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41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电信
分类号: F62
页数: 6
摘要: 1986年,县邮电局内设办公室、财供股、电信股、邮政股。下设黄老门等13个邮电(政)支局所。1989年2月,电信股农话业务划出另设农话股,增设第三产业办公室。1991年5月18日,新建的邮电通信综合生产楼正式启用,局管理机构则从柴桑路74号迁至新楼(柴桑路65号)办公。1995年12月.撤销第三产业办公室和农话股,成立劳动服务公司和电信装机工程公司。是年,县邮电局内设机构为办公室、财供股、邮政股、电信股、劳动服务公司、电信装机工程公司,下设分支机构为黄老门、马回岭邮电支局和岷山、新塘、新合、赛城湖、港口、永安、赤湖邮电所,狮子、江洲、新洲邮政所。
关键词: 电信 邮电经济

内容

1986年,县邮电局内设办公室、财供股、电信股、邮政股。下设黄老门等13个邮电(政)支局所。1989年2月,电信股农话业务划出另设农话股,增设第三产业办公室。1991年5月18日,新建的邮电通信综合生产楼正式启用,局管理机构则从柴桑路74号迁至新楼(柴桑路65号)办公。1995年12月.撤销第三产业办公室和农话股,成立劳动服务公司和电信装机工程公司。是年,县邮电局内设机构为办公室、财供股、邮政股、电信股、劳动服务公司、电信装机工程公司,下设分支机构为黄老门、马回岭邮电支局和岷山、新塘、新合、赛城湖、港口、永安、赤湖邮电所,狮子、江洲、新洲邮政所。
  1998年9月8日,电信与邮政分营,县邮电局分为电信局、邮政局。原邮电局在职职工138人,分至电信局84人;离退休职工79人分到电信局46人。是年,电信局内设机构为行政办、市场经营部、财务管理中心、工程维修中心、装机工程公司。下设马回岭、黄老门、岷山、狮子、新合、新塘、赛城湖、港口、城门、赤湖、永安、江洲、新洲等13个电信所。1999年6月16日,根据上级要求,移动通信和无线寻呼业务从电信局剥离,另立县移动通信公司。电信局专营固定电话、电报等有线通信业务。2004年,电信上市,县电信局更名江西省电信有限公司九江县分公司。2005年,公司内设综合办公室、维护安装部、营销部,下设狮子、城门、赤湖、永安、港口、黄老门、岷山、新塘、新合、涌泉、长山、赛城湖、马回岭、江洲、新洲等15个电信所,有在职员工58人,劳务工47人,退休(含内退)员工50人。
  网络电报网络 1986年,县内开通沙河至九江市区电报电路1条,县至农村支局所以电话话传通报。1995年底,县出口电报直接进入南昌256自动转报网,通过九江四线载报转接。县到分支机构仍属人工电路,由报务员抄转。县内无线电台与九江等地亦开通电台联络对话,使用的是15瓦小型单边带XDDZB收发机,仅进行日常会晤联络及供特殊情况下专用。是年,随着数字程控电话的开通,住宅电话不断增加,电报业务逐年下滑,电报网络随之减少。2005年,仅县至市局电报网络尚存,供急需之用,其余均已淘汰。
  电话网络分长途电话网络、城市电话网络、农村电话网络。
  长途电话1986年,县内使用省邮电科研所BB -1半拨电路4条,连通县至九江市城区线路24条,开通14条,实际使用12条。1989年3月,县长话进入全国自动网。同年,开通沙河至南昌、沙河至德安、沙河至永修长途电话电路。1993年5月23日零时,县程控光纤通信正式开通。自此,县内用户可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通话交往。而长途电话电路即改为市长中继电路,放开长话直拨权,全县所有程控电话用户,均为长途有权用户。1995年,县至九江长途局来去中继电路均为45路。2005年,县局已与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电话业务。
