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5079
颗粒名称: 中学教育
分类号: G63
页数: 1
摘要: 1986年,全县有全日制中学31所,其中初中23所、完全高中8所(普高4所、职高l所、农高3所),教学班273个,在校学生17584人(初中15299人、高中2285人),教职员工3262人。初中部分,1986年,县二中一部(原新城镇中学)改立县第三中学(为全日制初中),与县职业高中合校(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赛城湖水产场中学与棉花原种场小学合校改为县赛城湖水产学校;新塘中学初中部分设为新塘乡初级中学。1988年,设沙河乡天坡初中班,天坡小学代管。
关键词: 中等教育 中学教育

内容

1986年,全县有全日制中学31所,其中初中23所、完全高中8所(普高4所、职高l所、农高3所),教学班273个,在校学生17584人(初中15299人、高中2285人),教职员工3262人。初中部分,1986年,县二中一部(原新城镇中学)改立县第三中学(为全日制初中),与县职业高中合校(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赛城湖水产场中学与棉花原种场小学合校改为县赛城湖水产学校;新塘中学初中部分设为新塘乡初级中学。1988年,设沙河乡天坡初中班,天坡小学代管。1989年,根据县政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按地区经济状况、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分期分批实施普及三年制初中义务教育。1991年,设白华乡初级中学、沙河乡初级中学、江洲乡洲头初级中学、永安乡爱民初级中学。为适应全县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办学效益,2001年,县政府决定从秋季始对部分办学条件差、生源不足的学校,分期分批实行调整撤并。是年撤沙河街镇杨花初中。2002年撤永安中学分校、白华中学。2003年撤江洲镇洲头初中。2004年撤赛城湖中学、长山中学、赤湖学校初中部、马回岭中学蛟田初中部、县职业高中初中部,新洲中学与新洲中心小学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县新洲学校。同年,按照省、市政府关于国企自办中小学移交地方管理的通知,接纳赤湖子弟学校、九江铜硫矿子弟学校为县直属学校。高中部分,1986年,设县职业高级中学与县第三中学并校。同年5月,为有利教育和教学体制改革,加快农职业教育和便于沿江一带乡村学生就近入学,在永安初级中学内增设县永安农业高级中学。1989年,马回岭、城门、新合、永安4所农业高中共12个班,在校学生616人,实行“三三”学制(初中三年、职高三年)。1994年,由于就业得不到保障,报考大学又无指望,生员日少,4所农职高中停招农职高生,试办普高班,皆因师资等办学条件不足而停办。1993年秋,私立陶渊明中学(完中)创办。2000年,县一中改为完全高级中学,其初中部剥离转入县三中。同年,县职业高中并人县教师进修学校。2003年,改沙河天坡初中为县职业高级中学,原在教师进修学校的职高生亦转为该校办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秋,私立马回岭初级中学改为高级中学。2004年秋,私立育英学校扩招高一年级。2005年,全县有全日制中学36所(其中初中26所、高中10所;职业高中2所、民办中学7所),有教学班469个,在校学生26701人(初中17120人、高中9581人),教职员工3220人。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