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创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5181
颗粒名称: 文艺创作
分类号: I04
页数: 3
摘要: 创作队伍 1986年1月16日,成立县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设美术、书法、摄影、文学4个创作分会,有会员49人。同年6月,成立县戏剧创作研究室,有专职人员4人。同年10月21日,成立县陶渊明研究会,有会员30人。1992年5月,成立县陶渊明诗社,至2005年有社员134人。吴文峰在省及省以上发表歌词60余首,获奖16项。其中《铁路工地我第二故乡》1986年10月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山歌《新打脚车四步头》,1986年由文化部列入出国演出节目。徐家定舞蹈乐曲《奶奶的大蒲扇》,1991年8月获江西省第二届少儿艺术节创作一等奖。吴必胜小戏《田水湾》,评为2005年首届中国小戏小品奖优秀人选剧目。刘庆忠在省级以上发表文艺作品48万多字,门类众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文艺创作

内容

创作队伍 1986年1月16日,成立县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设美术、书法、摄影、文学4个创作分会,有会员49人。同年6月,成立县戏剧创作研究室,有专职人员4人。1987年4月1日,成立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设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戏剧、舞蹈曲艺4个协会,有会员179名。同年10月21日,成立县陶渊明研究会,有会员30人。1992年5月,成立县陶渊明诗社,至2005年有社员134人。
  创作成果1986 - 2005年,县人文学艺术创作丰饶,据不完全统计,创作传统诗词29000余首、新体自由体诗歌300余首、歌词800余首、歌曲40余支、散文340余篇、杂文700余篇、小说20余篇、故事40余篇、报告文学10余篇、戏曲10余本、书法30余件、绘画50余幅、摄影80余幅。出版文学艺术作品专集(报纸)100余集(期)。其中,县文联编不定期文学小报《鹤问湖》45期;县文广局编《中国戏曲志·九江县分卷》、《九江县曲艺音乐汇编》;县渊明诗社编《采菊诗刊》共14辑(含《光昭日月》和《回归颂》);个人公开出版的传统诗词集《清箫吟》、《甘棠吟草》、《怒毫集》、《抒怀集》、《不名集》、《桑榆集》等30余集,新体自由体诗歌集《泉歌新韵》、《映日风荷》等,歌词集《在蔚蓝之间》,书法绘画集《徐隆凤书法》、《周良弼版画》,文赋集《研海觅珍》、《人生纵笔》、《梦中雪山》、《柴桑考古集》、《陶渊明的传说》、《涌泉洞的传说》、《栗园文史》、《东匡杂集》、《九江古今名人传》、《无雪的冬至》、《万水千山总是情》、《麻将初步》等。
  传统诗词创作百首以上作品的有60余人,400首以上的有10余人,方造英、何鉴如有诗作入刊《中华诗词》,周吉潭诗词作品入刊《中华诗词》、《中国政协报》,省级刊物发表千余首。熊益美创作歌词、散文千余件、童话故事30余篇,省级刊物发表歌词600余首、省以上68首,获奖20余项,其中《在祖国的怀抱里》作为1999年首都国庆活动指定演唱歌曲之一,于9月21日至11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出,获首都国庆50周年征歌三等奖,作品辑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国庆五十周年音乐珍藏集《祝福你祖国》,又于2003年6月编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小学三年级上册)。吴文峰在省及省以上发表歌词60余首,获奖16项。其中,《十月从七月走来》载《上海歌声》1991年10期,获第二届“金城杯”全国歌词赛一等奖;《我参与,我辉煌》,为1993年“五环情”活动主题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在蔚蓝之间》,获1994年中国体育运动队队歌征集赛中国跳水队队歌奖;《淮海星座》载《词刊》1998年5期,获纪念淮海战役胜利五十周年电视演唱征歌最佳词作奖;《欢呼奥运》获2001年全国申奥歌曲赛银奖。刘显兴创作歌词30余首,其中《铁道建设者之歌》和《月夜听笛》,1987年7月6-12日在江西人民广播电台“音乐沙龙”节目播出。陈新创作诗歌40余首,《汲水的人》载《人民文学》1993年11期。谢成功(笔名郑为群)作曲20余支、改编民歌70余首,获奖10余项。其中《铁路工地我第二故乡》1986年10月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山歌《新打脚车四步头》,1986年由文化部列入出国演出节目。徐家定舞蹈乐曲《奶奶的大蒲扇》,1991年8月获江西省第二届少儿艺术节创作一等奖。张慧敏在省及省以上发表散文10余篇。