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交易执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590
颗粒名称: 公平交易执法
分类号: F014.3
页数: 2
摘要: 1986年,市场监督管理在坚持开放搞活的同时,加强经济检查,打击投机倒把等违法违章行为。全年查处违法违章案件98起,其中投机倒把案12起,千元以上大案7起。共罚没金额33869. 21元,没收粮票2338.5千克,查获倒卖物资钢材16. 15吨、汽车2辆、煤油20. 34吨、柴油5.54吨、木材10.8立方米、化肥60吨。1987年9月,国务院颁布实施《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县局依法重点制裁1 1种投机倒把行为。共查处投机倒把和违法违章案件84件,其中投机倒把案件24件;查处千元以上大案3件,罚没金额1. 22万元。1989年,查处各种投机倒把违法违章案176件,其中非法获利万元以上大案1件,罚款5. 75万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2. 76万元。
关键词: 交易 需求

内容

1986年,市场监督管理在坚持开放搞活的同时,加强经济检查,打击投机倒把等违法违章行为。全年查处违法违章案件98起,其中投机倒把案12起,千元以上大案7起。共罚没金额33869. 21元,没收粮票2338.5千克,查获倒卖物资钢材16. 15吨、汽车2辆、煤油20. 34吨、柴油5.54吨、木材10.8立方米、化肥60吨。1987年9月,国务院颁布实施《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县局依法重点制裁1 1种投机倒把行为。共查处投机倒把和违法违章案件84件,其中投机倒把案件24件;查处千元以上大案3件,罚没金额1. 22万元。1989年,查处各种投机倒把违法违章案176件,其中非法获利万元以上大案1件,罚款5. 75万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2. 76万元。
  1990年,全县先后集中组织4次大规模“打假”活动,检查企业、个体工商户2223户。查处有经销假冒伪劣商品企业、个体工商户383户,假冒伪劣商品金额6万余元,其中销毁假冒伪劣商品货值4. 05万元;查处违法违章案件94起,罚款6570元。1991年,查处违法违章案14件,其中投机倒把案11件,伪劣商品案3件,共罚没金额11万元。1992年,查处投机倒把案23件,罚款7万元。其中城郊工商所查处假汾酒案5件,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大案1件。
  1993年,以工商所为单位,每季开展1次“扫假”活动,以局为单位,半年开展1次“扫假”专项斗争。全县共查处假冒伪劣商品计原值4.4万元,并对假冒伪劣商品进行曝光和公开销毁。同时,受理消费者投诉54件,处理率l000-/o,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374.9元。同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式实施,为鼓励保护公平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县局重点开展查处除部门垄断和地方封锁以外13种不正当竞争行为。199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施行,县工商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对侵害消费者行为追究行政责任。是年,先后开展4次“扫假”专项治理,查处假冒伪劣商品原值1.5万元。查处投机倒把案1件,罚没金额3.4万元;查处其他违法违章案137件,罚没金额55257元。受理消费者投诉84件,处理率达9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47. 56元,1995年,查处违法违章案21件,其中投机倒把案15件、违反产品质量法案件1件、违反进出口管理规定案3件、非法经营案2件,案值61万元,其中案值10万至30万元大案3件。罚没金额19. 22万元。查处假冒伪劣商品原值1.5万元,查处劣质化肥80吨,受理消费者投诉5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169元。
  1996年,县工商部门会同县纪委、县医药管理局、县卫生局集中对县内6个单位的药品、医疗器械购销活动进行检查,查处收受回扣不正当竞争案件1件,罚没金额5万元,立案查处违法违章案件11件,罚没金额7150. 41元。1997年,县局开展公平交易执法年活动。7月,按照《九江市1997年整治药品回扣违法行为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县卫生局组织系统内21个有关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县工商局、监察局、审计局、检察院组成联合检查组,重点检查7个医疗单位,查出收受药品回扣11万元,全部没收上缴财政。
