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农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445
颗粒名称: 化肥农药
分类号: S143
页数: 1
摘要: 化肥农药等农资由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及基层供销社经营。1986 - 1988年,是农资商品货源紧缺、供需矛盾突出时期,除棉花、稻谷外,其他农副产品奖售化肥全部取消,国家计划分配化肥严重不足,加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用肥投入增加,市场一度供不应求,县生资公司派员进驻生产厂家积极组织计划外化肥。
关键词: 化学肥料 农业化肥化

内容

化肥农药等农资由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及基层供销社经营。1986 - 1988年,是农资商品货源紧缺、供需矛盾突出时期,除棉花、稻谷外,其他农副产品奖售化肥全部取消,国家计划分配化肥严重不足,加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用肥投入增加,市场一度供不应求,县生资公司派员进驻生产厂家积极组织计划外化肥。化肥价格实行平、中、议三种价格。全县3年累计供应化肥79627吨、年均26542吨,农药759吨、年均253吨,农膜129.3吨、年均43.1吨。1989年,根据1988年9月28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的决定》,县供销社对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以县生资公司统一组织货源,各基层社从生资公司进货。并成立县农资专营领导小组,每年对全县农资市场进行一次清理整顿,取缔非法经营,收缴假冒伪劣商品。至1992年,全县4年累计供应化肥131689吨、年均32922吨,农药1188吨、年均297吨,农膜410吨、年均102.5吨。1993 - 1998年,先后根据国务院1992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经营管理的通知》和1994年《关于改革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的通知》精神,农资商品实行“一主两辅”的经营渠道。供销社为农资经营主要渠道,工厂和农业三站(农技站、植保站、土肥站)为辅渠道,同时取消价格“双轨制”,实行计划内外综合差价和一县一价。基层社和农资公司增多网点提高服务质量,坚持送货上门,淡季储肥、服务到田间,农资市场基本稳定。全县6年累计供应化肥231384吨,年均38564吨;农药1086.6吨,年均181.1吨;农膜599.1吨,年均99.8吨。1999年,农资市场全面放开,企业改制,集体经营网点转为职工个人租赁或挂靠供销社个体经营。2002年3月,农资公司破产。2004年,县供销社成立农资行业协会,协会会员79户;县农资公司两名职工组建九江县昌利农资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农资市场,发展连锁经营店48家,加盟店57家,次年,销售化肥24365吨,其中尿素7285吨,农资市场占有率87%。在淡季储肥中,县政府给8万元贷款贴息的优惠政策,全县农资供应及时,价格统一,市场稳定。2005年,全县销售化肥28020吨,农药103. 15吨,农膜22. 06吨。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