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5126
颗粒名称: 第三十四章 体育
分类号: G8
页数: 6
摘要: 1986年,全县164所小学有体育运动场地面积127576平方米,场地达标1处。体育器械配备达标62处,其中城镇9处,农村53处。全县29所中学,有体育运动场地面积9291平方米,其中在400米跑道田径场内含大足球场1处,200米跑道内含小足球场4处,场地达标6处。
关键词: 体育工作 职业体育

内容

1986年,全县164所小学有体育运动场地面积127576平方米,场地达标1处。体育器械配备达标62处,其中城镇9处,农村53处。全县29所中学,有体育运动场地面积9291平方米,其中在400米跑道田径场内含大足球场1处,200米跑道内含小足球场4处,场地达标6处。体育器械配备达标20处,其中城镇6处,农村14处。2005年末,全县118所小学(县城12所、农村106所),有体育运动场地面积28. 67万平方米,其中城镇3.72万平方米,农村24. 95万平方米,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场地标准,其中在200米标准跑道内含小足球场3处(县一小、沙河街镇中心小学、永安乡中心小学)。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的有108处,其中城镇12处,农村96处。全县36所中学,有体育运动场地面积17. 98万平方米,其中初中9.1万平方米、高中8. 88万平方米;场地达标的有29处,其中初中21处、高中8处。在400米标准跑道内含大足球场1处(县一中),400米标准跑道内含小足球场2处(县一中、县二中),在200 - 300米标准跑道内含小足球场5处(陶渊明私立学校、港口高中、爱民中学、港口初中、城子镇初中)。体育器械配备达标28处,其中初中20处、高中8处。体育场地拥有量为全市15个县、市、区、山之首。
  体育教学1987年,县体委和教育局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率先在县城中小学试行。1989年继而在条件较好的港口、永安、新合、新洲等乡、镇、场学校试行后在全县各校全面展开。各中、小学每周安排两节体育课,配备专职体育教师,按教学计划和体育教案实施教学。1997年,初中升学开始加考体育。学生体育成绩不合格不能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毕业时经补考不合格的只能发结业证,不能报考高一级学校,所在班不能评为先进集体。当年体育合格率小学生达95. 8%,中学生达80. 6%,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986 - 2005年,全县有453名学生被高等体育院校录取,其中2005年有47人录取到上海体院、沈阳体院等院校,有本科II人,专科36人。
  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要求学生做好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和跑步、跳高、投掷等课外活动,并组织开展班级间、校际间的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按县教育局统一部署,组织青少年开展登山、长跑、广播体操等体育锻炼。
  学生体育运动会1986 - 2005年,县教育局、县体委每年举办一次中、小学生田运会或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赛事活动,学期中多为班、年级、校际、学区间的体育比赛,以活跃校园气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港口街镇学区的永安、港口、城子镇、赛城湖等地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学区师生篮球赛。1987年,全县举办中、小学广播体操比赛,中学组比赛第六套广播体操,小学组比赛第六套儿童广播体操,全县有4万多名中小学生参赛。1990年,县城中学举行元旦迎新春环城跑、“庆五四,迎亚运”中长跑和竞走赛。县第一小学,1989年被评为江西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1996、2002年获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赛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3次代表九江市小学生组参加省田径决赛分获第二名2次、第三名1次;2003年被省体委评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县一中多名学生打破和创九江市中学生田径记录,县二中田径队在2004年、2005年代表县参加九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分别获团体总分第三、四名,其中足球比赛获前四名。
