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调查与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5420
颗粒名称: 土地调查与规划
分类号: P96
页数: 2
摘要: 土地资源调查1991年7月,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全县开始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参与调查人员1 390人。1992年3月,全而铺开土地资源调查,年底结束外业调查测绘。核实国家所有土地235. 55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5.23%,集体所有土地4270. 09平方千米,占94. 77%。1993年2月,省、市对修水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外业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获全省第一名,并于1994年12月获江西省土地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土地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2002年、2007年先后3次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其中1996年的土地调查成果被国土资源部作为样本上报国务院。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资源管理

内容

土地资源调查1991年7月,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全县开始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又称土地资源详查),参与调查人员1 390人。同年在黄沙镇开展外业测绘试点培训工作,完成黄沙镇152平方下米的外业调查和全县1500平方千米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外业调查测绘。1992年3月,全而铺开土地资源调查,年底结束外业调查测绘。核定修水县与湘鄂赣三省九县接壤行政境界全长454.4千米;核实全县村级与国营农、林、牧、茶场和独立工厂土地权属单位609个,并签订土地权属界址协议书l859份,土地权属界址争议缘由书24份;核实全县土地总面积4505. 64平方千米,比全县土地统计面积4503. 72平方r米多1.92平方千米。核实国家所有土地235. 55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5.23%,集体所有土地4270. 09平方千米,占94. 77%。1993年2月,省、市对修水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外业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获全省第一名,并于1994年12月获江西省土地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土地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2002年、2007年先后3次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其中1996年的土地调查成果被国土资源部作为样本上报国务院。
   2008年1月,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任务是查清农村各类土地的利用现状,掌握城市建成区、各建制镇的城镇土地利用现状,查清全县基本农田状况,建设和完善土地调查数据库,实现土地凋查信息的互联与共享。此次土地调查按工作计划历时3年,2008年县国土资源局成立调查技术组,首先启动农村土地外业调查,至12月底,签订权属界址协议书1000余份,调绘地图斑92165个,并开始建设全县土地调查数据库。
   土地利用规划1992年7月,编制“八五”“九五”土地开发利用专题规划。1997年12月,开始编制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执行期限为1997 - 2010年,1998年编制完成。按规划要求,到2010年全县农用地总面积不少于405726公顷,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9040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18497公顷。此次编制的《修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0年被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评为优秀工作成果一等奖,2001年被国土资源部评为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9年4月,开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2000年3月,全县36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毕,并通过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评审验收。
   2003 - 2008年,县工业园、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修水段建设等项目征收建设用地,涉及县、乡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和调整,修水县先后进行15次修改调整,并上报省市评审验收。
   2008年8月,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着手修编《修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 2020)》,预期工作19个月。按规划要求,至2020年全县农用地总面积不少于419909公顷,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8595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16551公顷。规划按土地基本用途和利用管理措施分区控制,将城镇工矿建没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增加耕地总量,提高土地集约用地。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