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5733
颗粒名称: 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
分类号: F2
页数: 1
摘要: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农业生产资料属国家计划分配物资,由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和基层供销社统一经营。化肥供应指标按农作物种植面积逐级分配到乡镇和村组。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加大农业投入,农资需求量逐年增加,一些非农资经营企业和个体户参与农资经营,农资市场一度出现混乱。1986年,对农资市场开展全面整治,禁止个人贩运倒卖,严厉查处违法经营。在尿素等优质化肥紧缺时,县内统一组织以木材等物资与外地串换尿素,平价供应农户,经营亏损由县财政补贴。2001年以后,农资公司与基层供销社改制解体,农业生产资料放开经营,形成农技部门、个体私营企业多家经营格局。
关键词: 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

内容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农业生产资料(化肥、农药、农膜、农药器械)属国家计划分配物资,由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和基层供销社统一经营。化肥供应指标按农作物种植面积逐级分配到乡镇和村组。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加大农业投入,农资需求量逐年增加,一些非农资经营企业和个体户参与农资经营,农资市场一度出现混乱。1986年,对农资市场开展全面整治,禁止个人贩运倒卖,严厉查处违法经营。1989年,按照国家实行农业生产资料专营的规定,归口县农资公司和基层供销社统一经营。1992年,农资部门为方便农技部门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按上年化肥、农膜销售数的5 - 10%,划给农业三站(植保站、农技站、土肥站)经营,但只能用于农业服务项目,不准转卖。在尿素等优质化肥紧缺时,县内统一组织以木材等物资与外地串换尿素,平价供应农户,经营亏损由县财政补贴。2001年以后,农资公司与基层供销社改制解体,农业生产资料放开经营,形成农技部门、个体私营企业多家经营格局。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