  1998年,根据国务院《粮食收购条例》,重点整治个体工商户私自收购、非法渠道进货等扰乱粮食收购交易秩序。先后3次集中力量对全县11家国有、个体、私营粮食加工企业和194户粮食经营网点进行全面整顿,重新核发营业执照。查处非法收购经营大米案4起,没收非法收购大米900千克、稻谷1000千克,罚款4584元。同时,查处非法收购棉花案4起,罚没款2.6万元;查封国家明令淘汰的皮辊轧花机43台。
  2000年3月,按照国家禁止传销要求,依法查处江西兴康经贸有限公司进行非法传销,依照《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暂扣办公用品,吊销企业营业执照,教育疏散参加活动人员210人,当事人和法定代表人朱茂湘等逃匿。同年11月,县工商、县公安、县武警等单位联合出动115人分兵3路,驱散在县城内参与传销人员187人,收缴“和和鳗精”保健品130盒、宣传资料50本。是年,为严格把好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经营关,检查取缔34家烟花爆竹非法经营者和5家地下生产窝点,收缴各类生产工具28台件及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价值5万元。2001年,县工商局清查取缔非法生产的鞭炮、汽水、洗发剂、生猪屠宰、红酒生产加工地下窝点5个;查处假冒厂名厂址糖果厂1家,捣毁非法传销窝点1个、驱散传销人员68人;查处县内5个医疗单位药品回扣金额22. 53万元。
  2002年,查处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九江县营业部非法支付6所学校代理费2. 48万元的商业贿赂行为,依法处以罚款。开展“五小”企业整治,取缔小炼钢厂4家,收缴废旧钢铁20余吨。查封非法生产卫生纸窝点1个,查封伪造产地卫生纸100件。立案查处违法违章案99件,罚没金额36.9万元。处理消费者投诉39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286元。2003年,取缔“地条钢”生产企业6家;立案查处违法违章案件55起,其中案值30万元至100万元大案1件,罚没款入库16. 33万元。
  2004年,查处陈化粮用于食品加工、销售(含私营企业、学校食堂餐饮)案7件,没收陈化粮大米1.3万千克,并给予罚款。查处九江市城区县光华开发区内九江马狮商厦百货有限公司不正当有奖销售案,案值7万元,并依法给予罚款。是年,试行商品质量准入制度,重点督促县内超市、批发部建立食品索证、索票制度,履行进货验收法律责任。各工商分局与504户食品经营户,签订食品安全经营责任状。县城农贸市场内,利用便携式检测箱,开展肉品质量、蔬菜残留农药项目检测。2005年,县局与8个基层分局、各分局与片管员分别签订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状,8个分局签订的食品安全经营责任状有530户。从而建立和健全一系列食品质量监管制度。对重点市场、大中型超市、批发部督促其推行进货验收、索证索票、城区鲜肉凭证销售、“两账一卡承诺”、不良行为公示、不合格食品退市、食品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等制度。重点食品经营企业实行准人制占总数560-/0,大中型超市实行准入制占总数72%,其他食品经营企业实行准入制占总数39%。全年利用检测箱检测食品115批次,销毁干菜138千克,下架豆制品120千克,收缴过期饮料840瓶、劣质冰袋240千克、小食品850袋。按照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监测办法,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依法抽样送检食品13批次、农资28批次、家电16批次、饲料3批次、全新饰品9批次、铝合金塑钢6批次,立案查处不合格商品质量案12件,罚没资金5万元。按照市、县政府关于红盾护农维权进村实施方案,在全县113个行政村设立12315红盾维权点,聘请联络员113名,网络覆盖全县。受理消费者申诉、投诉举报76件,办结7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 48万元;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128件,其中不正当竞争案l件、商标违法案1件、产品质量违法案30件、食品违法案8件、广告违法案5件、其他83件。2000 - 2005年,核发“江西省粮食市场交易资格证”210份、“江西省粮食市场收购资格证”18份、“江西省粮食市场运输资格证”26份,查处非法收购销售粮棉案39起,取缔无照经营13户,查封非法轧花车间5家。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