  [=此处为表格(全县中学生田径纪录一览)=] 第二节群众体育场馆与设施2004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全县人均体育面积为0. 44平方米。全县共有478处体育场地。其中,体育馆1处,游泳池1处,羽毛球场1处,乒乓球室25间,健身房5间,棋牌室31间,台球室1间,田径场3处,小运动场3处,足球场4处,轮滑场l处,地掷球场2处,篮球场110处,排球场56处,门球场91处,水泥乒乓球台210座,健身路径11条。2005年,新建健身路径2条。
  县体育馆1996年6月,县政府投资和县直各单位集资1800万元,在沙河乡石门村征地5. 33公顷,筹建县体育馆,1997年7月竣工,县体育馆为县体育活动中心,主体工程由体校教学楼、体育馆、田径场、游泳池四部分构成,建筑面积7204平方米。主体建筑体育馆高20米,结构新颖,时为全省面积最大、设备最全、造型最好的县级体育馆。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题写馆名。馆内设有3200个固定座椅、两面电子显示屏、一套音响设施、液压式篮球架和预埋多项比赛设施配件,地板面积60米×40米。馆内可举办篮球、排球、体操、武术、羽毛球、乒乓球等多项体育赛事。田径场有400米标准跑道(内含足球场),并铺设草皮。游泳池为50米×25米8道露天泳池(带看台)。
  县老年宫 1987年3月,县政府投资45万元,征地0. 67公顷,在县城沿河北路71号兴建九江县老年宫。老年宫为县老年人活动中心,建有框架式4层1553平方米的室内活动、办公综合式大楼1栋,室内设台球、棋牌、乒乓球室和健身房。楼外辟有南北门球场各1片和羽毛球场l处。1988年,将羽毛球场改建成门球场,称东球场。1995年,老年宫增辟地掷球场。2005年,县财政拨款9.8万元,将地掷球场改造扩大成多功能球场,在院内安装价值8万元的健身器材1套。
  全民健身活动农民体育活动 1986 -2005年,各乡(镇、场)农民体育协会根据本地特色和习俗,开展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节假日期间,多有群众性的舞龙舞狮、踩莲船以及民间武术等传统体育活动,赛湖、土局等地群众每年自发组织划龙舟比赛。乡、镇、场间,不定期举行篮球、象棋、乒乓球、羽毛球比赛。1999年,港口街镇、黄老门乡被省体委评为全省体育先进乡镇。
  职工体育活动全县各系统或单位之间经常开展职工业余体育活动。县体育局与县妇联、县总工会、团县委也常联合组织举办各类体育活动或职工体育运动会。九一六地质队每年“五一”举办职工体育运动会,县水泥厂每年组织职工篮球赛。1997年,县体委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998年,县获“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1999年,县人民政府、县人民医院、县幼儿园、县水泥厂、县一中获“全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优秀组织奖”。至2005年,九江县连年被省、市体育部门评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老年人体育活动 1985年,县老年人体育协会(简称县老体协)下设县直单位分会34个和乡(镇、场)协会9个。县老体协会相继成立门球、地掷球、台球、乒乓球、健身操、棋牌、钓鱼、木兰扇、太极拳(剑)等专项协会。至2005年,全县16个乡镇场均建立老体协会,县直机关单位共有分会55个。全县共有老体协会会员12100人,其中农村会员8200人。
  1986年,县组织规模较大的钓鱼、登山、台球、康乐棋、健身操等活动。1989年,全县举办全县老年人第一届健身运动会,98位老年运动员参加竞赛。1994年、1998年、2002年相继举办二、三、四届老年人运动会,参赛运动员200 - 350人不等。参赛项目有门球、乒乓球、钓鱼、棋牌、健身操、地掷球、台球等。2001年重阳节,县老龄委、老干部局、老体协联合组织举办全县老年人万里健步行启动仪式,1500余名老年人参加活动。之后,每年都将组织1 -2次全县性的老年人健步行活动,使老年人健步行成为老年人体育活动的主体。1988 - 2005年,县老体协每年多次举办门球、地掷球、台球、乒乓球、棋牌、健身操等竞赛和联谊赛、友谊赛、邀请赛及书法展览。2004年,新洲垦殖场,沙河乡石门村相继成立老年人门球队、腰鼓队、木兰拳队。2005年重阳节,沙河经济开发区在县体育馆举办老年人健身操比赛。到2005年底,全县乡镇和部分村,均已组织腰鼓队、秧歌队、太极拳(剑)队、跳健身舞等4支队伍,并积极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残疾人体育活动 1986年后,为发展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展示残疾人体育才华,促进平等、参与、共享,各级残协组织开展多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加大对残疾运动员的发现、选拔和培训力度。2000年后,全县残疾人体育活动更加活跃,成立了由政府副县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以东方红特殊学校为活动基地,重点培养特奥队员。首批进驻学校特奥队员32名,每周训练两次,每次活动不少于2小时,并在每年举行一次小型特奥比赛,竞赛项目有羽毛球、自行车、乒乓球、篮球、田径、跳绳、踢毽子等。
