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双拥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98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双拥活动
分类号: E225
页数: 2
摘要: 1986-2005年,县内每年均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八一”建军节和春节期间,县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均组织慰问团,分批到当地驻军、武警部队,或举行军政团拜,或举行军民联欢会;各乡(镇、场)都组织慰问组,分别向烈军属、伤残军人进行节日慰问,或赠送春联、年画、肉食等物资,或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生活情况,听取意见和要求。
关键词: 拥政爱民 军民关系

内容

1986-2005年,县内每年均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八一”建军节和春节期间,县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均组织慰问团,分批到当地驻军、武警部队,或举行军政团拜,或举行军民联欢会;各乡(镇、场)都组织慰问组,分别向烈军属、伤残军人进行节日慰问,或赠送春联、年画、肉食等物资,或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生活情况,听取意见和要求。
  1986年春节前,县党政领导和劳动人事、商业、粮食、民政等部门负责人,分别对飞行团场站、县人武部、面阳山海军、武警中队、十里空后等驻县部队进行慰问,各赠价值人民币300元收录机1台。同时向每位伤、病员赠送慰问物品;县政府召开有驻军、烈军属、离退休老干部、退伍军人代表41人参加的新春佳节拥军优属座谈会,共叙节日情怀。1989年春节前,除开展慰问活动外,各乡(镇、场)均组织青年、妇女、民兵、学生,为烈军属、伤残军人、苏区老干部、老复员军人、五保老人打柴、挑水、搞卫生、代购物品。1991年,县政府根据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大会要求,进一步加强拥军优属工作的宣传、教育,立足基层,注重实效,积极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县活动。1992年8月10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武装部制订《九江县创建双拥模范县实施方案》、《九江县双拥工作职责》,成立九江县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全县先后成立优抚服务组18个、拥军优属服务小组261个。春节期间,全县组织35个慰问团、组,对7处域内驻军和1006户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共发慰问品4370件,办好事实事2136人/次(件)。是年,九江县被中共九江市委、市人民政府、九江军分区授予全市“双拥”先进县称号。1995年,在双拥活动中,为保证军人安心服役,先后优先安排官兵子女就业15名,子女优先安排入学入托18名,调整军属工种3人。县政府为部队修营房、建水井拨专款8万元;在抗洪抢险中,部队出动官兵2000余人次、车辆250台次,为抗洪抢险作出重大贡献。1996年,县政府在人民影剧院召开“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县主管领导带领相关人员走访慰问6位老红军家属,县粮食局等单位召开座谈会走访慰问复退老军人和烈、军属。在滨湖地区抗洪抢险救灾中,驻县部队出动官兵1500人次、车辆200台次,为灾区排除险情。是年,县粮食局、劳动人事局、沙河街镇和梅秀文等单位和个人在“双拥”活动中的先进事迹,受到中共九江市委、市人民政府、九江军分区通报表扬。
  1997年,结合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活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县政府召开“九江县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动员大会”。建军节期间,县政府领导发表电视讲话,县委、县政府在慰问驻县部队后,又将部队领导请到地方,进行座谈联欢,共叙军民情谊,各乡镇场分别开展慰问和座谈活动。县政府为全县6名红军失散人员,每人赠慰问金100元。1998年,在县城柴桑大道、庐山火车站、庐山大道树立永久性宣传牌,加大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力度。为1390户(人)老复员、病退、伤残军人每人发放棉被棉衣,毛毯或太空被各1床(件)。是年,域内发生特大洪灾,县政府慰问驻县抗洪抢险部队,并送慰问金和食品总金额6. 31万元,县直属部门送各种慰问品价款12.3万元,工商、商业部门为部队供应生活物资让利4.3万元,永安乡官湖村村民自发将鸡蛋、土豆一批批送往抗洪部队驻地,庐山站附近居民胡婆婆主动为御石料官兵烧姜水,自购凉席20床分发官兵纳凉休息,白华乡村民陈青松为抗洪部队送菜油50公斤、鸡蛋500个、活鸡20只、猪肉50斤及各类蔬菜若干。县委、县政府为死保永安大堤的8710部队特赠“请功匾”,以作纪念。抗洪部队官兵为使学生早日复课,为灾区学校搬桌移椅、打扫卫生。32361部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重新整修沙闫公路,使调运抗洪物资车辆畅通无阻。1999年,县政府制订《争创省、市双拥模范县实施方案》、《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关于‘爱心献功臣行动’实施意见》、《双拥公约》等,举办“双拥”图片展,制作“双拥”录像带,倡导军地双方办实事、办好事。2000年,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在全县开展科技拥军活动,以政府为主导,以科技密集型单位为依托,以广大群众和科技工作者参与为基础,根据驻地部队科技强军的需要和地方科技拥军的现实条件,采取军地对口结对,专题协作,双项服务,互传科学知识和技术。是年,组织3名农艺师到驻军某地传授种植技术,收到良好效果。2005年,县委、县政府于建军节前后,在全县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向全县在乡老红军战士、在乡西路军老红军战士、红军失散人员和老复退军人及老烈属献爱心,分别送上慰问金、慰问品。沙河街镇东风村老红军陈凤英接过县长送来慰问金4000元,激动不已,一再表白:共产党没忘记我,人民政府没忘记我。同时,开展拥军活动,有关单位向部队共送图书12560册、电脑7台。县消防中心营房建设无基地,县政府承担土地征用费,通过协调,划拨建房用地0. 33公顷。
  拥政爱民1986年,县人武部成立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武装部政委任组长、副部长任副组长,军事、政工、后勤科各抽调1名干部为小组成员。“双拥”领导小组积极协调和组织驻县部队、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广泛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密切军民、军政关系,为人民武装和民兵预备役全面建设提供坚强后盾。全县驻军单位中团以上部队均成立“拥政爱民、科技助民、军民共建领导小组”,营、连单位建立以科技助民和军民共建为主要内容的拥政爱民服务队,至2005年,驻军单位共建立拥军爱民服务队937个。1992年开始,县人武部在全县农村民兵中广泛开展“三户”(科技兴农高产户、多种经营示范户、扶贫帮困模范户),在城镇民兵中广泛开展“三兵”(企业生产当尖兵、弘扬美德当标兵、维护治安当卫兵)和“三建二扶一发挥”(建设平安社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扶贫帮困、扶教助学,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突击队作用)活动。2000年底,在“三建二扶一发挥”作用助推下,全县涌现科技兴农高产户1170户,多种经营示范户890户,扶贫帮困模范户2075户。当年,江洲镇人武部被市委、市政府、军分区表彰为“三户三兵”双十佳先进单位。驻县部队及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每遇旱情时,均及时组织民兵高炮分队实施人工增雨,1986- 2005年,共实施人工增雨作业28次,有效缓解旱情,帮助农民增收。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