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986
颗粒名称: 救灾
分类号: D632.5
页数: 2
摘要: 1986-2005年,境内几乎年年发生自然灾害,尤以1998年、1999年洪灾和2005年11月26日地震堪称历史罕见。由于党政部门对救灾工作十分重视,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号召社会各界援助和支援灾民重建家园,妥善安排灾民生活,使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社会稳定,灾民安居乐业。 1987年,境内江洲、狮子、城门、马回岭等地,因强风雪袭击造成大量民房倒塌和损坏。县政府下发自然灾害救济款22. 36万元。
关键词: 救灾 灾害管理

内容

1986-2005年,境内几乎年年发生自然灾害,尤以1998年、1999年洪灾和2005年11月26日地震堪称历史罕见。由于党政部门对救灾工作十分重视,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号召社会各界援助和支援灾民重建家园,妥善安排灾民生活,使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社会稳定,灾民安居乐业。
  1987年,境内江洲、狮子、城门、马回岭等地,因强风雪袭击造成大量民房倒塌和损坏。县政府下发自然灾害救济款22. 36万元。
  1994年4月,江洲、新洲因遭风灾,县党政领导立即赶赴灾区,现场组织相关单位开展救灾工作。县农行提供灾民生产、生活贷款30万元,县种子公司、县生资公司及时调运种子、地膜以解灾民燃眉之需。
  1998年夏,境内洪涝灾害肆虐。县委、县政府把抗灾救灾、恢复生产、生产自救、安排灾民生活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先后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组成的救灾指挥、灾民安置、倒房重建、复校复路复电等临时领导机构。全县抽调132名机关干部组成43个工作组,分赴农户逐一核查灾情;县民政机关干部兵分4路,深入各乡镇场查灾核灾、慰问重灾农户。县民政局将接收的捐赠款287万元、捐赠物资折款1300万元,根据灾情轻重全部下发至灾民手中。全县发放救济粮10850吨,救灾衣被55万件(床),其中棉衣被2.9万件(床)。由民政部门建灾民新村7个586户、分散建房3191户,共安排建房补助资金920万元,其中救灾建房款200万元,救灾捐赠款720万元。重建改造江洲、新洲、新塘、城门等地敬老院14所,共投资150万元,总建筑面积4787平方米。同时,卫生系统组织医疗、防疫、血防小分队47支200余医务人员,挨村挨户送医送药,抢救危重病人196人/次,诊治病人2.3万人/次,发放救灾药品折款219万元,分发漂白粉精片320箱、环境消毒药980千克;出动食品监测人员400人/次,监测饮食摊点700余处。
  1999年,新塘、新合等地耕牛、生猪感染“五号病”,马回岭遭龙卷风袭击,全县连降暴雨1月余,长江水位达22. 43米,境内灾情连发。县民政局先后4次派出15个工作组、60余人次,分赴9个重灾乡(镇、场)查灾救灾,下拨530万元,安排灾区群众生产、生活之需;并将“四海一家”援助的120万元赈济款,全部投入港口街镇茶岭新村建设。
  2003年,根据灾民自救能力大小实行分类救助,对倒房户、低保户、五保户、“三缺户”(资金、粮食、劳力)等特困户实行重点倾斜。全年下拨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95.2万元,其中年初下拨冬令救灾款22万元。
  2005年,县民政局发放地震自然灾害救济款2399万元,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354.7万元。县局民政救灾救济款物督查组,对各乡镇场救灾物资使用情况,进行督促核查,严格救灾专款专物专用,严禁平均发放,做到账册相符,公开公平公正。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