  城市电话 1986年,有杆路20. 28公里,电缆9. 846皮长公里。1987年,因长话、市话、农话合一,原市话五席共电复式交换机多被长话占用,于是县局投资增加两个坐席。是年,市话扩容100门,交换机总容量为700门,实占637门。1991年,市话交换机爆满,且设备老化、电气性能下降,影响通讯质量。1993年,县程控电话开通,已满足客户需求。1995年,县与九江市局来去话中继电路60路,市话容量1万门,市话用户3898户,市话线路总长107皮长公里,其中架空明线99皮长公里,管道电缆8皮长公里。2003年,新增无线市话容量3000线,基站27个,网吧光纤15条,同时完成“金税”、“公安交警”、“客户响应”等专线工程。2005年,开通程控交换机容量71367门,光缆472. 52皮长公里,IC卡公用电话1775部,201电话136部,数字数据网用户端口34个,本地网至长途交换机中继电路149条。用户固定电话机20940部,来电显示15400部。
  农村电话20世纪80年代,从县城至各乡、镇、场电信网络使用多路载波、特高频。1986年,沙河至江新洲使用3JDD-4A三路特高频无线载波电话机,沙河至马回岭使用单路B845C载波机和单路B846C载波机各1套,沙河至毛桥专业户单路B845C载波机1套。90年代,架设电缆、光缆、纤芯,由磁石人工交换机改为人工电子自动交换机,进而更新为数字程控系统。1993年底,县内农村共开通7个端局3296门程控电话,其中赛城湖和赤湖端局各为384门;永安、港口、新塘、黄老门等端局各为512门,江洲端局480门。线路通达是新塘线路通往长山、涌泉、新合,黄老门线路通往马回岭、岷山,县局直通狮子、城门、沙河街镇、沙河乡等。1995年县城至江洲、赛城湖、赤湖、港口、永安、新塘、黄老门、十里铺、赛阳来去话中继电路均为15路。2000年,全县农村程控交换机总容量22000门,农用电话17000部。2002年,完成杆线和接入网工程有涌泉、狮子、岷山、黄老门等乡镇;完成扩容、动力环境监控和无线市话工程有黄老门、新合、赛城湖、永安、城门、马回岭等乡镇,增加交换机容量5000线。2003年县局投资799.6万元,其中线路投资605万元,对长山、马回岭、江洲、新洲、涌泉、新塘、新合、城门、赤湖、港口、狮子、赛城湖、黄老门及县城周边乡村线路进行扩容;设备投资194.6万元,新增交换机容量44000门,ADSL容量632线,新开通港口、新合、新塘、江洲、黄老门、马回岭和赤湖等乡镇网点宽带业务。2005年,全县16个乡镇场、104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社区)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农话程控交换机总容量42921门,较1993年增容39625门,乡村村民电话用户34685户,201卡电话120余部,来电显示用户12044户。
  设备电报设备1986年,县邮电局报房使用汉字自动译码终编机和自动译码电传机各1台。1987年,新购置BHC83C型电报机1部。1990年6月,县局报房使用55型电传机2部,汉字自动译码电传电报机1台。1991年,新购BQ0901载报机1部。1992年,购置CETT型桑达电传机1部。1995年,县局报房使用的无线收发报机为单边带15瓦SDDEB无线电台。因程控电话和网络通信之普及,电报业务量骤减,设备无需更新。2005年,县局仅存一台无线电台存放在综合机房,以备突发事件时紧急联络之用。
  长话设备1986年,县邮电局使用的是江西省邮电科研所生产的半自动拨号设备。1987 -1992年,长途坐席设3台,其中1台为记录台,来去长途线路14条。1993年5月- 2005年,县内全部开通程控电话,长话实现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
  市话设备1986年,市话使用的是复式交换机,管线设备为用户杆路长13公里,其中水泥杆路7公里,架空明线13对公里。出局用户电缆11皮长公里,用户线500对。1993年5月,开通程控电话,配备比利时产S-1240型3000门数字程控交换设备。1995年4月,增容7000门。程控电话开通后,用户逐年增加,设备亦随之增大。2005年,县局除原备有的S-1240型数字交换设备外,还有华为公司生产的C&C-08数字交换机,市话交换容量21000门。
