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设施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515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设施技术
分类号: R194.2
页数: 3
摘要: 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县政府为改善全县卫生系统落后现状,加大对各级医疗单位基本建设的投入。其中把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列入重点改造之列。 1986年,县人民医院有门诊和住院部2栋砖木结构简易医疗用房,加上放射科、供应室、制剂室等附属设施,医疗用房总面积10335平方米。1991年,对医院手术室进行改造扩建
关键词: 卫生检查 医疗器械

内容

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县政府为改善全县卫生系统落后现状,加大对各级医疗单位基本建设的投入。其中把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列入重点改造之列。
  1986年,县人民医院有门诊和住院部2栋砖木结构简易医疗用房,加上放射科、供应室、制剂室等附属设施,医疗用房总面积10335平方米。1991年,对医院手术室进行改造扩建。1995年,新增1栋2层传染病住院楼。2003年9月,投资110万元兴建l栋6层综合住院楼正式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内部装有电梯设施,各病区装有中心给氧、中心呼吸、中心吸引及太阳能热、开水供应系统,各病房配有电话、彩电、卫生间等设施。2005年,县医院又兴建传染病区,扩建传染病房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至此,县人民医院医疗用房面积增加到20535平方米,比1986年增加98. 69%。
  1987年,县中医医院成立之初仅有原沙河卫生院医疗用房面积2400平方米。1988 - 1989年,新建职工宿舍面积1805平方米。1992年,新建门诊楼1栋,建筑面积464平方米。1997年,增建手术室、外科、妇科及医技楼1栋,建筑面积2238平方米。1998年,新建住院大楼,增加建筑面积1950平方米;2005年,扩建门诊大楼,新增建筑面积950平方米。至此,全院医疗用房建筑总面积11462平方米,比1987年增长3. 78倍。
  1986 - 2005年,县血防站、县卫生监督所、县疾病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也先后新建了住院部或办公大楼等医疗用房,各乡镇卫生院医疗用房均进行新、扩建或改造,极大改善了全县医疗环境。
  医疗病床 1986年,全县各医疗单位共设置病床532张。其中:县人民医院205张,占全县35. 53%;县血防站60张,占全县11. 280-/0;各乡镇卫生院267张,占全县50. 19%。
  1990年,全县设病床542张。其中,县人民医院165张,县中医医院30张,县血防站设病床60张,县妇幼保健所20张,各乡镇卫生院267张。
  2000年,全县病床增至518张,比1986年增长14. 67%。其中,县人民医院165张,县中医医院50张,县血防站40张,县妇幼保健所50张,各乡镇医院213张。2002年、2003年,全县医疗病床分别为513张、536张。
  2005年,全县医疗病床583张,比1986年增长9. 6%。其中县人民医院153张(含赛城分院),县中医医院95张,县血防站20张,县妇幼保健院48张,红十字医院60张,各乡镇卫生院207张。
  医疗器械1986年始,全县各医疗单位的医疗器械及医疗设备,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其中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已成为医疗设备基本完善的县级医院。
  1987年,县人民医院购进SSD-210B超机1台。1993年,添置500mAX光机、脑地形图仪各1台及救护车l辆。1996年,购进多功能麻醉机、SSD-1100B超机各1台。1998年,购进EDU图像显示系统仪1套。2000 - 2002年,进口原装全身GE1600CT机1台,并先后购进心电监护仪、动态心电图、放射仪、浅表探头、呼吸机、200mAX光机、电子胃镜、血凝仪、洗片机、数控电脑治疗仪、心电工作站、电解质分析仪、尿道膀胱镜、射频治疗仪各l台,多功能牙椅2台,添置救护车2辆。2003年,全院各科室配备了电脑,建立了院内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综合住院楼配置中心给氧、中心吸引、中心呼叫系统及太阳能热水、开水供应系统,并安装了电梯。2003 - 2005年,陆续购进电子阴道镜、胫颅多普勒(脑)彩超、腹腔镜、电子胃镜、多功能麻醉机、婴儿恒温箱、康亚血球仪、全自动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添置巡回医疗车1辆。