其中《家乡的那片竹林》1997年9月11日载《中师语文报》;《包书情结》,2003年11月6日载《人民日报》。吴从垠在《散文》、《作品》、《羊城晚报》、《江西日报》等报刊发表散文、小说近百万字,获奖20余项。魏朝卿创作散文、游记200余篇、报告文学和小说80余篇,分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旅游》、《时文选粹》等报刊,获奖20余项。肖鉴铮创作音乐、戏曲杂文600余篇,在《中国音乐》、《交响》、《中华乐志》、《戏剧世界》、《地方戏艺术》等刊物发表300余篇。其中20余篇篇目入编《中国音乐年鉴》(1987 - 1996年各年卷)《论文索引》;《谈“三分损益”》,载《中小学音乐教育》1994年1期,获全国音乐知识短文赛金奖;《培养兴趣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载《中国音乐教育》1997年3期,获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刘书胜发表杂文20'余篇。黄自豪报告文学《逆水行舟》,载《百年一搏》1997年7期。李明珍发表小说、散文10余篇。其中小说《三叔》,载《清明》1990年3期;散文《我要……》,载《人民教育》1993年3期;诗歌《映山红》,载1990年3月29日《妇女之声报》。沈家喜小说《大嘴》,载1992年5月4日《广州日报》;诗歌《吴歌》、《乡酒》,载1992年7月《诗歌报》。柳波发表作品50余件,其中小戏7本,文艺评论30余篇。文艺评论《浓郁的乡土气息》,收入《江西广播年鉴》1987年卷;与单信阳合作电视剧《他从炮火中走来》由九江市电视台摄制,1988年10月~1989年10月先后在上海、南京、南昌等地播出。刘学楚创作小戏4本、歌词30余首。其中童话剧《小熊猫讲卫生》(与柳波合作),1988年10月参加江西省少儿艺术节演出。单信阳创作小戏13本(其中电视小品4本)、故事11篇。其中小品《贷款》,1990年10月参加江西省金融系统汇演,获二等奖;《酒精考验》,1990年10月参演华东六省一市轻喜剧赛,获二等奖;1988年与柳波合创电视剧《他从炮火中走来》。吴必胜(与人合作)小戏《田水湾》,评为2005年首届中国小戏小品奖优秀人选剧目。刘庆忠在省级以上发表文艺作品48万多字,门类众多。其中,报告文学《追求超越》1992年入选江西人民出版社的丛书;纪实文学《在毛主席身边1 150天》1998年《党史文苑》1-3期连载;文学评论《(桃花源记)的写作年代及其立意新探》1986年因上年参加全国陶学研讨会而邀人江西社科联年会宣介;故事《致命的构思》2000年《今古传奇故事版》创刊号发表后获该刊“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奖”、“优秀中篇奖”,2002年又获全国首届故事创作评比中篇一等奖,《大巴惊魂》2002年9月获全省“小灵通杯”故事创作大赛一等奖,载《民间文学》2003年第一期。歌曲《放学回到家》1986年6月1日江西电台重播教唱;电视专题片《天人和谐与共,中日友谊长青》2003年团中央青联会配上日文字幕选赠日本青年会所,《桥》2003年江西电视台播出后被省委组织部选作党教片发行,《碧野盛开科技花》1989年省科委制作分发全省科委;美术设计作品“2001全国九运会男篮预赛赛场环境美化及赛场广告”和“2005中央慰问团演出场地环境美化及天幕”在江西、中央电视台亮相;艺术指导的小戏《缸情》、《田水湾》分别获“2003年‘全省首届小戏小品大赛’演出二等奖”、“2005年‘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的优秀剧目奖”;通讯《江洲农技站实行全方位服务》(合作)刊登1990年11月29日《江西日报》头版头条,获全省好新闻一等奖。周良弼书法《石钟山望庐山》,获1988年“庐山杯”全国书法篆刻赛优秀奖;连环画《定胜糕》,由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宣传画《世界无烟日》,获1988年江西省环保宣传画展一等奖;版画《八一曙光》,1988年入选十三城市政协书画展。刘杰书法《吴丈蜀诗》,人选武汉美术馆南方九省书画作品展。高修旺年画《妈妈带你上姥姥家》,1987年入刊《中国农民民间书画集锦》;《我爱和平》,1988年入刊《中国书画沙龙展》;国画《太白醉酒》,1988年人刊《经济日报星期刊》。梁宗祯书法《鹤问湖野史》,1990年入选西安国际硬笔书法赛。徐隆凤书法《风月》,2003年入刊《中国书法家作品集》;《风雨》,2004年入刊《中国书法篆刻大成》;《弄石》,2004年5月载《人民日报市场报》;《江海》,2004年6月入选江西楹联书法展。刘树仁书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诗),参加2005年军事博物馆专题展。周良弼摄影《靖节祠》,1987年人选《中华英杰》图片集。周明摄影《龙腾》,1995年7月入选江西省文化系统摄影作品选;《晨牧》,2000年8月在江西省首届农民艺术节展出。蓝家明摄影《同心协力》、《渔舟唱晚》分别入选《中国贫困地区》第2期、第3期。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