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治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925
颗粒名称: 水上治安
分类号: D631.41
页数: 2
摘要: 1986年,县内水上治安由县公安局治安科负责。1990年1月5 -12日,根据省政府部署,在鄱阳湖区域内开展一次整治湖区治安、打击严重犯罪的“901”行动。县政府成立行动领导小组,县公安局抽调治安、刑侦、林业公安、沿江4个派出所的干警和市县航监等部门共35人参加行动,共清查岸边路边旅店4家,检查过往船只74只,对60人进行治安罚款和警告。4月30日,部署赤湖、永安、赛城湖、江州4个沿江地区集中打击“水盗”专项斗争。
关键词: 治安管理 基层组织

内容

1986年,县内水上治安由县公安局治安科负责。1990年1月5 -12日,根据省政府部署,在鄱阳湖区域内开展一次整治湖区治安、打击严重犯罪的“901”行动。县政府成立行动领导小组,县公安局抽调治安、刑侦、林业公安、沿江4个派出所的干警和市县航监等部门共35人参加行动,共清查岸边路边旅店4家,检查过往船只74只,对60人进行治安罚款和警告。4月30日,部署赤湖、永安、赛城湖、江州4个沿江地区集中打击“水盗”专项斗争。7月10日,公安部部署“打流窜、挖团伙、追逃犯、捣黑窝”的全国严打“水网行动”,水上公安分局对停靠在县境内水上的船只、渔民进行调查摸底,对身份不明、形迹可疑人员进行审查,对县境内的滩地、草洲和水上旅店进行清查,对水上的“黑人”、“黑户”、“黑船”逐一进行登记,从中发现流窜犯和逃犯。
  1991年6月,水上公安分局成立后,管理全县涉水单位7个乡镇(场)、25个自然村、14个码头、24个渡口、7条水运短途客班线、14个水边货场和1个重点消防单位。12月,对全县国营、集体、个体所有从事生产、运输和其他用途的无编号的各类船舶(含小划船、特种船)统一进行登记、发证、挂牌、喷字、保险。对常年在水上从事生产作业、年满16周岁的人员,发给“船民证”。对临时(包括轮换)到水上从事生产作业的,不论县境内、外的人,均办理“临时船民证”。
  1993年、1995年,先后两次对全县农业、副业、渔业、渡口等450只船舶进行清查、丈量、检验、编号、发证。
  1996年5月30日,县政府发布《关于做好清理、取缔“三无”船舶工作的通告》,水上公安分局与交通、航监、港监部门合作,对县境无船名船号、无船籍港、无船舶证书的“三无”船舶进行清查登记,对54艘“三无”船舶下发整改通知书。对渡船实行“定人、定船、定渡口、定载重量”和“超载不开、风(雾)大不开、渡工不在不开”的管理制度。是年,在长江流域和赤湖、赛城湖开展以“查隐患、缴凶器、除水霸、保安全”为主要内容的水上安全检查12次,水上巡逻312次,查出水上治安案件20起,船舶登记发证80份。配合农业、渔政部门开展打击猎杀候鸟等野生珍稀动物和“电、毒、炸”非法捕鱼的专项整治行动。
  1997年,水上出警2756人次,出动船艇276次,检查各类船只887艘,人员2148人,查出无证人员664人,其中无身份证160人、无船民证504人。
  2002年,针对一些涉恶势力在县境长江航道地段非法采砂,威胁长江大堤安全,水上公安分局先后出动警力500人次,查处非法采砂案件79起,治安拘留23人,没收违法所得30万元。
  2004年,全县核定渡口34个,办理“船民证”99份,“临时船民证”90份。
  2005年6月1日-9月10日,省公安厅部署在全省水域开展“夏季风暴”治安专项整治行动,县水上公安分局先后缴获非法采砂船2艘,破刑事案件2起,抓获团伙犯罪嫌疑人2人,其中网上通缉“6·18”非法持有枪支主犯1人。
  2005年底,全县水域共有船舶114条。其中长江流域船舶88条,分别为货船67条,客渡船7条,车渡船2艘,快艇2艘,木质小渔船10条;内湖水域船舶26条,分别为客渡船2条,车渡船1艘,快艇3艘,木质小渔船20条。共核发“船民证”196份、“临时船民证”210份。实现连续22年渡运安全无事故。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机构

水上公安分局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