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5089
颗粒名称: 招生考试
分类号: G473.2
页数: 2
摘要: 除期末期中考试外,每年有小考、中考、高考及高中会考,其中中考、高考、高中会考为省级以上考试。 小考即小学升初中的县级升学考试。由县教研室命题,考科为语文、数学、思想品德。以乡为单位设考点、考场,实行单人单坐,县派主考,当地中心小学和中学领导担任副主考,监考教师每考场2人,其中1人为招生中学教师,考后,集中在县统一阅卷统分,由县教育局统一公布成绩,凡语文、数学双及格考生方能升入户口所在地中学就读初中一年级。
关键词: 招生 招生制度

内容

除期末期中考试外,每年有小考、中考、高考及高中会考,其中中考、高考、高中会考为省级以上考试。
  小考即小学升初中的县级升学考试。由县教研室命题,考科为语文、数学、思想品德。以乡为单位设考点、考场,实行单人单坐,县派主考,当地中心小学和中学领导担任副主考,监考教师每考场2人,其中1人为招生中学教师,考后,集中在县统一阅卷统分,由县教育局统一公布成绩,凡语文、数学双及格考生方能升入户口所在地中学就读初中一年级。1995年始,以毕业考取代全县性小升初统考。为考评各乡镇小学各年级教学质量,除一年级外的2 -5年级一学年进行一次抽考,每乡抽考2个学校,每个学校抽考2个学科,抽考成绩通报全县,并作为评价各乡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
  中考全省统一的文化考试,由省教育厅命题。考点以县乡中学为单位设置,县中招办派员担任主考,副主考由所在校领导担任,考试期间县组织巡考组赴各考点检查督导,1996年始集中在县城设考点;考试科目有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1996加考体育(占总成绩30分),2003年加考史地生综合科(三科合一),2004年体育停考;考试阅卷实行以县为单位自行组织阅卷,1998年全省中考实行计算机管理,全市中考阅卷实行计算机编排,县与县之间交叉阅卷,2003年始所有考科试卷整体实行县与县之间交叉阅卷,由市中招办统一管理并公布成绩。1998 -2005年,全县中考成绩均列全市前三名。
  高考即全国统一的文化考试,每年夏由省教育厅、省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组织进行,在县城分文理科设考点考场。文科考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理科考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1995年考科为3+2,即文科考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理科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1998年始,英语加试听力;2002年考科为3+综合,即文科考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理科考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2004年开始,为严肃考风考纪,考生在报考时需签“考生诚信承诺书”,否则不能进入考场参考。
  高中毕业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高中毕业文化水平的考试,全省同步进行。从1991年秋新人学的高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行,每年6月份在高一年级考历史、地理,高二年级考物理、化学、生物、政治;翌年1月份在高三年级考语文、数学、英语,另于每年11月份在高三年级进行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实验考查。参加高中毕业会考合格后方可获得高中毕业证书。2005年,全县参加会考人数2486人,获取高中毕业证2166人,未获取高中毕业证书的320人,占12. 87%(含中途退学者)。
  招生县内小学、初中、高中(含农职中学)实行秋季招生制。小学招收户口所在地内适龄(6 -7岁)儿童入学。中学招收户口所在地小学升学考试语文、数学双及格考生入学,1995年始取消小学升初中统一考试,小学毕业生全部就近招人初中就读。非义务教育的普通高中学校招收县内初中毕业参加升学文化考试合格学生入学,一般县第一中学、私立陶渊明学校立足城区、面向全县招生,县第二中学招收狮子、城门、赛城湖及部分城区初中毕业生,江洲中学招收江洲、新洲初中毕业生,私立育英学校招收城区及部分乡镇初中毕业生,私立港口高中招收港口、城子镇、永安初中毕业生,私立新塘高中招收新塘、涌泉、新合初中毕业生,私立马回岭中学招收马回岭、岷山(黄老门)初中毕业生。亦有考生择校就读。2001年始,县招生部门在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工作上划定重点、择优、普通三条录取分数线,即在全县分数线中前8名学生选送九江市一中农村班就读,然后按由高到低分录入县高中学校,前100名录县一中重点班,以101 - 201名录县二中和私立陶渊明学校各办的一个择优班,202名之后分录各片区高中学校普通班。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