  农话设备1986年,全县农话交换机总容量为940门,载波中端机8部,杆路总长156. 52杆千米,中继线杆路132. 22杆千米,中继线条长381. 38皮长千米。1990年,将县局大桥、周岭、新港3个邮电所划归九江市局,县农话交换机容量尚存540门,载波终端机3部,杆路总长度144杆千米,中继线杆路119杆千米,中继线条长343皮长千米。1995年,全县农村共设7处程控电话端局,其程控交换机设备,赤湖、赛城湖所安装的是西德生产的JD-50型程控数字交换机,新塘、永安、港口所和黄老门支局安装的是中兴公司生产,的ESl-2000型程控数字交换机,江洲所安装的是九江冠宇数字交换机。各支局(所)配备安装配线架(每套600回线)、30路光端机各1套,空调机(双线大卡)各2台。同年,全县农话中继线由明线全部改为光缆,使用中天光缆厂和武汉科学院光缆厂生产的束管式光缆,到赤湖、港口、永安等端局31千米,到新塘端局17千米,到黄老门端局借用南九长途光缆中开口的芯线。2005年,全县农话设端局7个,拥有交换机容量40000余门,束管式光缆109千米,双线大卡空调机14台,配线架、光端机各7套。
  电源设备 1986年,县邮电局备有24瓦柴油发电机组2部,直流电瓶2套。1993年5月,为柴油发电机组配备交直流电瓶、整流器、蓄电池等。1995年,县局拥有电源设备是DRJ12型交流配电瓶1套、DP208型直流配电瓶1套、DZY02型整流器2套、DP013型直流配电瓶l套、D2603型整流器2套、DP971型低压电瓶1套,DP002型柴油机电瓶1套、90CF752型柴油发电机组2套、CCMC型蓄电池及CCM型蓄电池各2套;农村各程控端局,均配有南柴生产的12千瓦柴油机组1套,并配备湖南桃源生产的100安时免维电池和30A48V型整流器。1998 - 2005年,由于供电部门电源较稳,电信电源设备只留作急需和突发情况时备用。
  维修设备1986年,县局维修仅靠手摇查线机和万用电表之类的一般仪表。1988年,县局购置QJ45型万用电桥1台,武汉产QF67311型振荡器和QP37411型显屏电瓶表各1台。1989年,县局购置上海产QA8671振荡器和QP3731型显屏电瓶表各1台,添置QP6701杂音测试器、SB-14型示波器、QF869-I型载波振荡器和QB307频率、时间、计数器等。1993年4月,县局配置QGG06-W型光功率计1台、DS-I型保安单元测试仪2台、JC20-300KHZ综合测试仪1台,为各支局所机务员、线务员配备数字万用表各1块。2005年,县局有振荡器1台、显屏电瓶表3台、光功率计1台、测试仪3台、数字万用表35块。
  业务电报 1986年,出口电报21565份,进口电报23758份。1989年,出口电报28825份,进口电报30659份。1992年,出口电报27073份,进口电报30260份。1993年后,因域内分别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通信电话业务,电报业务量日渐减少。1999年,县局将电报房和电报营业窗口合并,仅留1名技术人员处理急需电报转发业务,年均电报不足百份。2002年,停办公众电报业务。
  无线寻呼1993年8月18日,县局自办188台开通无线寻呼业务;11月28日联网进入九江市局127台。凡在浔阳区、庐山区、庐山等区域,只需10 -15秒钟即可接通信号。县寻呼机的寻呼号段为8150000 - 8159999,用户使用的显示机,亦称BP机。当年发展无线寻呼用户85户。1994年,增建无线寻呼基站2个,增加无线寻呼系统容量8000户,全县无线寻呼用户690户。1998年,无线寻呼基站增至8个,域内覆盖面达100%,无线寻呼用户1891户。1999 - 2005年,因移动通讯逐步普及,传呼业务渐被淘汰乃至取消。
  长途电话 1986年,长途电话业务仅有BB-1半拨电路4条,当年通话张数为94429张。1993年,因程控光纤通讯正式开通,长途线路改为市长中继电路方式,开放长话直拨权,所有程控电话用户均为长途有权用户,全年通话张数为733624张。2005年,县局已与19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电话业务,通话次数为1089次。
