食局通过南方粮食交易市场进行电子竞价交易,修水县储存的省储备粮和油全部拍卖出库。2008年3月,省粮食局再次调减修水国家储备粮规模5400吨至吉水县。至此,修水储存国家储备粮为13520吨。同年,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粮食局、省农业发展银行确定修水县省级储备粮规模为5500吨,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发展银行确定县级储备粮规模为4000吨。
   至2008年,全县有粮食仓库204座,仓容总量164760吨,实际储粮25855吨,其中国家专储粮13515吨。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