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安置小区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5494
颗粒名称: 移民安置小区建设
分类号: F291
页数: 1
摘要: 2003年始,利用国家扶贫资金,资助居住深山、库区的群众整体搬迁,集中安置。在科学选址、统一规划下,一批批移民新村建成。至2008年全县共建移民新村186个、房屋8388栋,总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安置移民40576人。在建设移民新村的同时统一规划建设公共基础没施和服务设施。5年内,移民安置区共修建(改建)硬化公路364千米,架设输电线路204千米,修建饮水设施178处。太阳升镇坪搬、义宁镇良塘、黄沙镇傅家铺、上奉镇石街、山口镇辛岭、渣津镇长仑等一批移民新村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样板。
关键词: 城镇 城镇建设

内容

2003年始,利用国家扶贫资金,资助居住深山、库区的群众整体搬迁,集中安置。在科学选址、统一规划下,一批批移民新村建成。至2008年全县共建移民新村186个、房屋8388栋,总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安置移民40576人。在建设移民新村的同时统一规划建设公共基础没施和服务设施。5年内,移民安置区共修建(改建)硬化公路364千米,架设输电线路204千米,修建饮水设施178处。太阳升镇坪搬、义宁镇良塘、黄沙镇傅家铺、上奉镇石街、山口镇辛岭、渣津镇长仑等一批移民新村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样板。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