  市内电话 1986年,城区市内电话用户352户。1993年,域内程控电话开通,农村电话结束使用共电、磁石电话历史,市话开展长途直拨、热线服务、三方通话、闹钟服务、来电显示等14项新业务功能。是年,市内安装单机电话1029部,其中私人住宅电话588部,单位办公电话424部,街道公用电话17部。1994年,域内程控电话号码由6位数升至7位数,即在原号码之前加“6”,全县8个端局(含县局),其号码为县局681XXXX,赤湖683XXXX,赛城湖684XXXX,港口695XXXX,永安675XXXX,新塘696XXXX,黄老门677XXXX,江洲678XXXX。长途区号即九江市所辖县区统为“0792”,市辖县区内通话无须拨区号,即可挂接。是年,县城累计装机2110部,其中私人住宅电话1590部,县局街头营业公用电话36部,行政、事企业单位电话484部。1995年114自动查询开通,结束以往人工长途、人工查询历史。同时开办和推出来电显示、转移呼叫、闹钟服务、热线服务、会议电话、遇忙回叫、免打扰、三方通等多种电信服务项目。1998年,电信相继推出“合家欢”、“全家福”套餐业务。“合家欢”即将家庭固定电话与小灵通合账消费,其家庭固定电话与小灵通互相通话不计费,使用户享受优惠。“全家福”即将家庭固定电话、宽带、小灵通3项中国电信主要产品进行捆绑经营,统一计费,3者之间互话不计或少计费用的让利服务方式。并在城区推行电信卡业务,客户只需到电信营业厅购买IC卡,使用时将IC卡插入无人值守的公用电话,即可直拨所需要的对方电话,通话费直接从IC卡上自动扣除,并同时显示卡上余额。2000年,县电信推荐160百事通、121天气预报、互动电视、家家乐、农家乐、800等系列增值业务。160服务热线囊指交通、房产、维修、生活、购物及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信息,具有人工、自动、呼转等多种信息查询方式;121天气预报,用户只要拨打121即可获得3 -5天的天气预报,以及各省会城市、主要旅游景点的天气情况,还可提供中国黄历、天文天象、农业气象等信息;互动电视是电视台与电信合作开发的娱乐项目,用户利用固定电话、小灵通拨打热线,并根据电视台播放的节目内容点播歌曲、小品、戏曲或相声等;800业务为集中付费业务,即主叫用户使用800业务时,可接通到被叫用户在申请时指定的电话上,对主叫用户免收通信费,而由被叫用户集中付费。2005年,市话装机容量为21152门,市话用户16199户。
  农村电话1986年,域内使用ZM206环路载波机2套6路,开通各乡(镇、场)电话电路。1990年,农话用户336户。1995年,农话装机1651户。1997年,赛城湖、永安、港口、赤湖4个交换点各扩容500门,新增马回岭、新合2个交换点,容量各为500门,县局增加1个农话汇接局。1999年,新增城门、新洲、涌泉、岷山4个交换点,容量各为512门。2005年,全县农话交换机总容量为41936门,农话用户为35132户。
  数据通讯1996年,启动数据通信业务,并给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数据业务分基础业务,含分组交换、数字数据、中继等。拨号上网业务,通常有163、169、8163拨号上网及ISDN“一线通”上网方式。2002年5月,开通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环)即宽带上网业务,可为用户提供上行最低640KBIT/S,下行高达8MBIT/S的传输速率,用户通过普通电话线,就可享受高速上网乐趣。2005年,全县共有宽带用户3331户。
  小灵通2002年,域内开通小灵通通信,建小灵通基站18座。小灵通亦称无线市话,简称PAS,是新型个人无线接人系统,采用先进的微蜂窝技术,将客户端以无线方式接入本地电话网,使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电话不再固定在某个位置,可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使用,随时随地接听,并可拨打本地、国内、国际电话,某些机型还可上网、发短信息。2003年9月,在马回岭、赤湖、赛城湖等地建基站,开通小灵通业务。2005年,全县共架设小灵通基站120座,容量为10026线,小灵通用户6783户。
  资费电报资费 1986年,电报资费以字数计算,每字为0. 07元,加急加倍。1988年1月6日,根据邮电部收费标准,礼仪电报资费由电报费和特别处理费两部分组成。电报费收费标准及计字计费办法,均与当年公众电报费相同;特别处理费的收费标准,暂定为人民币2元。礼仪电报去报特制发电报纸,每张售价人民币0. 03元。1992年12月16日,邮电部将邮政业务使用电报办理查询、撤回、更改收件人地址、姓名的电报费,自同月20日起由每件1元调整为每件2元。同时,电报费调整为天气、水情、公益、政务、普通电报、银行系统汇款以及礼仪等电报,每字收费0. 13元,加急加倍。并规定每份电报以10个字为起码数字,不足10个字按10个字计算。2005年,县局仍执行这一标准。
