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乡镇企业体制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571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乡镇企业体制改革
分类号: F2
页数: 1
摘要: 乡镇企业的前身为人民公社时期的社队企业,是在汁划经济体制之外,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由公社、大队两级集体兴办的一些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农机具制造修理以及服务等行业的小型企业。其特点是立足本地,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企业生产和产品销售一般不列入国家计划。1978年,全县社队企业567户,其中社办173户、队办394户。乡镇企业总收入3187万元,其中村办企业678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76万元。至2002年,全县乡镇企业除黄沙胶合板厂、东港碳化砖厂、漫江松化厂、黄港林化厂4户企业仍继续保持集体经营外,全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乡镇村集体资产全部退出,企业干部和职工做了妥善安置。
关键词: 国民经济 经济体制

内容

乡镇企业的前身为人民公社时期的社队企业,是在汁划经济体制之外,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由公社、大队两级集体兴办的一些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农机具制造修理以及服务等行业的小型企业。其特点是立足本地,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企业生产和产品销售一般不列入国家计划。1978年,全县社队企业567户,其中社办173户、队办394户。
   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由于体制优势,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86年,全县乡镇企业933户,企业职工9448人。其中乡镇办404户,职工5615人;村办529户,职工3833人。乡镇企业总收入3187万元,其中村办企业678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76万元。
   1990年11月,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今冬明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双层经营体制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逐步健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全县乡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林产化工、农业机械、炯花鞭炮、竹术加工和建筑五大产业。1992年,黄港林产化工总厂和黄沙胶合板厂获省乡镇一级企、工业称号。漫汀、黄沙、黄港等乡镇的企业每年向乡财政上缴利润50万元以上。1995年,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1267户,企业职工14713人,企业总产值49625万元,上缴国家税金802万元。
   随着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国有企业放开搞活,乡镇集体企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经营出现困难。1997年,成立县乡镇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全面开展乡镇企业改制工作。采取集体资产对外拍卖、转让等方式,将乡镇集体企业转变为私人经营。至2002年,全县乡镇企业除黄沙胶合板厂、东港碳化砖厂、漫江松化厂、黄港林化厂4户企业仍继续保持集体经营外,全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乡镇村集体资产全部退出,企业干部和职工做了妥善安置。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