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经营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36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经营管理
分类号: F272.7
页数: 3
摘要: 1986年,县办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全民所有制企业基层工作条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精神,均实行厂长负责制,建立以厂长为首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1988年,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使厂长负责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确立厂长在企业中的中心地位,对企业的各项建设负全面责任,行使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决策权”和“指挥权”。
关键词: 企业经营管理 现代化管理

内容

1986年,县办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全民所有制企业基层工作条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精神,均实行厂长负责制,建立以厂长为首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1988年,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使厂长负责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确立厂长在企业中的中心地位,对企业的各项建设负全面责任,行使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决策权”和“指挥权”。
  1990 - 1995年,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自主、独立核算的法人。同时,坚持抓大放小,扶优限劣,扩增拳头产品,使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1993年,九江水泥厂经产权制度的改革,经济效益列全市工业企业第九位,列建材企业第一位。2000年,全县国营、集体企业全面进行改制,改制后凡承包、租赁或重组仍在生产经营的企业,其管理由承包经营业主自理。
  质量管理1986年始,县属各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传统产品经济管理模式,实行质量第一管理理念,设立质检股和班组质检员,专门负责产品质量检测,产品国家标准体系、质量认证的申报。九江水泥厂、九江市赤湖啤酒厂、九江县印刷厂、九江县皮革厂、九江电动喷雾器厂、江西彩虹灯具厂、九江轴承厂、九江等离子喷涂厂等190家各类企业,均实行“质量否决权”制,坚持产品质量未达标不验收、不出厂,并建立质量信息反馈制度。九江水泥厂生产的“九江牌”普通硅酸盐水泥,连续10年保持省优称号,水泥出厂合格率、富裕标号合格率年年为100%,1998年被评为省优免检产品。九江县自来水厂质检室坚持3天1次水源水质检测,1日1次供水水质检测。九江电动喷雾器厂制定从原材料入库到生产成品出厂一整套质量标准,凡15项156条,1991年2月,生产的JDP-2型手持式电动喷雾器和JDP-3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等产品,参加全国第二届轻工博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听取厂长杜义华介绍生产情况和产品质量。九江制衣厂坚持质量标准,产品销路畅通,1989年被省乡镇企业局授予“江西省乡镇一级企业”,1992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最佳乡镇企业”。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菌菇系列产品,均按CCIB出口标准和食品CMP标准生产加工,其加工工艺获国家专利,2002 - 2005年,先后被省政府和市政府分别授予“首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龙头企业”、“百强民营企业”等称号。2005年,全县工业企业开展“产品质量达标年”活动,优质产品不断涌现,主要有达成集团开发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兴汇源公司生产的“青蛙牌”蚊香,思达公司生产的电子系列产品,博莱公司生产的兽药、生物两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产品等。
  生产经营管理1986年,县工业主管部门根据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向企业下达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包括工业产值、主要产品产量、利润、产品成本、销售收入、税金、全员劳动生产率、主要物质消耗、主要产品质量等,企业根据计划将指标分解到车间、班组,年底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在常规管理上,各企业坚持生产调度制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县直属各企业在政府每年下达的指导性计划的指导下,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加强企业管理。1988年,九江水泥厂实行职工收入与产量、质量、消耗、安全四大指标挂钩,并制定一整套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具体规定,使企业效益逐年提高。是年,水泥产量由1986年5万吨增至8万吨;1994年和1995年,产量均超14万吨,税利超千万元,成为域内纳税大户。1993年,县属各工业企业均实行“定岗、定工资、定人员,工资与安全、质量挂钩”的企业管理办法,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稳步提高。1994年,全县工业企业总产值达7. 18亿元,创历史最高年。后因企业内部管理失控,监督不够,缺乏相应的风险制约机制及配套措施,工业产品产量仍然在低跑线上徘徊。
  1986年,乡镇集体企业推行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乡镇对企业实行定产值、定利润、定工资总额、定上交税利,并制定相应的奖赔办法;企业对职工实行定出勤、定工作量、定工资等,实行超奖欠赔。1993年,在乡镇企业中,实行股份合作制,独立经营,按股分红,自负盈亏。1995年,全县乡镇集体企业107个,其中独立核算企业102个,年末职工人数3784人。
  企业改制 1986年,县内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1987年,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租赁经营责任制,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公开招聘厂长(经理)。全县先后有24家工交企业实行公开招标,具体由投标人提出标书、自设标底,制定治厂方针,通过县体改委审查、筛选,确定几位有竞选能力的人,公开发表演说、进行答辩,由评委打分,得最高分者中标。县经贸委系统10家企业,除已关闭停产的东风煤矿外,全部进行公开招标,占全县招标总数的41. 67%。县二轻系统有赣北木材厂、九江油毡厂、九江县服装厂、九江县家具厂、电动喷雾器厂、九江县五金厂6家企业实行招标,占全县招标总数的25%。中标者有原企业厂长、副厂长,也有外单位人员。经过1-2年的生产经营,全县招标承包的企业生产经营仍未见转机,最终承包人都先后提出辞呈,经审计部门审计后中止承包。
  1997年4月,县委、县政府制订《关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县党发[199719号),对县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以推行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改制。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本企业职工(含离退休、内退职工)每人认购不得少于4股基本股(每股1000元)。对不愿认股、购股或不愿在改制后企业工作的职工,不按有关规定向企业缴纳各种保险金(包括集体和个人应缴纳的部分)及管理费,改制后的企业将人员档案一律移交县人才交流中心或技术工人交流中心管理。改制后的企业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此次改制因时机不成熟,机制不健全,改制后的企业又陆续退还职工所购股份股金。
  2001年5月,县委、县政府为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企业产权转让和资产重组,盘活资产存量,促进经济总量增长,制订《关于全面推行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县党发[2001)13号),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以置换职工身份为突破口,以国退民进为重点,以盘活现有资产存量为目的的企业改制工作全面启动。至2005年,全县91家国有(集体)企业,已基本完成改制工作的69家,占改制面的75. 8qo,正在改制企业4家,占改制面的4.4%,尚未启动改制的企业有18家,占改制面的19.8%。全县国有(集体)企业职工10062人,已安置6843人,占总职工人数的68%。其中进入社保2689人,身份置换4154人。改制企业共出售产权6200万元,其中用于职工安置4800万元,归还银行债务及其他费用1400万元。核销金融部门债务7429万元。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