  长话资费1987年3月,邮电部调整近距离(300千米以内)长途电话资费。为简化级别,将1959年8月规定的23级分级基本价目改为12级,原200 - 300千米和300 - 400千米两级并为一级,提高资费,将原300千米以下6个级别的基本价目分别提高一个级别,规定长途自动电话基本收费时间为1分钟,不满1分钟的按1分钟计算。自1988年6月1日起,夜间减半时间,全国统一改为21时至次晨7时。1992年11月1日起,江西取消节假日及夜间半价收费。1993年5月,长途自动电话基本收费时间为自发受话用户摘机时算起,至发受话人挂机为止,不实行分钟基本收费办法。但基本收费时间为1分钟,通话不满1分钟按1分钟计算,超过1分钟的,按实际通话分钟计算,尾数不满1分钟仍按1分钟计算。各类长途电话销号手续费每张0. 10元。同年10月1日起,九江市、九江县、庐山之间的电话资费按长途计算,每1分钟通话费为0. 32元。2001年,根据信息产业部、国家计委、财政部规定标准,国内长途电话资费标准统一调整为一级计费,将计费单元由1分钟缩短为6秒钟,资费标准为每6秒钟0. 07元。港澳台电话每6秒0.2元,国际长话每6秒0.8元。每天0-7时,不分工作日和节假日,实行优惠。国内长话在话费标准基础上6折优惠,优惠时段每6秒通话费0. 04元。国际长话对15个国家在话费标准基础上6折优惠,优惠时段每6秒0. 48元,优惠国家为日本、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英国、意大利、泰国、马来西亚、德国、加拿大、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韩国。2005年仍执行这一标准。
  市话资费 1986年,县内市话机械容量在500以下,属四级局。市话月租费按四级局标准计算,初装费、基本月租费和通话费实行指导性的价格。同年12月1日,县局执行江西颁发新的市话初装费及月租费标准,磁石交换机初装费甲种用户(个人住宅电话)600元,乙种用户1200元;月租费普通电话包月制,甲种用户月租12元,乙种用户20元。1992年1月1日,江西省政府为筹集邮电建设费,对市话每次加收资费0. 03元。同年12月,县局执行标准为磁石机初装甲种用户600元,乙种用户1200元;程控机初装费甲种用户3500元,乙种用户4500元。1993年,九江市、县和庐山各自的市话基本营业区通话每3分钟为1次,通话费0. 152元(含附加费)。1994年8月,在市话基本营业区内的普通电话装、移机按每部150元收取工料费,新装电话时工料费、手续费均纳入电话初装费内一次性收取。2001年,在一个行政县范围内实行城乡通话费同价,即县城及各乡镇村间通话均执行本地网营业区内(市话)资费标准,计费单元由原按3分钟一次计费改为按首次3分钟,以后每1分钟计费1次,首次3分钟资费标准为0.2元,以后每分钟资费标准为0.1元。同一行政县(市)范围内均执行本地网营业区内通话费标准,区间通话费用为每分钟0.4元。2005年,市话月租费为办公电话30元/月、住宅电话15元/月,装机工料费150元/部,移机工料费120元/部,手续费8元/部。
  农话资费1988年,实行固定租费和不同区间收取不同电话资费标准。不分昼夜和节假日,按基本价目实行全额收费。通话费和基本收费时间为3分钟,通话不足3分钟,按3分钟计收,3分钟以上不满1分钟的按1分钟收取。特种、紧急调度和预告电话,则按基本价目加倍计收。1994年4月,县内农话装机收费甲种用户每户收取农话初装费2700元,含50米皮线及电话机1部;乙种用户每户收取农话初装费3700元,含50米皮线及电话机1部。界外用户每户每公里另加收初装费500元。用户装机材料费由用户负责。1995年3月,农话装机收费甲种用户每户收取初装费2000元,含50米皮线和1部电话机,界外用户每户每公里收取200元界外建设费;乙种用户每户收取初装费3700元,含50米皮线和1部电话机,界外用户每公里收取500元界外建设费。2005年,县内农话通话费和装机收费标准,与市话标准相同。
