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5082
颗粒名称: 特殊教育
分类号: G76
页数: 1
摘要: 1986-1999年,适龄盲、聋、哑和弱智少儿,分别安置所在乡村学校接受义务教育。2000年,在县一小单独开办1个特教班接收16名弱智少儿就读(多为城区少儿),因管理不便,校舍不足,只维持一个学期而停办。2004年,县教育局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决定,在县城单独开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关键词: 特殊教育 教育理论

内容

1986-1999年,适龄盲、聋、哑和弱智少儿,分别安置所在乡村学校接受义务教育。2000年,在县一小单独开办1个特教班接收16名弱智少儿就读(多为城区少儿),因管理不便,校舍不足,只维持一个学期而停办。2004年,县教育局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决定,在县城单独开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年初筹办,在没有校舍、资金、教师情况下,县教育局挤出资金2万元作为筹建经费,租用县电影公司一楼作教室、活动室、宿舍和食堂,抽调3名教师,并从教育局派1名党总支副书记和1名干部负责筹建和管理。5月开学,招收聋哑少儿13人,开办1个班。经一学期试办,要求来校学习的残疾少儿较多,经第二十三次县长办公会确定,将“原沙河街镇东方红小学特教班”改名为九江县东方红特殊教育学校,并于9月1日搬迁。学校正常事业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并从残联经费中拿出6万元弥补特殊学校办学经费。学校有校园面积2852平方米,校舍面积744平方米,经过改造维修,教学、办公、住宿、运动场所设施基本具备,先后增设语训室、律动室、微机室等现代教学设施。开设聋哑、培智班各2个,有学生43人,教职工15人(大专以上学历12人)。教学采用人民教育培智出版社国家统编特殊学校教材,全部开设聋哑、培智课程,实行封闭式管理,教学生活有序进行。办学两年,学校取得可喜成绩。2005年,聋哑班学生表演的《丽达之歌》获省特教残疾人第七届艺术节特别优秀节目奖;培智班学生参加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自行车、羽毛球赛,分获7块金牌、7块银牌、7块铜牌及4个第一名、1个第二名、2个第六名。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