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业综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03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工业综合
分类号: F4
页数: 13
摘要: 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268户,工业产值6650.4万元,仅占全县社会总产值31241. 02万元的21.3%;实现增加值2345. 57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20184. 71万元的11. 6%。工业在地方经济中比重很轻。一批老企业通过政府简政放权增强了活力,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工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基本确定。2000年后,实施“主攻工业、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对外招商引资,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支持民问投资创办私营企业,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2 - 2007年,连续6年获全省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2005年列全省县级第三名。
关键词: 工业经济 工业

内容

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268户,工业产值6650.4万元,仅占全县社会总产值31241. 02万元的21.3%;实现增加值2345. 57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20184. 71万元的11. 6%。工业在地方经济中比重很轻。
   1986年后,把握改革开放机遇,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加快工业发展速度,先后创办古市金矿、土龙山金矿和香炉山钨矿等采矿企业,新建第二丝厂、丝织绢纺厂、纤维板厂等多家加工企业。一批老企业通过政府简政放权增强了活力,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1990年,全县工业企业380户,工业产值18753万元。1996年,全县工业企业341户,产值89349万元,占全县社会总产值273556万元的33%;实现增加值26805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130571的20. 5%。工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基本确定。
   2000年后,实施“主攻工业、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对外招商引资,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支持民问投资创办私营企业,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2 - 2007年,连续6年获全省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2005年列全省县级第三名。至2008年,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809户,其中国家大(二)型企业1户、中(二)型企业4户、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41户,创工业产值430206万元,占全县社会总产值963671万元的45%,是农业产值的3倍。工业增加值163700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439434万元的37. 3%,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