  宽带上网资费宽带上网又称ADSL,是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是运行在原有普通电话线上接入互联网的一种新的宽带技术。其资费分计时、包月、包年。计时分普通计时和包月计时,普通计时每分钟0. 03元,月最低消费9元(108元封顶);包月计时每月35元包用30小时(超过部分1.8元/小时,150元封顶)。包月分普通包月和捆绑包月,普通包月90元/月;捆绑包月有开心88即宽带+固话月租=88元/月,惊喜98即宽带+固话月租+小灵通月租= 98元/月,震撼108即宽带+固话月租+2部小灵通月租=108元/月。包年分普通包年和捆绑包年,普通包年720元/1年;捆绑包年有开心880即宽带+固话月租= 880元/1年、1240元/2年,惊喜980即宽带+固话月租+小灵通月租=980元/1年、1340元/2年,震撼1080宽带+固话月租+2部小灵通月租=1080元/1年、1440元/2年。
  小灵通资费小灵通业务基本资费同市话资费,即区内通话首次3分钟资费标准为0.2元,以后每分钟资费标准为0.1元。区间通话每分钟0.4元。月租费为15元/月。
  管理体制1987年,邮电实行部、省、地(市)、县4级管理。1998年9月,邮政和电信分设仍实行部、省、地、县4级管理。1999年6月,移动通信和无线寻呼从电信局剥离,形成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省电信公司、市(地)电信分公司、县电信局4级管理体制,并实行政企分开,公司化运作。人事集中由省局(公司)直管。1986年后,停止邮电职工退休补员政策。根据“增人不增资,实行人员负增长”目标,建立节约用人机制。邮电干部职工来源,主要是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录用及省局(公司)安排的转业退伍军人。1998年后,随着电信技术的不断更新及电信企业的业务转型,电信企业除继续接收转业退伍军人外,开始有计划地通过人才市场吸纳各大专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来充实优化职工队伍,人员结构趋于年轻化、高学历。
  工资1986年,县邮电局职工实行的是全国统一工资标准。1987年,实行“全额工资浮动试行办法”,在不改变原工资级别的前提下,按劳动考核所得的分数,在各自标准工资的基础上进行浮动。1988年1月,在邮电企业内部实行“工资总额同邮电业务量挂钩浮动”的工资制度,简称“企业效益工资制”。1991年10月,取消企业工资,职工工资标准按档案工资、邮电行业效益工资两个类别进行管理。1993年,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由基本工资和辅助工资两部分组成,工资总额与企业绩效挂钩。1994年7月,调整岗位技能工资标准,实行异岗异薪、异职异资,逐渐拉开工资级别档次。2002年,实行定岗定编,全局所有岗位分生产岗位及管理和技术业务岗位两大类,通过笔试、面试等考核手段,实行公开应聘。正式员工工资由岗位工资、年津贴及书报、洗理、福利费等组成。员工绩效工资与岗位层级及绩效合约书挂钩,奖优罚劣,拉开奖金差距。2005年4月,对员工岗位实行第二次定岗定编,通过此次竞聘,县电信公司各岗位层级人员分布为管理与技术业务五岗1人、六岗2人、七岗6人、八岗15人、九岗11人,生产和辅助一岗8人、二岗14人。
  财务1986年,县局执行财务管理10条制度,要求账款日清月结,一切手续按制度办事。1988年,县局制订《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和《农村邮电支局所财务管理若干规定》,对收入、费用、票券、财产等管理都有详细规定。1993年,县局制订加强对营业、装机、维修、开支等“五款”管理工作办法,重申县局管理人员每两个月要深入班、组、所,对“五款”进行盘查一次,班、组、所长要月月盘查一次,营业款日清日结,当日送存银行。1995年7月,实现财务电算化管理,原始凭证记账,各种报表均由微机操作。1998年,邮电分营时,实行财务一体化制度,会计隶属于市局财务管理。2001年,县局财务实行报账制,即县局为市公司报账单位。工资费用等支出统由市局汇拨。2005年,县局配备专职会计、出纳各1名,各分支机构为报账单位,现金收入全部汇缴县局,财务实行预算管理,各项制度逐步执行上市公司标准。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