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预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941
颗粒名称: 火灾预防
分类号: D035.36
页数: 2
摘要: 根据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县内火灾预防重点是做好防火宣传、防火检查、防火设施和装备的配置、重点防火单位的管理。 1986年,县消防大队利用报刊、电台、电影、电视、宣传画、宣传栏、举办图片展览、演出文艺节目等形式进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监督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规和防火、灭火知识以及灭火逃生技能,讲解各种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和保养知识,并用重大火灾事故的案例进行剖析宣讲。1990年后,每年开展一次“11·9”消防安全宣传日活动。
关键词: 消防管理 火灾

内容

根据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县内火灾预防重点是做好防火宣传、防火检查、防火设施和装备的配置、重点防火单位的管理。
  1986年,县消防大队利用报刊、电台、电影、电视、宣传画、宣传栏、举办图片展览、演出文艺节目等形式进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监督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规和防火、灭火知识以及灭火逃生技能,讲解各种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和保养知识,并用重大火灾事故的案例进行剖析宣讲。1990年后,每年开展一次“11·9”消防安全宣传日活动。1995年6月15日,举办为期2天的全县消防运动会,以此推动、普及灭火技能训练。1997年11月9日,组织全县各单位法人代表、防火负责人参加的“百人消防知识”考试,提高各级领导防火知识和消防意识,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增强消防法制观念,进一步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
  县防火安全委员会每年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对象,抽调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检查组,在元旦、春节、五一、国庆、棉花入库等时节,深入重点防火单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2004年9月,县政府在全县57个消防重点单位集中开展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采取单位自查自改、行业或系统主管部门复查、领导小组检查、政府挂牌督办等程序,对火灾隐患依法责令整改,并层层签订整改责任书,消防部门跟踪督办。
  1986年,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增配1辆消防指挥车。1990年,在营房区内建立30米高的消防训练塔,并先后添置、更新消防水带、水枪、水带挂钩、水带包布、分水器、直流水枪、开花水枪、泡沫水枪、滤水器、单人梯、异性接口、双人梯、地下消防栓扳手、地上消防栓扳手、吸水管、护桥木、消防铲、小板斧、登高梯等随车器材和灭火用的呼吸器、防化服、隔热服等消防队员防护设备。在县城柴桑大道、庐山大道、柴桑市场、老街、居民密集区、学校、宾馆等公众聚集地方,逐年安装市政消火栓16个。在党政机关大院、重点企业、驻县单位、商贸中心、影剧院、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学校等处分别安装灭火器、消火栓。商场、粮库、轧花厂等还修建消防水池,配置消防器材和防火标志。大型客车、特种车安装小型灭火器。县消防机关经常上门检查、维修、调试、指导使用,保持消防设施、器材的完好状态。
  1998年,根据公安部制定的消防重点单位标准,全县列为二级消防重点保卫单位14个。2005年5月19日,根据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江西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对全县二级消防重点单位进行调整,列管56个二级消防重点单位。列管的重点单位,逐级签订“九江县消防安全目标责任状”,层层落实防火责任和岗位责任制,配置消防器材,实行定期检查,完善“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落实、接受监督”的消防管理机制。
  在重点管理中,加强对突发自然灾害的消防管理。1998年8月,县江新洲大堤溃决,县消防部队派出消防官兵驻守江新洲大堤,设立14处防火报警点,送发防火须知,配置灭火器材,组织自防自救的义务消防队,指导灭火演练,检查防火安全,确保灾区无火灾。县消防大队“98抗洪”中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