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水利设施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565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水利设施建设
分类号: F416.9
页数: 7
摘要: 1985年,全县建有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35座、小(二)型水库1 15座,灌溉33公顷以上堰坝工程29座,灌溉33公顷以下堰坝工程5064座,形成一个蓄引为主、提水相辅、布局合理、功能较全的农田灌溉兼有发电、防洪功能的水利工程体系,有效灌溉面积30833公顷,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71%,旱涝保收面积2366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54. 5%。1986年以后,水利工程建设重心由灌溉工程转向水电工程和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同时加强河道治理、灌区改造等兴利除弊工程建设。
关键词: 水利 水利设施

内容

1985年,全县建有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35座、小(二)型水库1 15座,灌溉33公顷以上堰坝工程29座,灌溉33公顷以下堰坝工程5064座,形成一个蓄引为主、提水相辅、布局合理、功能较全的农田灌溉兼有发电、防洪功能的水利工程体系,有效灌溉面积30833公顷,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71%,旱涝保收面积2366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54. 5%。1986年以后,水利工程建设重心由灌溉工程转向水电工程和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同时加强河道治理、灌区改造等兴利除弊工程建设。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