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茶(乌龙茶)加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6017
颗粒名称: 青茶(乌龙茶)加工
分类号: S571.1
页数: 2
摘要: 1986年起,修水茶科所制茶厂为适应茶叶市场变化,提高经济效益,利用中低档鲜叶原料生产乌龙茶,年最高产量60吨,产值100万元,1995 - 1997年试制红乌龙。同期三都垦殖场制茶厂亦少量生产乌龙茶。2006 - 2008年,大椿茶厂年生产乌龙茶15吨,产值45万元,主要以合同形式生产,主要销往福建省。萎凋在萎凋槽中利用加热进行,摊叶厚度15 - 20厘米,进风温度30 - 400C,每隔15分钟翻动1次,时间l小时左右。杀青采用滚筒或锅式杀青,采取“适当高温、焖炒为主、快速短时”的办法。杀青后趁热揉捻,在揉捻机、包揉机中反复揉捻2次以上。大椿茶场采用滚筒及焙笼干燥。
关键词: 茶业 茶叶加工

内容

1986年起,修水茶科所制茶厂为适应茶叶市场变化,提高经济效益,利用中低档鲜叶原料生产乌龙茶,年最高产量60吨,产值100万元,1995 - 1997年试制红乌龙。同期三都垦殖场制茶厂亦少量生产乌龙茶。2006 - 2008年,大椿茶厂年生产乌龙茶15吨,产值45万元,主要以合同形式生产,主要销往福建省。工艺流程为萎凋、做青(摇青、静置)、杀青、揉捻、烘干(毛火、足火)等。萎凋在萎凋槽中利用加热进行,摊叶厚度15 - 20厘米,进风温度30 - 400C,每隔15分钟翻动1次,时间l小时左右。做青采用摇青机(竹制摇笼配电机),每简装萎凋叶10千克左右,每摇5分钟左右后把摇青叶下到木地板上进行摊青(静置),摊叶厚度15厘米左右,如此循环约10次,整个过程按照摇青转数“先少后多”、静置时间“先短后长”原则操作。杀青采用滚筒或锅式杀青,采取“适当高温、焖炒为主、快速短时”的办法。杀青后趁热揉捻(茶科所研制的红乌龙采用先揉捻后杀青),在揉捻机、包揉机中反复揉捻2次以上。茶科所制茶厂、三都垦殖场制茶厂烘干分毛火与足火两个过程,毛火温度100 - 1400C,在手拉式烘干机中进行,足火(复烘)85℃左右,在百叶式自动烘干机中进行。大椿茶场采用滚筒及焙笼干燥。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