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粮油收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19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粮油收购
分类号: F71
页数: 2
摘要: 1985年4月起,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定购粮价30%按原统购价、70%按原超购价计算,俗称“倒三七”。合同定购计划由粮食部门在春插前与产粮农户签订定购合同,双方按合同条款执行,完成定购任务外的粮食允许自由上市。早籼稻每百市斤提高到22. 10元、晚籼稻每百市斤提高到22. 80元,提价幅度在10 - 40%之间。1992年4月1日,国家同时提高粮食定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基本实现购销同价,后陆续放开粮价,放开经营试点。同时取消油脂合同定购。1993年4月,江西省粮食购销价格全面放开,取消粮票。1995年起,实行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
关键词: 贸易经济 粮油购销

内容

1985年4月起,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定购粮食为稻谷、小麦、玉米,食油为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棉籽油。定购粮价30%按原统购价、70%按原超购价计算,俗称“倒三七”。合同定购计划由粮食部门在春插前与产粮农户签订定购合同,双方按合同条款执行,完成定购任务外的粮食允许自由上市。定购价格执行全省标准:早籼稻15. 59元/百市斤、晚籼稻16. 07元/百市斤、粳稻18. 71元/百市斤、糯稻19. 44元/百市斤、小麦21.2元/百市斤、玉米15. 66元/百市斤。1986年,减少合同定购数量,扩大市场议购比重,全县合同定购粮食任务调减为27200吨。1987 - 1989年,国家连年提高粮食定购价格,敞开收购议价粮。早籼稻每百市斤提高到22. 10元、晚籼稻每百市斤提高到22. 80元,提价幅度在10 - 40%之间。同时,为鼓励农民完成定购任务,粮食合同定购与供应平价化肥、柴油和发放预购定金“三挂钩”,即每50千克稻谷供应平价标准氮肥20千克、平价柴油5 -7千克,预付20%粮食定金。1992年4月1日,国家同时提高粮食定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基本实现购销同价,后陆续放开粮价,放开经营试点。同时取消油脂合同定购。1993年4月,江西省粮食购销价格全面放开,取消粮票。1994年,粮食合同定购改为国家定购,由新成立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粮食收购资金进行封闭管理。当年,粮食定购任务24500吨,实际入库16810吨。1995年起,实行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1998年起,粮食实行敞开收购、顺价销售、资金封闭运行政策,不准限收、拒收、停收,按照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2001年,取消早稻粮食定购。2003年,取消晚稻粮食定购,全面放开收购价、放开粮食收购、放开粮食市场。2005年,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当市场粮价低于国家设定的收购价时,按国家设定的收购价收购,当市场粮价高于最低收购价时,随行就市收购。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