  综合性体育活动全县每两年举行一次全民健身运动会,比赛项目有拔河、自行车慢骑、接力赛、千人健步行、围棋、象棋、太极拳、木兰拳、木兰扇、健身球、新健身气功、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中、小学生运动会每年举行一次,比赛项目有广播体操、足球、跳绳、田径等。参加运动会的学生运动员每次都在2000人次以上。近几年来,县城中、老年人健身意识普遍增强,体育馆、陶渊明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塔、老年宫、渊明公园、县政府广场、九一六地质大队休闲广场等地参加晨练、晚练的人数逐步增多,最多日达近万人次。
  第三节竞技体育组织参赛国家赛2003年,戴超参加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夺得男子田径全能冠军。刘琴参加全国跳伞锦标赛,夺得花样跳伞项目第三名。2004年,刘琴参加全国跳伞冠军赛,获第1名。2005年10月,东方红特殊教育学校代表江西队参加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在成都举办的全国特奥羽毛球赛,获4块金牌、5块银牌、1块铜牌,3个第一名奖牌、1个第二名奖牌、1个第六名奖牌,7个个人技术第一名。1 1月,参加在湘潭举办的全国特奥自行车赛,获3块金牌、2块银牌、5块铜牌。
  省、市赛1988年,县老体协组队参加九江市第一届老年人健身运动会,参赛运动员65人。1993年、1999年、2005年,又组队参加市2 -4届老年人健身运动会,分获第一名3次,第二名2次,第三名4次。1995 - 2005年,县老体协组队参加九江市鄱阳湖周边县、区每年一次“彭蠡杯”门球协作赛,其中1999年比赛由九江县承办。参赛期间,2次获第一名,2次获第二名,2次获第三名,1次获第四名。1997年,参加九江市第八届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三名,金牌数列第二名。同年4月,县残联组织5名运动员参加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夺3个冠军、2个亚军、1个第四名。2001年,加入三省十县市体育协作区后,每年组队参加协作区赛事。2002年,组队参加省体育局举办的全省体育先进县三人制篮球赛。2004年,县门球队参加安徽望江县协作区门球赛,夺得第一名。
  承办赛事1997 - 2005年,在县体育馆先后为市级以上体育比赛承办赛事13次。其中,国际赛1次,国家赛8次,省、市赛4次。
  国际赛2003年10月,承办美国快思特俱乐部与俄罗斯火车头俱乐部篮球争霸赛赛事。 国家赛2001年9月6 -10日,承办全国第九届运动会男子篮球预赛(九江赛区)赛事,江苏、辽宁、浙江、湖南、广西5支代表队参加,进行10场次比赛。2002年5月3 -6日,承办U- 17(年龄17岁)全国青少年足球赛(中南区)赛事,华中师大体育系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湖北足球学校,湖北体校,武汉足球学校1、2、3、4队,武汉体院足校少年班2队,武汉体院青少年班,武汉东湖足球队,武汉足球第5队,湖南虹道足球俱乐部,长沙蓝天足球俱乐部,湖南莱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足球队,湖南金果实业足球俱乐部,湖南省体校足球队,江西省足球集训1队、2队,南昌沪昌足球俱乐部,九江足球运动学校20支代表队参加。进行30场次比赛。
  2002年8月25 - 31日,承办全国女子篮球俱乐部联赛,八一女子篮球队、广东骏达女子篮球俱乐部、福建东海女子篮球队、重庆有线女子篮球俱乐部、四川恩威女子篮球队、浙江女子篮球俱乐部、北京京铁火车头篮球俱乐部7支代表队参加,进行21场次比赛。
  2002年10月21 - 29日,承办全国青年男子排球锦标赛赛事,北京青年男排、上海东乡青年男排、天津男排、辽宁青年男排、浙江利群男排、江苏一品梅青年男排、河北蓝贝啤酒男排俱乐部、成都军区恩威男排俱乐部青年队、广东青年男子排球队、山东队、河南男子青年队、八一青年男排、四川男排、湖北省青年男子排球队14支代表队参加,进行63场次比赛。
  2003年7月26 -8月3日,承办全国青年男子手球锦标赛(九江赛区)赛事,北京、天津、上海同济、江苏、安徽、广东、山东、四川和海军部队、北京部队10支青年代表队参加。进行41场次比赛。
  2003年8月30 -9月2日,承办CUBA(中国大学生)男女4强对抗赛赛事,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女队、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民航学院男队8支代表队参加,进行15场次比赛。
  2004年5月20 - 24日,承办“电信杯”全国女子篮球乙级联赛赛事,湖北省女篮、河北露露女篮、黑龙江省女篮、重庆有线女篮、四川恩威女篮、山东省女篮6支代表队参加。进行12场次比赛。
  2005年3月18 - 24日,承办第10届全国运动会“渊明杯”女子篮球预赛(九江赛区)赛事,辽宁、山东、四川、重庆、吉林5支代表队参加,进行10场次比赛。
