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区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5550
颗粒名称: 水保区划
分类号: S19
页数: 2
摘要: 根据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方向等因素,将全县水土保持划分为三个类型区,并根据各区特点制订水土保持规划。一类区为中低山无明显流失或轻度流失区,有东港、程坊、复原、黄沙、黄港、上奉、何市、大椿、溪口、港口、布甲、新湾等乡镇。一类区森林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大部分在80%左右,盛产木材,是主要林区和产粮区,人口相对较少。三类属产粮自给r,但人口稠密,资源需求量大,成土母质以风化花岗岩、红砂岩为主,植被稀少,山地砂石裸露,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土地沙化瘠薄,经济发展滞后。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环境治理

内容

1982 - 1984年,县政府抽调水土保持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业区划水土保持专业组,实地调查全县水土流失状况,进行区划论证。根据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方向等因素,将全县水土保持划分为三个类型区,并根据各区特点制订水土保持规划。一类区为中低山无明显流失或轻度流失区,有东港、程坊、复原、黄沙、黄港、上奉、何市、大椿、溪口、港口、布甲、新湾等乡镇。二类区为低山丘陵中度流失区,有渣津、马坳、两港、杭口一上杭、漫江、山口、征村、四都、太阳升等乡镇。三类区为低山丘陵强度流失区,有白岭、黄龙、全丰、古市、路口、水源、大桥、上衫、余塅、石坳等乡镇。一类区森林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大部分在80%左右,盛产木材,是主要林区和产粮区,人口相对较少。二类区主要分布于修河两岸,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与产粮区,人口稠密,植被为稀疏灌木丛或松林,森林覆盖率50 - 70%,少数地区不足50%。三类属产粮自给r,但人口稠密,资源需求量大,成土母质以风化花岗岩、红砂岩为主,植被稀少,山地砂石裸露,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土地沙化瘠薄,经济发展滞后。
   2004年4月,县政府发布《关于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将全县划分为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三个区域。重点预防保护区有黄龙乡卢庄、官桥、黄龙村,白岭镇蕉洞村,余塅乡,东港乡,大桥镇山口村,上衫乡书堂、谢家园村,程坊乡,复原乡,漫江乡,山口镇,大椿乡,溪口镇(溪口、祁源、田仑三村除外),布甲乡,新湾乡,竹坪乡,征村乡,义宁镇高塅村,庙岭乡,黄坳乡(龙峰村除外),黄沙镇,黄港镇,何市镇,上奉镇,四都镇(大坪、清水村除外),三都镇。本区域自然植被较好,覆盖率较高,以保护自然植被、防止乱开滥垦、乱砍滥伐为主,同时做好局部水土流失严重区的治理。重点治理区有大桥镇(山口村除外),水源乡,上衫乡(王桥、上衫、书堂、谢家园村除外),白岭镇(蕉洞村除外),黄龙乡(卢庄、官桥、黄龙三村除外),全丰镇,路口乡,古市镇(苏区、望梅亭村除外),石坳乡,渣津镇,马坳镇(游家槎、大场、白土、梧坪、圾上村除外),杭口镇,西港镇,上杭乡,溪口镇溪口、祁源、田仑村,黄坳乡龙峰村,义宁镇坪田村。本区域水土流失严重,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主,同时注重水土保持监督和管护。重点监督区有开发建设较为密集的义宁镇(坪田、高塅村除外),钨矿开采较为集中的港口镇,黄金开采集中的古市镇望梅亭、苏区村,上衫乡王桥、上衫村,石灰石开采较为密集的马坳镇游家槎、大场、白土、梧坪、塅上村,四都镇清水、大坪村。本区域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重点做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强化水保执法,防止因采矿、采石、修路、建房、办厂等生产建设活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