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墟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465
颗粒名称: 传统墟日
分类号: K892
页数: 1
摘要: 马回岭庙会为县内唯一的传统墟日,地处赣北星子、德安、九江三县交界处。每年农历二月初四举办庙会,方圆几十里的乡民都要到这里赶庙会。马回岭庙会始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原址位于马回岭镇马头村荆林街,历史上那里曾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庙,每年春耕开始之前,远近朝香者络绎不绝,来庙里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关键词: 风俗习惯 风俗史

内容

马回岭庙会为县内唯一的传统墟日,地处赣北星子、德安、九江三县交界处。每年农历二月初四举办庙会,方圆几十里的乡民都要到这里赶庙会。马回岭庙会始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原址位于马回岭镇马头村荆林街,历史上那里曾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庙,每年春耕开始之前,远近朝香者络绎不绝,来庙里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早先人们只是在这里卖些宗教活动用品,随后是商贩趁机摆摊设点,供应饮食、茶点。后来人们又将家里多余的农副产品拿来与人交换需要的东西,且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到县内县外数十里的乡民都将自家的农副产品送到这里来换取一年所需的东西。开始是原始物物交流形式,后来慢慢演变成商品买卖,沿袭为传统的墟日。新中国成立后,马头村荆林街已经无法容纳万人赶庙会,这才转移到现在的马回岭集镇,时间由二月初四一天延续到二月初六三天。“文化大革命”时期庙会被取缔,改革开放后又重新恢复。
  1986年,马回岭庙会期间,入墟交易的有皖、鄂、赣3省周边市县及九江市内10多个县市区的国营、集体商人和周边村镇的个体商贩、居民近4万人,经营项目有耕牛、仔猪、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以及竹木家具、百货布匹、文化用品、南北杂货、家用电器、五金化工等近万种,3天成交额达20余万元。
  2005年,马回岭庙会人墟人数已发展到7万人次,临时摊位千余个,商品种类数万余种,商品成交额达200余万元,比1986年增长10倍以上。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