  省、市赛1997年,承办九江市第八届运动会赛事,彭泽、都昌、湖口、修水、武宁、瑞昌、永修、德安、星子、九江县(市),庐山、浔阳区和市直单位,庐山管理局14支代表队参加比赛。2002年,承办全省少儿足球赛夏令营活动,洪都俱乐部l队、2队、3队,赣州队,新余钢厂1队、2队,九江湖滨1队、2队、3队,景德镇腾飞1队、2队、3队、4队、5队,九江市源丰1队、2队、3队,宜春新才1队、2队,南昌南钢队,九江石化1队、2队,南昌市沪昌队23支代表队参加活动。
  2002年,承办三省十县协作区篮球赛赛事,湖北武穴、黄梅、蕲春、浠水县,安徽望江、宿松、东至县,江西彭泽、都昌、九江县10支代表队参加比赛。
  2003年,承办全省武术锦标赛赛事,省体校、吉安市体校、南昌市体校、鹰潭余江老虎文武学校、新余育才武院、九江市体校、九江市搏击武校、瑞昌市鸿茂武校、华东交通大学、宜春市体校、万载文武学校、江南武术院、南昌华东文武学校、吉安文武学校14支代表队参加比赛。
  在历次组织接待工作中,县体育局和体育馆工作人员得到各参赛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的好评,受到上级部门的嘉奖。2002年,县赛区获“全省体育竞赛优秀赛区”,2003年,获“全国篮球优秀赛区”称号。众多体育赛事的承办,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提高了县知名度。美俄明星争霸赛观众座无虚席,《人民日报》、《江西日报》、《九江日报》、《浔阳晚报》分别刊登赛事新闻共9篇。2003年4月21日和11月4日,《江西日报》第二版先后刊登了题为《九江县体育产业带旺一方经济》、《九江县以体育促进经济发展》的文章,反响强烈。
  第四节体育管理机构1986年,县体育运动委员会,内设人保股、群众体育股、竞赛训练股,辖县少儿体校。2003年,更名县体育局,增设行政办公室。2005年,有局长1人、副局长1人,干部职工7人。
  裁判教练队伍管理2005年,全县有各类等级裁判员47人,其中田径2人、篮球10人、乒乓球5人、中国象棋6人、围棋3人、门球18人、足球3人。属一级裁判6人、二级8人、三级33人。有专职教练员2人,其中田径1人,足球1人。
  县体育局每年组织1次裁判员、教练员学习新规则,并适时派人到省、市学习。2001、2002年,全省篮球三人制裁判员学习班、全省一级裁判规则培训班在县召开,4名国际级老裁判到班授课,县体育局组织裁判、教练人员参加学习,增长业务知识。县内教练员每年都要参加全市年度的业务考核,不合格者将取消教练资格。2005年9月,东方红特奥学校教练人员,参加在沈阳举办的全国第六期特奥新项目竞赛组织摸拟培训班学习。
  体育人才选拔培养1986 - 2005年,县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东方红特殊教育学校和全县中学向省及省以上体工单位输送运动员100余人。其中输送65名优秀运动员到省市体育院校深造,向省体工队输送3名运动健儿(1人达健将级),向省、市体校输送8名体育新苗。2000年,输送到省航空运动学校的刘琴,现已成为国家队职业运动员。2001年,县少儿体校向省专业队输送的蔡鑫同学参加第十二届省运动会获铅球第三名;2003年,被评为“全省A级少儿体校”:2005年,向省田游中心输送的熊巧珍同学入省专业队训练,赴澳大利亚参加国际田径邀请赛,获第六名。东方红特殊教育学校,培养出大批优秀羽毛球、自行车运动员,被江西省残疾人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定为全省羽毛球、自行车训练基地和江西省特奥社区活动示范点;2001 - 2005年,先后受江西省人民政府表彰,被评为全国特奥工作先进集体。校长廖世鸿连续5年获全省、全国特奥工作先进个人,学生李启正、梅正露分获全省、全国特奥优秀运动员,陈是咬获全省特奥工作优秀教练员称号。
  体育市场管理 1998年,县体育局执行《江西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制订县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对全县棋牌、台球、滑冰、乒乓球、健身、武馆等体育活动场所进行登记、管理,对体育经营活动进行宏观指导、监督检查,对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业务核考和资格认证。凡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场所一律予以取缔。
  体育彩票发行1986 - 2001年,设临时发行网点5个(县城五交化公司、新城饭店、供电局门前和港口、江洲镇)。共发行体育彩票8次,其中即开型2元1张7次,即开型5元1张1次。2001年后过渡到电脑体育彩票销售,进入正常运作。共发行即开型体育彩票141万元,其中1986年发行体育彩票12万元,1989年10万元,1990年12万元,1992年8万元,1993年78万元,2001年21万元。2002 - 2005年,设固定网点6个(县城5个、庐山机场1个)。共发行电脑销售体育彩票196万元。其中2002年27万元,2003年32万元,2004年50万元,2005年87万元。1986 -2005年总发行体育彩票337万元。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