  县中医医院从1987年成立后,先后添置300mAX光机1台,进口鸟津牌黑白B超机、单导心电图机、奥林巴斯显微镜各1台,配置化验室和手术室设备各1套、口腔科设备2套和纤维胃镜、心电监护仪1台、全身麻醉机、同步呼吸机等设备,进口血球分析仪及半自动生化仪各l台,监护仪4台,微波治疗仪、胎儿心律监护仪、新生儿抢救台各1套,购置高频电刀1套和骨科动力设备、石膏床、电动牵引床等。1995年,购进航天救护车l辆。1998年,引进美国GE9800-B型全身CT机和BIPAP呼吸机各1台。2001年,从日本进口EUB - 525彩超机1台。购进白云山体外震波碎石机、多功能全身麻醉机、半自动血球分析仪,购进依维柯救护车1辆。2003年,引进美产史赛克腹腔镜手术系统设备1套和GE-C臂型X光机1台,购进口腔治疗椅两套、电动中药煎煮包装机l台。2004年,购进万东500mAx光机1台。2005年,引进美产GE单排螺旋CT机1台和日产欧林巴斯电子胃镜及红外线奶透仪、颈颅多普勒各1台。
  全县各乡镇卫生院陆续添购了B超、X光机、心电床、手术床、产床,以及外科手术设备、检验设备,有的卫生院还添置了口腔科、妇科、小儿科和五官科诊断和治疗设备,基本能满足农村医疗和救治需要。
  医疗技术改革开放极大地推动了全县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医疗设备不断改善和提升的同时,更注重人才培养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发、引进和推广,不仅对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更加巩固扎实,对许多重大疑难杂症也能开展极积有效的治疗。
  1986年后,县人民医院颅脑外科先后成功开展脑血肿清除术、神经干吻合术、颅内肿瘤摘除术等高难度手术。泌尿外科开展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睾丸癌的根冶术,以及尿道分裂修补术,在输尿管手术中引进内支架固定引流新技术,大大缩短了手术病人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腹部外科开展各种类型的胆道结石术、肝叶切除术,及胃癌、直肠癌的根治术,门脉高压合并消化道急性大出血手术治疗等;2002年,引进腹腔镜微创手术新技术,开展微创手术治疗。骨伤科相继开展骨折切开复位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髓核摘除术、周围神经断裂重建术,以及断肢(指)再植术和植皮术等。内科消化中心引进和开展镜下止血和无痛胃镜新技术,极大减少了病患者痛苦。内科肿瘤化疗中心成功为数十位患者进行化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鼻咽癌等有较好的疗效。妇产科对常见、多发、疑难妇科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03年又引进无痛人流和无痛分娩新技术,2005年开展官腔镜治疗新技术,为孕产妇解除了痛苦。五官科、眼科先后开展鼻息肉摘除、扁桃体剥离、乳突根治、鼻中隔矫正、白内障摘除置人人工晶体术、眼内翻矫正术等。口腔科可开展上下颌骨骨折、颌骨肿瘤、腮腺颌下腺及各种颌面外伤手术治疗。
  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在治疗各类骨折、创伤、软组织扭伤及骨病方面颇具特色。其中小夹板加外固定治疗骨折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自1993年后,先后开展腰椎间盘突出小切口髓核摘除术、骨巨细胞瘤病灶清除植骨术、骨纤维异常增值症病灶清除骨水泥修补术。1997年,引进小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骨膜切除、股骨头减压、带旋髂深切动脉髂骨辨移植术。1998年,引进有限接触的动力性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干骨折术。1999年,引进RF钢板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及滑脱术。2000年,引进带锁髓内科治疗四肢骨折术。2002年,引进推广人工全髋置换术及脊柱骨折的推弓钉内固定等高难度骨科治疗术。2003年,组建科研攻关小组,开发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跟骨骨折外固定器,被省卫生厅选为报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科研课题之一,开创了县级医院搞科研的先河,骨伤科真正成为赣鄂周边地区医学界的一面旗帜,省市卫生厅(局)领导多次到院考察,给予很高的评价。医院妇产科自2000年开始,成功为难产孕妇实行剖腹产术、无痛人流术、无痛分娩术和妇科肿瘤清除术等。医院外科自2000年开始,率先在全县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01年共完成53例,无一例复发症。2003年,开展首例食道癌根治术及2例肾肿瘤切除等大型手术。医院内科自1998年起,先后开展前列腺局部注射疗法及烧伤植皮术等新技术疗法,均取得满意效果。2000年,引进体外震波碎石机,为500例泌尿患者成功碎石,使患者免受开刀手术取石的痛苦。医院口腔科2000年引进考瓷牙及正畸新技术。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