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5097
颗粒名称: 管理机构
分类号: D035
页数: 1
摘要: 1999年,县教育局改称县教育委员会,2002年,复称县教育局。 1986年,县教育局内设办公室、人秘股、教育股、财务股,行政编14名,实有干部职工28人。1996年局内设办公室、人事股、教育股(含中招办、高招办、自考办、会考办)、计财股(含校建办、安全办)、审计股、督导室、纪检组、教育工会、勤工俭学办公室,行政编制18名、事业编制2名。2002年,设立教育局武装部。2004年,县政府设立教育督导室,为副科级单位;计财股与审计股合并为财务审计股。
关键词: 行政机关 管理体制

内容

1999年,县教育局改称县教育委员会,2002年,复称县教育局。 1986年,县教育局内设办公室、人秘股、教育股、财务股,行政编14名,实有干部职工28人。1996年局内设办公室、人事股、教育股(含中招办、高招办、自考办、会考办)、计财股(含校建办、安全办)、审计股、督导室、纪检组、教育工会、勤工俭学办公室,行政编制18名、事业编制2名。2002年,设立教育局武装部。2004年,县政府设立教育督导室,为副科级单位;计财股与审计股合并为财务审计股。2005年,局内行政编制13名(含纪检监察单列编制1名)、事业编制2名,有干部职工17名。
  2005年,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有县教学研究室、电教仪器站;局下属教育机构有全县各中小学校和县教师进修学校、县中心幼儿园,其中县直教育单位有县一中、县二中、县三中、县职业高中、县一小、县教师进修学校、县中心幼儿园、县东方红特殊教育学校。各乡(镇)中心小学主管乡(镇)所辖村小教育教学及财务等管理。
  行政体制 1986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县内实行“两级管理,三级办学”的体制。全县中小学由县、乡两级管理,其中人事由县、乡分管,国家下拨教育经费包干到乡;县负责办完全中学、普通中学和职业高中、教师进修学校、县第一小学和县幼儿园,乡负责办普通初中、中心小学和乡幼儿园,村负责办村小(分班)和村幼儿园(班)。厂矿企业办学由创办单位管理。2001年,为强化九年义务教育,改为“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即县政府负责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等方面的统筹管理,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的要求,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内,依法管理接受监督检查。乡镇政府动员本地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控制小学、初中生辍学,维护学校治安、安全和正常的教学秩序,划拨新建、扩建校舍所需土地,组织捐资助学等。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机构

九江县教育局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